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的美女主播林瑋婕[/caption] 勇闖日本地震災區的林瑋婕 林瑋婕就是這樣一個電視寵兒。本科在台灣大學念政治的她,從走入新聞行業,到來了鳳凰,用她自己的話說,一路以來「一切都是不經意,一切都是剛剛好」。 她與媒體的緣份似乎由來已久。大二時,林瑋婕陪朋友去電台考DJ,不料考上的是自己。畢業後的她去了英國萊斯特大學念傳媒。 之後在德國波昂大學念研究生的時候,她學的是歐盟研究。「我開始發現,政治不像我小時候以為的那樣,它其實有非常多的面向去分析,可以從不同的地緣角度去看。而政治只是一個切入點,社會是隨時都在轉變當中的,我過去所學的這一切,都可以透過媒體來融合。」 此時,鳳凰是她在歐洲唯一能看到的華文媒體,她發現鳳凰覆蓋的面向是她有興趣並有所了解的。「因為台灣的媒體比較局限性,播的大多數是很生活化的新聞。這對於我來說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作為一個已經飛來飛去的人,我會覺得這個世界在台灣是停止的。」 念完書,在台灣壹電視當過一年多主播,兜兜轉轉一大圈,一個偶然的機會,林瑋婕來到了鳳凰。「我覺得來到鳳凰剛剛好,因為它正好是這樣一個平台,它確實是在看這個世界。」即使擁有姣好的的面容,但她從來就不是「花瓶」。林瑋婕十分嚮往新聞第一線,她認為這是訓練媒體人很好的方法。「在棚內播的都是別人整理好的資料,是別人的所見所聞,對我來說總是『少了一些什麼』。」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因為危險,其他主持人都不願意去。她跟著救難隊員進入災區,一住就是十天,條件十分艱苦。「大家都是透過電視來看災區,而我所看到的是什麼?我能聞到身邊的屍臭味,聽到耳邊在翻屍體的聲音。我冰天雪地裏跟著救援隊進入災區,連講話的麥克風都沒有,而在電視前又不能把我的情緒傳達出來,這真的是一種考驗。」回想起來,她覺得那是她職業生涯最值得的一段經歷。 讓聽眾聽得懂並記住她所播的內容,是林瑋婕樸素的職業追求。工作中,她嘗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親民而清楚的方式告訴大家發生了什麼,希望能達成有效的溝通,這也成為了她的個人風格。 「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新聞都高高在上、冷冰冰。我從來都不覺得做新聞是很高大上的事情,它其實就是我們身邊周圍發生的事情,或大或小。我要讓聽的人知道我在跟他們溝通些什麼,要讓他感受到這則新聞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如果用冷冰冰的態度念完,對觀眾而言一則跟十則新聞其實是一樣的。」林瑋婕說。 《鳳凰早班車》是隨鳳凰衛視開創時就開播的品牌欄目,在林瑋婕之前,有很多資深主播。面對壓力,她不忘初心,播報當天總是四點起床早早地來公司準備。「我會分析我今天早上的新聞是要播給誰看,如果是我早上會要看到什麼樣的新聞。很多觀眾都是一邊在收拾東西一邊聽新聞,我想讓大家在這一個小時之內,準備好東西,也帶著一天的知識出門。」她解釋道。 糟心事也有。作為台灣女生,她的口音特色很鮮明,於是總有好事者在兩岸關係敏感之際對她橫加指責和挑剔。而真正讓她傷心的是,當她回到家鄉台灣,因為她相較於大部分人顯得字正腔圓,又有人問她「是不是大陸來的」。「我從來沒有覺得語言是一個應該要被貼上標籤的東西。」 林瑋婕虛心學習,求知若渴,總在不斷勇敢挑戰和突破自己。「我唯一害怕的是,我懂得還不夠多,讓大家還不夠信任我。」 被粉絲表白的帥哥李科夫 眼前的人五官精緻,棱角分明,眼神裏閃爍著自信。「如果說我把新聞變『好看』了,那也不能說是一件壞事。」李科夫說。 他一路以來順風順水。從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後,他去了美國攻讀媒介傳播研究碩士學位,在《紐約客》雜誌任實習編輯一年,回國後供職於央視英語新聞頻道。這樣的起點,不能說不高。 [caption id="attachment_833" align="alignright" width="300"]把新聞變「好看」的李科夫
把新聞變「好看」的李科夫[/caption] 到鳳凰衛視工作,是他本科時就有的夢想。「我看中的是鳳凰的國際化的程度。」2013年,他昔日的夢想成了真。 初來乍到的日子,李科夫每次做節目都很緊張。「您現在收看的是鳳凰衛視資訊台」,直播開始前五秒鐘,音樂響起時,他都會「砰砰砰砰」心跳得厲害。結果就是頻頻犯錯,譬如他有一次將「某某飛船將於3月8號回到地球」讀成了「回到北京」。「在這種資訊時代,我犯的錯有可能被任何一個人看到,讓我很有壓力。」李科夫說。 他回憶那時候網友的評論,「新來的主播為什麼這麼緊張呢?幾乎每條都讀錯。每一次看到他,我都替他緊張,捏一把汗。」 另一個問題在於,本科學習國際新聞的他,沒有接受過正統的播音主持訓練,在央視供職於英文頻道的他,也沒有過中文播音的經驗,因此咬詞吐字偶爾會含糊不清。