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一個月時間,特朗普兌現了競選的主要承諾,將美國這輛列車變換了軌道。在「美國第一」的旗幟下,特朗普已初步完成了一個轉型,在對外戰略上,美國從全球主義向孤立主義收縮;在國內政策上,從自由主義向保守主義轉型。

特朗普對奧馬巴內政遺產進行清理和顛覆。

2月20日,特朗普上任滿月,假如用一個字形容這一個月的特朗普新政,那就是「急」;截至滿月,特朗普一共簽署了12道行政令,以及十二道總統備忘錄。假如用第二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亂」;亂表現在特朗普新政導致了民眾抗議、司法大戰。也就是說,特朗普在司法界與民意兩條戰線上都在展開博弈。但這一個月,無論急也好,亂也好,都是表像,其内涵令人震驚。假如用第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變」。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裏,特朗普兌現了其競選的主要承諾,將美國這輛世界第一強國的列車變換了軌道。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影響之深,超出了所有觀察者的預料。

從表面上看,特朗普新政一个月是對奧馬巴遺產的清理和顛覆。廢除奧巴馬醫改,清理了奧巴馬執政八年「最重要的內政遺產」。特朗普在上任後第三天,就簽發備忘錄,廢除TPP,这个號稱是史上最大規模的貿易協定,十二個成員國的經濟產值總和佔全球經濟40%,亦是奧巴馬「重返亞太」戰略中的核心貿易舉措。該協定談判歷時五年,各方於去年2月4日在新西蘭簽署了正式簽署協議。奧巴馬千辛萬苦獲得的成果,被特朗普一紙備忘錄廢除。

當然,特朗普滿月,並非在所有領域都兌現了競選承諾。最重要的領域就是美中關係。

競選時及當選後,特朗普發表了不少針對中國的強硬言論,還打破近四十年中美關係的慣例,與蔡英文通了電話,並質疑「一個中國」的政策,不明白為什麼要受縛於「一個中國」政策,甚至在就職前夕還在推特上再次強調「除非中國在匯率和貿易商讓步,否則,美國不一定遵循『一個中國』政策」。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衝擊波。

 

中美關係:不變中仍有隱憂

然而峰迴路轉,春節之際,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帶著會說中文的女兒出現在了中國駐美大使館的春節慶祝活動上;2月8日,白宮宣佈特朗普致信習近平,向中國人民拜年,在禮儀之外,最有實質意義的一句話是,他期待著美國能與中國發展「惠及美中兩國的建設性關係」。 2月9日晚間,白宮發佈聲明,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了一個長時間(lengthy)的電話。在白宮聲明中,特別強調了特朗普尊重「一個中國」政策。

這通電話意義重大,最重要的是等於拆除了美中關係一個隱性的炸彈。白宮聲明提到,「應習近平主席的要求」(at the request of President Xi),特朗普表示尊重「一個中國」政策。眾所周知,「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的兩岸政策的底線,也是美中關係的基礎,特朗普的表態,無疑為美中關係的發展清除了重大隱患。其次,特朗普維持了歷屆美國總統對美中關係的總體定位。

種種跡象表明,在對華政策,特朗普和其團隊還在摸索中。這體現在涉華人員的佈局上。其中有鴿派的駐華大使,習近平的「老朋友」特里· 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也有鷹派的新白宮機構全國貿易委員會的主席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也體現在特朗普和其高官所發出的自相矛盾的聲音。新任國務卿蒂勒森在尚未正式就職前出席國會聽證時曾表示,應該禁止中國進入有爭議的南海島礁,這已經明顯違反了美國歷屆政府的南海政策。

因此,這種矛盾完全有可能在導致新的不協調,在對華政策上節外生枝。如在經濟領域上,特朗普完全有可能有所動作。在競選期間,他曾多次抨擊中國的「匯率操縱」和「不公平貿易行為」,「從美國搶走就業機會」。特朗普完全有可能在這些領域向中國開打貿易戰。

 

「新三民主義」走了多遠?

在南海問題上,特朗普也將向中國出手。美國海軍18日在官網透露,「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已在當天駛入南海水域巡航。在奧馬巴政府時期,美國海軍曾多次派軍艦赴南海海域執行「自由航行」行動,美中兩國因此而一度劍拔弩張。白宮首席戰略顧問班農去年3月曾言之鑿鑿地稱:未來五至十年,中國在南海必有一戰。到目前為止,特朗普在這一領域的作為與奧巴馬大同小異。

《超訊》曾經把特朗普在就職演講中透露的新政,歸納為「新三民主義」。第一是民粹主義:「還政於民」,民粹主義的特徵是反精英。特朗普猛烈攻擊華府精英和包括共和黨在內的建制派。第二是民族主義:重申「美國第一」。特朗普的競選口號「讓美國重新偉大」,就是這樣一種以美國國家為中心,而不是以全球為中心的訴求。從歷史上講,就是孤立主義的回歸。第三是民生主義,具體說來是為改善民生而服務。

民粹主義的最明顯的體現,在特朗普的反媒體立場。在輿論界,特朗普引發的敵對情緒更是空前。特朗普2月16日舉行上任以來首次單人記者會,再度火力全開批判美國媒體,痛斥新聞機構製造假新聞(fake news),已經到了「失控」狀態。他誓言將繞過媒體把資訊「直接傳達給人民」。

2月17日,特朗普更上一層樓,把攻擊的媒體對象擴大到幾乎所有美國知名大型媒體,並將這些媒體稱為「全美國人民的公敵」。他發出了一條推特說,「製造假新聞的媒體(失敗的《紐約時報》、NBC、ABC、CBS、CNN)不是我的敵人,而是全美國人民的敵人!」

特朗普在公開場合表現出對媒體的憤怒和不滿,在美國歷任總統中是罕見的。

特朗普最顯著的表現在民族主義方面。旅行禁令、退出TPP,就是在美國第一的口號下推進的。如在簽署退出TPP時,特朗普在白宮說,「我們所做的這件事情對美國工人來說是一件大好事。」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表示,這個措施迎來美國貿易政策的新時代,特朗普政府將尋求與全球各地盟友的雙邊自由貿易的機會。

而這些「顛覆性」現象的背後,顯示著美國戰後的一個歷史性的逆轉:在「美國第一」的旗幟下,特朗普已經初步完成了一個轉型。在對外戰略上,美國從全球主義向孤立主義收縮;在國內政策上,從自由主義向保守主義轉型。

 

特朗普能否推出更合理的醫保方案?

在民生主義方面,特朗普迄今為止,尚未推出具體的政策,只是有意向。一是前面提到對奧巴馬醫改法的否定。現在只是意向,但已經引發了特朗普能否推出更合理的醫保方案的質疑。

二是在醫藥改革方面。特朗普上任後會見了一些最大的製藥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希望製藥行業提高美國產量,降低藥價。他舉例說,「美國人在藥店中自行購買阿司匹林十分便宜」。

製藥行業協會(PhRMA)在會後聲明中表示,如果那些政策得以執行,則未來十年將最多創造35萬個新就業崗位。美國是全球最大也是最賺錢的醫療市場,但也是藥價最為昂貴的市場。假如這一方面能夠有所作為,那肯定是惠及民生的良政。

此外,特朗普新政核心就是創造就業,讓製造業重返美國。為此,他已經有所動作,如威脅加利誘,吸引一些大企業回美。儘管特朗普雷厲風行,但一些政策的實施和見效都需要時間的。

(Visited 8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