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看大國糧食安全與民族強健 吳寶林 馬超
作者簡介:吳寶林先生,美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在美行醫多年,出生中醫世家,吳鞠通《溫病條辨》第七代傳人,曾於美國洛杉磯聖塔莫妮卡城創立北京醫療中心,曾加入美國加州中醫公會並擔任了第六任會長。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百姓吃本國產的糧食,特別是常住地區出產的食物,水土和自然的張力,賦予了食物自然抗體,可以成為人類對抗大自然病害的天然疫苗。比如五穀雜糧、水果植物等。因時因地因人,此為因地。即,道地糧食,對國民體質有正向影響。
不過,似乎在工業化的當代,這很難。加之一個國家養活14億人口,糧食供給首要考慮果腹。先活下去,再考慮健康。 但這次大規模、長時間、高代價的疫情,人類不禁要反思:發展速度何其快,而到一定程度,代價是生活質量何其差。以至於免疫力低下、怪病毒、猝死、早衰,不足為奇。病從口入,凡果必有因。先從每天吃的口糧做起,是強健一個民族的重要因素。
拋開轉基因不說,當下糧食逃不開農藥、複合肥、重金屬污染,等等,地球不堪重負,人類亦是如此。高速度發展返回到高質量生活,從糧食做起,是為天道。對於一個民族來講,吃什麼樣的糧食才是高質量?
從國家角度看,除了糧食安全戰略,吃道地高質量糧食,對國民體魄改善,抗擊重大疾病災害,有着決定性作用。國民能儘可能吃到本國或當地氣候水土相符的糧食和植物,強健國民體質,間接地降低慢性病發作,因而降低醫療開支。除了經濟考量,政治上,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國民強健體魄。從每日口糧做起,爭取做到恬淡虛無、自然健康的狀態。
一方面,疫情全球爆發,有些糧食主產區舉國隔離,使得糧食不足的擔憂雪上加霜。近日,國內外糧食主產區又鬧出蝗蟲災害的消息,不禁上演糧食慌情緒。於是政府出來穩定民心,口糧庫存非常充足,不必擔心。
不過,據中國海關總署和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而得,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66348萬噸,進口糧食11144萬噸,進口糧食占全年產量的16.7%。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將近1/5的口糧,依賴進口。遇到極端情況,災荒年等,糧食是「卡脖子」的戰略要事。如果大量糧食依賴進口,糧食又不可能一日即產出,在極端情況下,特別是人口大國,的確存在糧食危機的顧慮。
另一方面,從全民強健體魄的角度來講,一方水土的作物,養育一方百姓。作物、水土、人,三者的良性互相滋養,能保國民體質提升。我在中醫臨床中感受到,道地藥材對疾病治癒的重大影響,道地藥食對病患恢復的重要推力。同理,每天吃的糧食,就是藥食,更是天然疫苗,會對體質有重大影響。
如果能夠適度增加耕種口糧,儘量做到當地人吃當地作物,對百姓的體質來講,會有質的提升。這對於抗擊疫情,也是重中之重。即便疫情過後,對於一個國家應對各種不確定病毒災害來說,也有戰略意義。
我們是工業大國,養活14億人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在溫飽得以解決的情況下,能夠儘可能返璞歸真、田間地頭、播種耕田、自給自足,不僅能擴大糧食供給、刺激本土糧食需求、糧食安全儘可能不受制於人,還能夠整體上強健國民體魄。
從個體角度看,高質量生活,首先從一日三餐做起。當一味大吃大喝過後,「富貴病」來襲;當大規模農業產業化後,「化學病」來襲;當地球超負荷運轉時,「奇怪病」來襲。疫情尚不知幾時消停,改變應始於嘴上。
疫情非常有可能持續幾年,抑或與人類長期共存。於是,瘟疫中的硬通貨,拼的是免疫力。乘搭同一架飛機,感染者鄰座可能沒有感染,反而座位隔很遠的卻感染。這拼的是免疫力。《黃帝內經》有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免疫力,或正氣源於何物?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五穀為養,正氣首先從吃同呼吸、共命運的自然食物做起。有人講,東部沿海地區工業化發達,很難買到天然充足的道地食材,怎麼辦?我想,兩害相權取其輕,儘可能相近氣候,或者儘可能本國的糧食,比較好。
中華民族,幾千年炎黃子孫的繁衍,從中原地帶開始,小米孕育了炎黃子孫,我們黃皮膚、小米亦是黃色。箇中的緣由,天道是然。
生生不息,中華民族不乏長壽之人,百歲老人自古已有。據傳,唐代孫思邈101歲;武當山長壽女道士「李誠玉」118歲;廣西巴馬長壽鄉更是聞名於世。長壽養生,探究古法,以古論今,人是自然產物,糧食也是水土有情之物。當地水土滋養作物,作物滋養人類,互相滋養,相得益彰,才是最佳的通往健康路徑。
提高全民免疫力,從吃道地糧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