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伏天。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伏」,表示陽光對地球照射最旺盛之時,也是地球陽氣最旺盛之時,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按照傳統推算法,夏至以後的第3個庚日、第4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按照陽曆推算法,三伏一般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黃帝內經》中提到,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的哲學觀和養生觀,指引人們順應四時、和於節氣。三伏貼,就是順應這樣的天道,冬病夏治,幫助人體抓住一年中最旺盛的陽氣。


一年陽氣最旺之時,誰能抓住越多的陽氣,到秋冬就越能抵禦外邪入侵。三伏天期間,將相應的中藥做成膏藥,並貼在相關的穴位,能預防冬季復發或加重的某種疾病。時間上,每天上午11點開始到下午3到5點左右,貼4-6個小時,效果較好。相關穴位和中藥,以及輔助療法,根據先祖吳鞠通家傳醫案雜記,結合吾輩之臨床經驗,總結如下。
先祖吳鞠通三伏善用姜,貼大椎、百會、至陽、命門、腰陽關等,被視為人體的小太陽。如,百會用姜「天灸」,即用一片銅錢大小厚度的薑片置於百會穴(人體所有氣血最集中之處),上面用艾灸或太陽照射30分鐘,可以提高陽氣(高血壓者慎用此法)。先祖多用吳茱萸粉,間或用蔥根或各類豆子。
先祖吳鞠通亦常用先拔罐再配合艾灸、伏貼,效果更好。多用瓷罐,透明玻璃罐或可易見皮膚淤紫程度,罐口蘸麵粉,可防磨傷皮膚,拔3-5分鐘,後進行艾灸或伏貼。灸或貼後,若再進行捏脊將更有益療效,從尾椎捏到大椎,捏三遍,最後一遍要在腰陽關和至陽穴提一下。小兒捏脊,宋代錢乙的《小兒要證直訣》有記載。
真正從根本上提高人體陽氣的,是大灸法,或「火龍灸」。據吳鞠通醫案記載,在整個脊椎做「火龍灸」,即:從頸椎到骶椎,鋪上干毛巾,再鋪上濕毛巾,灑上高純度高粱酒,點上火,火燃燒一分鐘左右滅掉,補陽氣效果顯著。
岳美中的大灸法,7頸椎12胸椎5腰椎直到尾椎,每個椎間隙貼薑片,上燃艾炷,也值得參考。
我們守成創新,顧及效果和可操作性強,採用鮮芥末膏貼伏。
對於老慢支,肺氣腫、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一般以白芥子和白僵蠶為主,薑汁將藥化開,將之配上專用膏藥貼,或者大號創可貼,貼在風門和肺俞,先祖吳鞠通還會加上大椎,因大椎是陽氣所會之都。亦可採用大灸法,在穴位上隔2.5銅錢大小厚度的薑片,用艾炷做懸灸。
哮喘病,伏貼關元配合對蛤蚧研磨成粉,沖服,效果更好。《本草綱目》、《本草經》等對蛤蚧治療喘咳疾病多有記載。
對於過敏性鼻炎,我們用鮮芥末膏效果特別好,貼在印堂和迎香穴,30-40分鐘。疫情期間病人出現鼻塞鼻炎等,我們用三伏灸配上針刺「蝶齶神經節」,效果更佳,但面部神經線多故痛感強烈。再配上相關消炎中藥,如蒼耳子等。我們稱之為「三個一」,一穴、一針、一藥,抓住三伏天治療鼻炎,很關鍵。對於口腔潰瘍、失眠、卒中、中風、血栓、淤血、腦供血不足等,用芥末膏或薑汁吳茱萸粉貼在腳心(湧泉?)。上病下治。
對於脾胃病,三伏天是養脾胃最佳時機,可伏貼和艾灸脾俞、胃俞、足三里。胃腸消化問題、十二指腸潰瘍等都可。民間所講冬吃蘿蔔夏吃薑,重點在養脾胃,吃薑目的在於可暖養脾胃,將人體的寒氣和濕氣清除出去。瘟疫,很大程度上,與寒、濕關係密切。可加肉桂,起到「固本培元」之功效。此外,伏貼或艾灸關元穴,異曲同工之效。此外,三伏灸之於足太陽膀胱經上的各個「俞」穴,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腎俞等,貼各個俞,或者雀啄灸、畫圈灸,便可調理相應臟腑的病。
對於各類心血管及各種心臟病,伏貼、艾灸心俞。用艾灸心俞,或者芥末膏或桃仁進行「伏貼」,配合針灸內關穴。我們入三伏後有個病例,運動後飲冰水,本沒有心臟病史,但飲後心臟不舒服,因胃和心距離近,冰飲料相當於冰鎮了胃又冰鎮了心臟,似水滅火,動靜脈血受溫度速降影響,造成心肌疼痛、心臟供血問題、傳導組織問題等。伏貼結合艾灸針灸,病人馬上感覺到舒緩很多。
對于震顫或老年認知性障礙,紅豆伏貼養老穴、抑或針刺等,緩解效果好。
對於不孕不育,伏貼或艾灸內關、八髎穴效果佳。
三伏貼,也有一些注意事項。第一,有些敏感肌膚,容易起泡的,建議時間短一些,以防過敏或洗澡感染。第二,貼對穴位,在醫生指導下貼。第三,辨證施貼,某些真熱體質要慎重。
三伏,人體和自然陽氣最旺,二陽合一。三伏貼,亦稱「膚貼」,外貼皮膚防治皆可。正可謂,治病求本,未病先防。

(Visited 265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