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已有半年之久,看着國內疫情基本受控,不少人都感到生活回歸正常,也逐漸放鬆了警惕,甚至抱着危險已經過去的心理,對個人防護工作有所鬆懈,面對密集的人流也摘下了口罩。但日前,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疫情都再次呈現出了反彈。從北京疫情的持續發酵到美國上周末單日內新增逾2.5萬個病例,全球的疫情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如今的疫情趨緩後,再出現反彈,演繹了其發酵的曲線。中國古代醫學寶典《內經》、《難經》中就展現了中國人就對包括傳染病在內的“熱病”的深入認識。其中就有提及:“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就此次新冠疫情而言,按照中醫理論分析,如果夏至後仍未有消失,恐怕會持續兩到三年。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也預計,疫情會持續兩三年,其間確診病例不會停,如果沒有出現所謂火箭式的上升,防疫已算成功。
此外,有美國醫學專家近日證實,新冠肺炎病毒在傳播過程中曾發生基因突變,使人體細胞更易受到感染,也引發擔憂。炎炎夏日已經到來,人們曾期望的靠溫度殺死病毒似乎並不可靠,病毒的不斷變異將會為全球疫情蔓延帶來怎樣的影響仍是一個謎,但所有人都需要做好準備,因為新一輪的未知風險很有可能即將來臨。

