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農民 智慧種稻 紀碩鳴
秋天來了,這是收穫的日子。
在秋日陽光的照射下,江南華西村二千畝金燦燦稻田,沉甸甸的稻穗低垂著頭,散發著稻穀熟透了的清香。一年一度的開鐮啟動。華西今年以「穗物豐成臻米開鐮」為主題,收割機擺開的架勢,一看就知道,豐收的序幕拉開了。
今年很特別,選擇開鐮的這一天,正撞上十九屆五中全會隆重開幕期間。又一年迎接豐收的日子,黨中央已在謀劃「第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代表著豐收的喜慶可以持續長久。全會特別強調了,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將過的更有質量。
華西村種植的水稻和傳統的稻米不同,高學歷的知識農民、經過改良的稻種、日本引入的種植理念、全新的進口設備,收穫的是符合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優質新米。
都知道,作為天下第一村,農民開上豪車,住上別墅,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十萬,過上比有些城裡人還富裕的生活。而且絕大部分的村民都在工廠、公司工作,再講下田種地,是否過於奢侈?
不過,華西人不這麼想。過上城裡人生活的幸福華西,沒有忘記還是農民,還有農田要耕種,還有發展農業的責任。「農業是華西的根,農業不能丟。」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這麼說的。
所不同的是,新一代華西農民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頭頂烈日、腳踩黃泥的種地郎。受惠改革開放發展的華西,是知識農民種植的智慧田,產出高品質的農作物。
種出更好吃、更富營養的米,成了中國農業的商機。2014年起,華西先後考察了日本十幾個農場和專家,最終來到福井縣,選擇與在水稻生產久負盛名的朝日農場合作。
回到華西後,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發出招聘令,鼓勵青年報名水稻研修種植項目。年輕人熱情高漲,立刻就有300多人應試。應聘者滿足35歲以下、大學本科等條件,還要接受日本農業專家面試。通過層層篩選最終有7名高學歷的年輕人從原來的鋼鐵廠、辦公大樓走出來,成為新一代高知識農民。
梅振華是小團隊的負責人,成為農民時,他已經是華西集團旗下鋼鐵公司的副總經理.稻米種植團隊當時平均年齡29歲,梅振華擦著年齡邊隙加入務農行例。其中還包括一名女性,「肯定沒有一人從事過農業生產。長期離開農田,別說平田、插秧、田間管理這些專業活生疏,很多人連稻子長啥樣都不是太清楚。」梅振華說。
2016年4月,這7名華西新農民飛赴日本福井縣,師從當地頗有名氣的農業專家清水豐之老師學習種大米。每天工作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中間只有1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育苗、插秧、施肥、加工,每個環節都來一遍,哪怕是奚英瑋這個嬌小的女孩子,也要開著拖拉機在太陽下曝曬;七八月氣溫高達35℃,大家徒手田間鋤草,衣服一遍遍被汗水浸濕。
日本播種比江南早一個月,七個年輕人便馬不停蹄,一個月奔赴日本學習,一個月趕回江南試驗種植,現學現用。第一年便在華西試驗成功250畝優質水稻,收穫約60噸大米,這些大米獲得了江蘇好大米特等獎。
看好高品質大米的市場前景,華西辟出2000畝土地,開啟高品質稻米的規模化生產。畝產千斤糧的華西臻米,以香甜可口受市場青睞,售價可以達到12元人民幣一斤。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詩人李紳《憫農》詩句要有另解。碗中的米飯,一粒一粒除了農民的辛勤勞作,還增加了知識和智慧。為了種出和日本米一樣好吃的華西米,從選種、催芽,到播種、催苗、育苗、插秧、殺蟲,再到除草、收割、加工、倉儲等每個環節,七個年輕人都力求做到極致。
如今,年輕人住在別墅里,開著寶馬車,喝著咖啡,在空調房電子化操作,顛覆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傳統。怎麼看也不像農民,倒像七位君子,用自己的知識、文化、智慧和勤勞,精心打造著這千畝農地。
日本的種植理念。華西年輕的農民總結出十六個字:「農法自然,精耕細作,匠心永具,品質唯先」,最主要突出精耕細作。蘇南土地少,跟日本的情況很相似,以家庭為單位不大規模機械化,卻以更精細高品質著稱。
嚴格選種。江蘇省農科院自主研發的原種,以鹽水選種法,鹽和水1:1.13。把一個新鮮雞蛋放在水的表面,當雞蛋浮出水面一塊硬幣般大小,說明鹽水濃度達到標準。再把稻种放入水中,浮上來的全部篩選掉,沉下去才是合格的。選出的稻種淘洗乾淨後才可以播種。
平整土地,年輕人用上了鐳射平整儀,旱地平整後,再水田平,做到填平如鏡。收割機全程不落地,稻穀三小時之內,放烘乾機內循環烘乾。烘乾要用36個小時二段乾燥。稻穀的水分到18時,要休息半天,再烘12個小時。穀米的水分在15.3左右時的稻米是最好吃的。
華西臻米為什麼好吃?「軟糯香甜」就是特點。屬半糯米型的華西米,看上去不那麼透亮,但口感非常好。特別適合老人和孩子。吃到嘴中有糯糯的感覺,而且有點點回甘(甜味),所以不吃菜也能下飯。
因為糯,煮的飯粘合度很高,但一旦用湯泡飯,馬上又顯示完整的顆粒。糯且顆粒完整,做壽司也很好,一團團很香,吃到嘴裡則粒粒分明。
現在,華西的稻田種植已經擴展到了宜興,在宜興的張渚和顧山的東岐二個地方,有五百畝土地的基地。華西村提供種子和栽培技術,然後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國家稻米收購價格是每斤1.3元,華西以每斤2元的價格收購,讓當地的農民得到了實惠。
新農民崔京斌是華西女婿,曾在日本留學,學的是土木工程,他走出工廠到田頭,從開拖拉機到下地助草,農活中十八般武藝都是拿手活,還擔任講解。他說,耕地面積小,配以半機械化操作,選擇適合的種子,這樣的種植理念,對一些偏遠及貧困地區有推廣潛力和嘗試合作的價值。純有機的天然稻米,是偏遠貧困地區的又一致富路。
過去中國農業主要解決「吃飽」的問題,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和食品安全意識的提升,依靠知識和智慧,「吃飽」變成「吃好」,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已然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