鋼鐵行業下崗安置180萬人
目前,中國人均鋼鐵的蓄積量剛過10噸,而完成工業化的國家人均都是20噸左右,是中國的一倍。目前中國10億噸的產能,如果按14.5億人口計算,還要再生產15年以上,方能達到工業化水準。據一位資深鋼鐵分析師表示,中國鋼鐵產能利用率75%左右,而僅靠目前的關停,會造成很大的社會問題,僅鋼鐵行業造成的下崗職工安置大概180萬人,通過產能輸出,也面臨著很多國家的反傾銷策略,效果甚微。
中國有對鋼材的需求,增長速度快,巨大的市場需求潛力就是中國的優勢所在。在調整結構,推進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庫存的同時,要發揮特有優勢。中國鋼產量(十億噸)佔全球一半,粗鋼產量佔亞洲的70%以上,產能約八億噸。考慮到印度東盟等周邊國家的工業化所處的階段,特別是基礎設施比較落後,今後10-20年對鋼材的需求量大。
中國十億多噸的鋼鐵中,有落後產能還有過剩的先進產能,而且區別很大。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要分析那些企業的產能是高污染高耗能卻低效率的,那些企業的產能是被市場認可但迫於經濟下行壓力而找不到出路的。不到一億噸的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落後產能要壓縮淘汰,毫不猶豫地去掉。壓縮產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升級減員增效。
產能過剩不等於產能落後
從總體來看,鋼鐵行業經過這些年的技術創新,技術引進,技術改造以及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等措施,行業的大部分企業的水準是不低的。李克強總理2016年1月4日在河北山西座談會,多位鋼鐵企業負責人談到,鋼鐵行業工藝環保、技術水準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如果有市場,加上減員增效,效率不比國外先進水準差,價格就會上來,效益就會大大增加,行業就會有升級。
由此來看,先進的產能部分,要利用國內巨大的市場優勢,為鋼鐵行業開拓出新的需求,以對沖結構調整過程中帶來的效益下降、利潤減少甚至虧損。並且為行業企業創造利潤提供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向中高端邁進提供資金保障和時間空間。
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中期,對鋼材的需求空間巨大。在擴大國內鋼鐵需求中,最具潛力也最易見效的是建築用鋼。有關資料表明,發達國家鋼結構建築佔全部建築的比重超過40%,其中美國為60%,英國新增建築的90%以上是鋼結構;而中國2013年只有6%。又據統計,目前發達國家鋼結構建築用鋼量佔全部鋼產量的40%左右,而中國鋼結構建築用鋼量僅佔全國鋼產量的4%左右,去年不到4000萬噸,與發達國家差距巨大。如果中國建築用鋼的比例達到10%,產能過剩的矛盾將得到極大的緩解。如果鋼結構建築比例達到發達國家一半,即20%左右,將全部消化目前的產能,甚至還不夠。
中國應該發展鋼結構建築
發展鋼結構建築,不僅可以消化過剩產能,還具有抗震、省時、省工、省錢、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保等多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關專家研究表明,與傳統建築相比,鋼結構建築基礎荷載要輕三分之二以上,最重要的是,抗震、抗傾覆及自平衡能力更強大;開發建設週期可以縮短一倍以上,用工節約三分之二以上。基礎造價降低三分之一;室內面積增加5%-8%,耗能降低三分之一,節水30%,材料損耗減少60%,而其強度結構更加靈活,拆卸更加方便,而且易回收,主體結構材料回收率至90%;建築垃圾減少83%,粉塵排放下降80%,碳排放降低35%。由此可見,發展鋼結構建築不僅能夠極大地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而且更是中國建築產業的一場變革。對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綠色生態文明建設同樣具有極重要作用。
推廣鋼結構建築可以從四大措施推進,包括:標準引導、政府示範、政策支持、產業體系。
1、加快推廣鋼結構建築,需要政府採取政策進行引導,設立標準。推廣政策不一定就是拿錢出來看錢說話,而是要提高建築用鋼標準,通過標準,規範企業投資的用鋼量。比如,對高層建築,特殊用途的建築(冬奧會的所有大型建築),城市綜合體等綜合建築(機場、車站、碼頭、商場、影院、銀行、醫院、學校)都應規定必須採用鋼結構。把鋼結構建築作為推進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措施。修訂《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作為推進綠色產業綠色城市綠色建築政策支持的重要舉措。凡適宜採用鋼結構的建築,均要採用鋼結構,否則就不能被認定綠色建築。當然,也就不能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2、政府要帶頭做示範,讓社會看到用鋼結構的好處。中國各級政府每年都有很多建設任務,比如,公共設施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等政府投資項目中,盡可能採用鋼結構建築。同時,除了非要用其他材料的設施,財政預算內投資撥款的投資項目中,能用鋼結構的,應要求更多採用鋼結構。
3、通過政策支持。對於使用鋼結構的建築,在規劃的審批容積率、土地供應、稅費等給予傾斜和支持。相反,對於能夠採用鋼結構而不採用鋼結構的,在上述政策上要相應收緊。
4、建立產業體系。當前採用鋼結構建築少的重要原因是沒有形成完整的科學產業體系,鋼結構的設計、材料的標準化生產,施工的技術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問題,制約了鋼結構的推廣。以去產能為抓手,支持建立鋼結構的研發生產施工等完整的產業鏈條,也可以大型優勢企業為龍頭,建立覆蓋整個產業鏈的鋼結構產業聯盟。上下游之間開展深度合作,推動形成技術先進、功能完善、配套齊全、施工便利、使用安全方便鋼結構產業體系。■]]]]> ]]>
(Visited 3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