四省市已新增79例本地感染

在北京,在2個多月沒有本地新增病例的情況下,病毒又一次突然來襲,且蔓延迅速,自6月11日通報北京首例新增本地確診病例以來, 全國範圍內4天已經增加了79個確診病例。這讓不少人都很緊張,擔心好不容易好起來的疫情又迎來了第二波爆發。
此次北京本地的全部確診病例都指向北京丰台區新發地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均有新發地的暴露史或接觸史。在6月13日,新發地市場已經暫時關停,有關部門對市場內所有人員,市場內外環境採樣檢測工作也已完成。早前衛生部門還曾測出在切割進口三文魚的砧板上檢測到有新型冠狀病毒,讓不少人大驚失色。但專家認為,三文魚也並非就是病毒的源頭,此次的病毒從哪裡來,仍在調查之中。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球健康中心辦公室主任、研究員楊鵬表示,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發現,病毒是從歐洲方向來的,初步判定與輸入性有關。來源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海產品或肉類在境外處理時受感染者帶來的病毒污染,二是進入市場的人通過分泌物,如噴嚏等進行傳播。短時間內出現眾多的病例,顯示在市場中已存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也不能排除存在物品的病毒污染、共同暴露導致傳播的可能性。
無論病毒是從哪裡侵入導致人們紛紛中招的,目前最讓人擔心的是,確診病例數似乎還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6月14日,北京核酸檢測機構共檢測76499人,結果陽性59份,其中地壇醫院在院病例27份,新增確診27份,有待診斷的陽性仍有11份。
此外,遼寧、河北、四川3省也相繼出現關聯病例報告。據@健康遼寧消息,遼寧省新增的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為系北京市6月12日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是由早前的無癥狀感染轉歸為確診。在四川,一名北京確診患者的妻子由北京返回雅安市石棉縣後也被報告為疑似病例。在河北保定,新增4例確診病例,同為一家三代,分別是曾在北京新發地市場進貨的53歲劉女士,其在新發地市場水產攤位經營的31歲女婿,及6歲外孫女均被確診,其中劉女士的女兒現為無癥狀感染者。
早在6月初,上海醫療救治組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就曾預測過,全球第二波疫情正在發展,而且反彈力度已經超過第一波。他當時表示,中國的防控目標就是不受全球第二波疫情影響。沒想到,如今真的被他說中了。6月14日晚,張文宏又在微博上談到了此次北京的疫情反彈。他說,目前的好消息是所有病例都與新發地市場有關,沒有看到無傳播途徑的病例,說明防控處於疾病擴散的早期。按照目前的處置力度與速度,這場疫情可控。但壞消息是新發地市場的吞吐量驚人,後續是否會出現新的爆發點現在不可知。
美國單日新增病例超2.5萬人 多地疫情反彈
不光是國內突然多出了幾十個新增本地確診,令人感到不安,縱觀海外,不少國家最近的疫情也迎來新一輪的反彈,引發擔憂。
在美國,僅上周六(13日)一天之內就新增超過25000宗確診病例,是自5月2日以來最高的一次。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顯示,近日當地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增加了36.5%。根據路透社的數據統計,截至14日,亞拉巴馬州(Alabama)的單日新增個案數連續4天創下新高。除此之外,包括加州(California)、佛羅里達州(Florida)、阿拉斯加州(Alaska)、亞利桑那州(Arizona)、阿肯色州(Arkansas)等在內的州單日確診個案數均在過去3天創記錄。
當地衛生官員認為,感染人數上升的部分原因,與民眾在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外出聚集有關。陣亡將士紀念日是美國公眾假期之一,加上周末是一個為期3天的小長假。美國疾控中心已經向這些地區派遣團隊,試圖追蹤並控制疫情。但伴隨着街頭抗議活動持續、總統大選競選集會的到來和各州陸續重啟經濟,對於美國疫情反彈的擔憂還在持續升溫。疾控中心專家指出,這些大型活動都有很高的疫情傳播風險,呼籲美國民眾在參與集會時佩戴口罩。
因應疫情反彈的嚴峻形勢,已有部分州喊停重啟經濟的計劃。美國猶他州州長加里·赫伯特在當地時間11日晚宣布暫停重啟計劃的申請。據悉,自陣亡將士紀念日以來,該州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百分比在每周平均增加到7%,而在上周增加至10%。此外,俄勒岡州和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市,也宣布暫停批准經濟重啟計劃。
美國也並非海外唯一一個發生疫情反彈的國家。在不少因疫情緩和而開始放緩社會防疫措施的地方,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在巴西,自3月中旬以來一直關閉的購物中心近日陸續開放,全國已有超過一半重新營業。雖然大多商場採取了要求顧客和員工必須佩戴口罩、加強消毒與保潔、測量顧客體溫等舉措,但專家普遍擔憂,此類措施可能並不足以防控疫情。巴西衛生部11日晚公布的數據顯示,巴西24小時內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達30412例,在日本首都東京,日前新增47人確診,是自政府解除緊急防疫令後單日內增加最多的確診個案,其中有18人來自一個夜店群組。在伊朗,在6月初新增確診病例也再創單日新高,當地政府表示考慮重新收緊防控。
新冠病毒基因突變 全球防疫面臨更多挑戰
就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國出現反彈之際,6月13日再有美國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有關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結果。美國佛羅里達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多位研究人員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已產生基因突變,會令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體細胞。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病毒在全美洲為何會更易傳播。
研究人員進行一系列實際發現,基因突變影響病毒的棘狀蛋白(spike protein),令其更加容易入侵人體細胞。領導研究的病毒學家Hyeryun Choe在聲明中指出,突變的病毒比沒有突變的病毒更具傳染性。分析指出,若有關發現得到證實,將是首次展示出病毒的變化對疫情大流行的重要意義。但這也同時意味着,全球可能將面臨疫情的更多不確定性和危險。
如今,疫情趨緩的各國都在着手重啟經濟、生活的正常化。在歐洲,西班牙已率先宣布本月21日後會重新開放邊境,允許大部分歐盟及申根地區國家旅客入境,恢復旅遊業。但是,疫情的反彈令人看到風險仍然無處不在,而且面對狡猾病毒可能發生的變異,全球大流行中是否會出現更多複雜的局面,都是不可預知的。對普通人來說,更要擺正態度,要知道防疫的常態化,絕對不是一句說著玩的口號,而是未來恐怕必須要踐行的一種生活方式了。

(Visited 3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