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盛產「巨嬰」,誰要負上最大責任?
著名暢銷書作家武志紅的《巨嬰國》一經推出,就在新媒體平臺引起關於國民巨嬰心態的廣泛討論。武志紅作為資深心理諮詢師,有多年的心理諮詢的臨床經驗,在他的長期觀察中得出「大多數成年人,心理上是嬰兒」這一基本事實,確實引人思考。
「巨嬰」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生理上成年,但內心還處在嬰兒的狀態。嬰兒無法獨立生活必須依靠母親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一現象在現在年輕人當中普遍存在,而中國獨特的父母與子女關係也成為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現今,90後作為當代被大眾吐槽的代表,他們當中雖不乏獨立叛逆的典範,但仍屬於巨嬰症代表人群。筆者曾有一名朋友,名叫木槿(化名),她就是典型的巨嬰。當時25歲的她蝸居在北京為出國語言考試做準備,語言考試對她來說是漫長而又艱難,即使她通過考試,順利出國,可何時畢業也不得而知。當我問她究竟喜不喜歡要去深造的國際貿易時,她坦言沒有太多興趣,但去德國讀研究生是家人的選擇,是經家人開會共同討論的結果,言下之意她的未來是由家人決定的。正因為如此,一次次的考試失利並沒有讓她發奮或愧疚,因為,不是自己選擇的路,很難負責任地走好。
當她穿著明顯不符合自己風格的少女裙抱怨媽媽不讓她自己買衣服的時候,聽她講述自己高中時因難以接受學校宿舍環境而全家在學校附近租房子照顧她的時候,我開始明白,她巨嬰感的來源。從小的時候上什麼興趣班到讀大學選擇什麼專業,父母強烈的控制欲和周到的關懷讓他們的孩子失去了最基本的獨立能力。因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里,所以畢業後選擇聽從父母的安排是許多年輕人在迷茫時期對於自己未來道路的選擇,也是許多父母安全感的來源。90後一代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擔心他們走錯,擔心他們走遠,擔心他們因為成為獨立的個體而與自己漸行漸遠。
父母的角色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的對於孩子親密的愛和撫育;另一種則是在他們長大的過程中逐漸與他們分離,使之成為獨立的個體。在中國,有太多的父母不遺餘力做到前者但卻無法做到後者。
這與西方社會的家庭觀念形成鮮明對比,西方社會的家庭是指夫妻雙方和未滿18歲的子女,成年的子女要離開這個家庭成為獨立的個體,他們與自己的父母借錢在原則上也要歸還。這種觀念並非鮮為人知,但在中國社會距離接受還差得很遠。
這種延遲或拒絕分離會讓年輕的成年人無法真正體會到獨立個體的責任感,無法真正長大。所以在綜藝節目金星秀中當王珞丹提到自己還與父母同住時,金星說「父母永遠在身邊,你沒在談情說愛的狀態裏頭。」
的確,一個戀愛的成年人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巨嬰無法為自己負責,自然也無法成為一個負責的愛人。分離必定伴有痛苦,但成熟是更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