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作業捕魚,卻無法安全歸來,這一幕時時出現在狂海怒潮中。不過,隨着科技發生,漁民遭受自然界吞噬的情況逐漸減少,卻因為海洋資源的爭奪,還是難逃人為的殺戮死於非命。朝鮮1艘巡邏艇在朝鮮水域以偵獲10艘非法捕魚的中國漁船為由,當下立刻向漁船開火,造成至少3名中國漁民死亡。事件顯示,中國漁民既要有守法意識,同時也需要保護。
中國漁民在各地違法捕撈情況時有所聞,據媒體報導,1艘巡邏艇在朝鮮水域偵獲10艘涉嫌非法捕魚的中國漁船,當下立刻向漁船開火,造成至少3名中國漁民死亡。據了解,開火原因可能是朝鮮為了報復中國漁船,7月時曾有中國漁船在鴨綠江衝撞朝鮮巡邏船。
報導引述不具名中國消息人士透露,本月11日約有10艘中國漁船在朝鮮西海岸區域出沒,地點在朝鮮海州市、韓國瓮津郡接壤處外海,皆為朝鮮黃海南道轄區,當時1艘巡邏船發現中國漁船正在捕魚,巡邏官員在無警告下立即向中國漁船開火,據報導所知,目前至少已有3名中國漁民因而喪生。
雖然,之前也有朝鮮巡邏艇對中國漁船開槍(火)警告的情況,但據悉,因為不時得到「好處」,朝鮮巡邏艇去年都沒對中國漁船做出威脅舉動。然而此次巡邏艇直接對中國漁船開火併殺死漁民,外界認為,此舉極有可能是為了報復中國漁船7月在鴨綠江三角洲衝撞朝鮮的巡邏船。

違法作業涉及利益

被擊中的中國漁船,已由船隊中其他船隻拖走,目前地方政府也已下令,暫時禁止丹東市民眾捕魚,而丹東當地與對岸新義州市僅一水之隔,今年6月也發生中國漁民被對岸海岸警衛隊涉嫌殘害事件,但至今沒調查下文。
平安北道一位熟悉此事件的人士解釋,之所以發生這樣的「不測事件」,是因為邊境關閉後,士兵的收受利益比以前更少。「軍事單位因為新冠肺炎而被禁止出海掙錢,因此變得更加焦慮。」
近年,隨着中國漁業發展,擴大的海洋作業,也會令中國漁民在臨海時不時遭遇威脅。早前的2012年中國漁船也曾遭劫持,5月8日,遼寧省丹東市的三艘中國拖網漁船在黃海海域捕魚作業,被朝鮮小炮艇抓捕扣押,帶回朝鮮本土,一共劫持中國籍漁民29人。2012年5月20日,人質放回。船上物品都被洗劫一空,所有成員遍體鱗傷,漁民向記者媒體哭訴遭遇且講述了被朝軍方多次毆打的經歷。
遼寧社會科學院教授呂超曾向媒體透露:「由於遼寧地區或者山東漁民,經常在黃海捕魚,經常受到朝鮮方面的軍警的劫掠。另外,有些漁民由於懼怕敲詐勒索,不敢出海,這時朝方還會派他們在中國的代言人,到中國的漁民這來兜售所謂的捕撈證,一個證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兜售捕撈證,漁民拿着證到海域去捕魚,他們就不再搶劫。」

近海漁業常踩雷區

近年,中國漁業發展,漁民捕撈範圍亦隨之擴展,一不小心就會踏上雷區,受欺凌、被搶奪財物的情況也成常態,對漁民來說,性命才是第一重要的。但這種威脅生命的情況還是令人恐懼。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國全民皆兵,漁民出海配有武器裝備,有機關炮、迫擊炮和火箭筒等,因此那時未曾受到他國欺負。另一個事實是,限於捕撈設備的限制,當時的漁業捕撈現在都在近海,比較少有利益衝突。
19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國家政策調整,強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漁民自衛武器全部被收繳,「後來,漁船被扣事件逐漸增多,有人認為就因為「他們手裡都有槍,中國老百姓啥都沒」。
中國近海漁業的大發展源自上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主持的改革開放。那時,中國近海的捕撈業規模完全無法和現在相比。據聯合國糧農組織(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統計,到70年代中期,中國的近海捕撈年產量還只有約300萬噸,遠低於農業部後來估算的800到1000萬噸的最大可捕撈量。
在1995年左右,也就是鼓勵漁業私有化的五號檔出台後的第十個年頭,中國的海洋捕撈量就超過了農業部估算的1000萬噸最大可捕量,向着不可持續的方向一發不可收拾。
幾乎是在中國近海捕撈到達臨界點的同時,中國政府也意識到了漁業資源過度開發的問題。從90年代中期開始,一系列漁業管理措施出台,並逐漸構成了迄今為止的中國近海漁業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放」,到近年來的「收」的管理體系。
隨着「生態文明」理念從陸地延展至海洋,這種擴張態勢很可能終將受到遏制。近海作業雖然仍在國家的保護之中,但法制和規範意識也必不可少。不僅關乎中國的國際關係,也涉及漁民的安危。
事實上,近年來有關中國漁船涉嫌侵害別國海域的事件時有發生,也因此衍生出不少爭拗與衝突,無論是臨近國家例如韓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還是遠至西非和南美洲東南部海域,中國漁船都引起過爭議,受損的不僅是中國的國際形象,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漁民本身的安危也得不到保障。面對這種情況,不僅需要漁民本身守法,官方也要擬定預防措施,而非任由問題愈滾愈大才去處理,畢竟這也關係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Visited 85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