「英文的連貫性更強,可以把單詞跟句子連貫起來,這樣讀起來沒有問題。但是中文要求咬字非常清晰,要一個一個的蹦出來。」 但這些並不妨礙他有一大幫年輕粉絲,在微博上常收到露骨的表白。有人甚至會天天把他播報新聞的截圖發出來。「我還是非常感謝粉絲的厚愛。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看的是我還是新聞,不管怎麼說,他們在看鳳凰衛視資訊台。」 粉絲的「批評」總是充滿了愛意。曾經有這樣一條評論讓他印象深刻:「李主播,你的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句話都在提醒大家——你很帥。可是下一次可不可以收斂一些,注重播報。」 縱有大幫擁躉,但李科夫面臨著每一個鳳凰新人都可能面臨的問題:主持鳳凰經營多年的王牌欄目,面對已深入人心的標杆式前輩,如何樹立個人風格,尋求更大的突破。 李科夫不滿足於做一個「讀報機器」。工作之初在港聞組待的三個月,讓他對新聞有更透徹的了解,播報起來也更有新聞感。此外,他每天要看上十份報紙,來獲取大量信息,增強自己對事實的把握。 他的直播生涯常常「險象環生」。事實證明,他所做的努力,能夠讓他「化險為夷」。 2016年1月,中國股市遭遇股災,四天內兩度觸發熔斷機制,提前收市。1月7日,李科夫主持的《鳳凰全球連線》原本準備探討熔斷機制會不會取消。和往常一樣,節目在晚間10:35開始直播。出人意料的是,10:34,節目組收到新聞推送:明天開始熔斷機制將會取消。節目組一下子亂了陣腳——原定的議程、所有預先準備的問題,全部都要改。此時,前所未有的激動與興奮在李科夫心中湧動著。他說:「觀眾也是前一分鐘才得知這個消息,現場感一下子就出來了。這是真正的新聞人喜歡的東西。」最終,這一期節目順利播出,而且收視率很高。 李科夫坦言,自己的性格裏有不羈的因子,也因此很享受鳳凰寬鬆的環境——沒有人告訴他該怎麼做,也沒有人管他說話的方式、手勢。 如果說對世界始終心懷好奇,是李科夫走入新聞行業的初衷,那麼,如何通過個人呈現讓大家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則是他未來將長期面臨的命題。 中華小姐大賽雙料冠軍田川 深呼吸一口氣,走進直播間——短髮的田川給人幹練的印象。她是現在《全媒體大開講》主持人,也是2010年中華小姐大賽的雙料冠軍。 田川說自己是個不擅長說話的人。改變或許是從六年前那場比賽開始,手指觸碰麥克風、聲音從音響傳出的瞬間,身體裏某個開關就被打開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834" align="alignleft" width="300"]選美冠軍田川
選美冠軍田川[/caption] 曾在英國倫敦時尚學院學習服裝設計的田川,曾以為自己一定會往時尚領域發展。華姐的比賽是她生命中美麗的意外——陪朋友參加,自己卻一舉奪冠。更因為這場比賽,將她引入她此前完全不熟悉的傳媒領域,將她帶到了大眾的視野中。 2011年,鳳凰邀請她作為工作人員重新參與華姐比賽的整個過程,期間她曾做過串場主持,也有過報導經歷,這讓她逐漸發覺自己並不抗拒這個行業。2012年,她正式加入鳳凰,主持《娛樂大風暴》。 回想起第一次直播,她直言自己「嚇傻了」,不知道自己的手該放在哪兒,不知道應該有怎樣的表情。「有太多東西要顧及了。要考慮嘴裏在說的內容,同時耳邊可能傳來導播的聲音說『還有十秒鐘』。在這種非常嚴苛的時間控制之下,要把所有的東西表現得非常自然,還要跟鏡頭做朋友,好像和朋友聊天一樣。」 學的是服裝設計,卻誤打誤撞進入了媒體——有人曾質疑,田川是不是離自己的夢想更遙遠了。這個問題曾短時間內在她的心裏激蕩起來。後來她發現,自己只不過是換了一個角度,來切入自己過去擅長的領域。反而是鳳凰,把她帶到了世界頂尖、前沿的盛事中,譬如巴黎時裝週、戛納電影節,讓她有機會坐在第一排去看偶像的時裝秀,得到第一手資訊,這是一種別樣的驚喜。 美,是這位華姐冠軍的代名詞。而審美,則是她足夠引以為傲的能力。她也將自己對美的修煉融入到工作的點滴當中。「如果我從後台開始,就為了這台節目最終漂亮的呈現而去編碼、編輯圖片、寫稿,那最後帶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的。」 田川的腦子中,總有各種新鮮的想法,做節目像玩兒一樣。她會在節目中扮演各種影視作品中的經典角色,鐵娘子、少年派……天馬行空的創意層出不窮。 她說,娛樂不是大家想像的單純八卦,而是能讓她接觸到成熟的思想。和明星正面交流的時候,她發現每一個所謂的明星,不再單純是表面的光鮮,還有更多背後的辛苦。這都是電視機前所看不到的。 時至今日,做起節目,田川還是會緊張,因為她逐漸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每一次都希望做得比前一次更好一點,因此每一次都要面臨新的挑戰。」■]]]]> ]]>

(Visited 54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