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府總理巴育能否在下屆選舉中連任總理一職引發關注;在一個民調中,多數民眾認同巴育政府取得的成就。巴育也曾公開表示,若大選後未有合適總理人選,他願考慮繼續承擔此責。不少政治專家認為,無論選舉時間如何推遲,巴育至少能再擔任一屆總理。

巴育總理

自軍政府總理巴育上台至今已有兩年多,在上台之初,巴育提出了分三階段推進泰國民主發展進程之計劃:第一階段工作重點將確保國家安全及推進和解進程,預計需要二至三個月時間;第二階段則以法律專家起草臨時憲法,成立立法議會並推選新總理及內閣成員管理國家,期間將成立改革委員會進行國家政治改革設計,需耗時1年左右;第三階段的工作則以自由、公平的大選為重點。該計劃也被視為「民主路線圖」。而近日,在泰國政局恢復正常後,各界圍繞軍政府是否依照既定的民主路線圖舉行總理選舉議論紛紛。

原定於2017年年底舉行的大選,因九世皇普密蓬.阿杜德國王去世,導致新憲法批准時間延遲,憲法起草委員會也因此暫停起草新憲法規定的關於舉行下一屆選舉的四項組織法,包括政黨法、選舉委員會法、選舉議會議員法和任命參議員法。

在新王上任後,巴育總理終於給出明確答案,表示將會依照民主路線圖進行。據悉,憲法草案已於2016年11月初提交皇家簽署,新國王有90天時間決定是否批准。在新憲法批准後,憲法起草委員會再起草四部組織法,時間需要八個月,算上籌備投票的工作時間五個月和國家立法會審議期限二個月,選舉要延宕至明年年中。不過,有專家認為,無論選舉時間如何推遲,巴育總理至少還能再擔任一屆總理。

 

巴育續任總理的實力與籌碼

在2016年12月最新一次民調中,泰國民調機構SuperPoll對全國1065名民眾展開隨機調研。結果顯示,多數民眾認可巴育政府取得的成就,好過以往歷屆經由民選產生的政府。在對巴育政府的各項評價中,其中61.6%的受訪者滿意巴育總理與高層公務員的正直清廉;57.9%的受訪者滿意巴育政府時期民眾展現出來的團結與包容;51.1%的受訪者滿意巴育政府的公平與公正。而巴育也不否認他在大選後繼續當總理的可能,他曾公開表示,若是大選後未有合適的總理人選,他願意考慮繼續承擔此責。當然,民調和個人意願是一回事,巴育想要「堂堂正正」地擔任總理,還需法律給予「正名」。

根據2016年8月7日通過的泰國新憲法草案,五年之內,總理並非來自人民普選,而是由上議院議員提名,這些議員皆由軍政府指定的單位選派,每個單位各派一人,共250人,佔國民議會的一半席位。其中,憲法還規定海陸空三軍常務官無需脫離原軍職,亦可擔任上議院議員。這兩條規定頗受爭議,因為它幾近內定總理人選,故引起其他黨派的質疑。

據專家分析,泰國新任58歲的陸軍總司令查淋差上將是前總理素拉育的學生,素拉育與巴育總理關係匪淺,這為巴育當選下一任總理鋪平了道路。在泰國,陸軍總司令在60歲退休前需先提名下一屆陸軍總司令,屬於將領級的軍官由國防委員會任命,包括國防部長、國防部長助理部長、國防部次長及海陸空三軍總司令等。這與中國的中央軍事委員會類似。如此一來,巴育勝券在握。

不過,也有人寄希望於他信捲土重來,但是他信翻身的機會似乎微乎其微。從他信倒台外逃至今將近十年,其手下的紅衫人雖然不時地出來「搞事情」,但對於軍政府來說,將近古稀之年的他信已來日無多,且人走茶涼,部下支持者只會日益減少,為泰黨的根基正在被軍政府逐漸瓦解。控制言論自由,嚴禁集會,關閉紅衫人電視台……軍政府通過各種手段削弱乃至消滅紅衫人的勢力。

泰國新任國王哇集拉隆功

除此之外,與他信集團密不可分的法身寺也岌岌可危。對於法身寺方丈,軍政府數次與其過招,但每次都是「鎩羽而歸」。不過,軍政府終於「學乖」,改用「文火慢燉」的方式,一步步把這塊「難啃的骨頭」身邊的「肉」「割掉」,包括法身寺方丈代理人Phra Withespawanajarn、法身寺森林土地違法糾紛、法身寺廣播電台被撤銷,待到最後只剩下方丈孤身一人,恐怕再難以抵擋軍政府的「法網」。

事實上,總理選舉是一次泰國各大黨派和軍政府,乃至皇室之間的平衡與重整,其中隱含著新國王與樞密院的權力制衡,軍政府與他信集團的對抗。對於軍政府如何把他信集團連根拔起,這將是接下來四年中值得期待的演變。當巴育四年屆滿後,在普選中是否還有機會連任,也只能順應時勢。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中國來說,不管是巴育總理上台,還是未來上任的民選總理,中泰兩國的關係不會因此有大的改變,表面依舊可以高唱「中泰一家親」。

從泰國的歷史背景、政治基礎,以及泰國的民族性來看,深諳左右逢源之道的泰國政府從來不會得罪任何一個國家。早期泰國政府傾向美國,不僅是因為兩國的政治制度相似,都走民主化道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美國經濟實力稱霸世界。而今,風水輪流轉,在看到中國日益強大時,泰國政府也「見風轉舵」,與中國交好,兩國在經貿、金融、投資、軍事、文化交流等方面多有合作,包括中泰鐵路、泰國向中國購買潛水艇等。

 

巴育認為應向中國學習  摒棄分歧

曾有媒體報導,巴育政府的智囊人士認為,中國的制度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那種制度有一個最高的權威——共產黨。二十多年來,泰國在西方式民主道路上進行著週期性的惡性循環,民主——失敗——再民主——再失敗。人民飽嘗了社會動盪的苦果,國家貽誤了一個又一個發展機遇,致使國民經濟發展徘徊不前。巴育看到中國的發展經驗,他不無感慨地說,泰國人應摒棄分歧,向中國學習。「我們也應該有一個權威,那就是國王。」然而,中國政府也不能高興得太早,期望泰國政府能真正地與中國「親如兄弟」。畢竟兩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存在巨大差別,歷史上的泰國政府還曾圍剿共產黨。即使軍政府當政時期不斷集權,但對於泰國人民來說,民主才是最終的追求。而對於泰國政府來說,與中美兩國保持相敬如賓的態度,維持泰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關係平衡,誰都不得罪,這才是泰國屹立於世界的不二法門。

(Visited 4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