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將軍被炸死後,美國這些盟友都沉默了
美國於2020年1月2日發動空襲,擊斃伊朗革命衛隊“聖城軍(Quds Force)”領袖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令兩國矛盾高度激化,伊朗高官誓言嚴厲報復美國,美國也提高了國內戒備登記,戰爭疑雲密布,甚至在全世界都引起了連鎖反應。一時間“第三次世界大戰”成為網絡熱搜詞。
縱觀各國的反應,美軍斬首行動在國際上除盟友以色列大力讚揚外,其他國家多不認同,俄國、法國與土耳其指此舉只會加劇動盪與衝突,中國則呼籲各方自製。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中斷希臘訪問行程返國,稱讚特朗普行動迅速、果決且有力;但他同時下令軍方進入高度警戒,防止報復攻擊。美國在中東的其他盟友例如沙特,則保持沉默。英國呼籲各方緩和局勢,也下令提高駐中東各基地的安全和戰備。德國政府下令駐伊拉克軍隊禁止離營,警告中東情勢已達“危險的惡化點”。而伊拉克甚至緊急召開會議,要驅逐駐守該國的美軍。
中俄反對美濫用武力
蘇萊曼尼在伊拉克被美軍炸死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4日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中東局勢通電話。王毅表示,中方高度關注美國、伊朗矛盾激化,反對在國際關係中濫用武力,軍事冒險行為不可接受。拉夫羅夫稱俄中立場完全一致。
王毅強調,中俄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國際和平與安全負有重要責任。雙方應加強戰略溝通,共同維護國際法和國際公平正義,為妥善應對當前中東局勢發揮負責任作用。
拉夫羅夫表示,俄中立場完全一致。美方行為是非法的,應予譴責。俄方反對粗暴踐踏別國主權,特別是採取單邊軍事行動。俄方願同中方密切協調,為避免地區局勢緊張升級發揮建設性作用。
伊朗已於上周日宣布第五階段減少履行核協議承諾。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方認為,伊朗雖然由於外部因素被迫減少履行約定,同時亦展示克制態度,明確表達完整、有效執行全面協議的政治意願,認為沒有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規定的義務。
耿爽說,美國單方面退出全面協議,無視國際法和國際義務,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是伊朗核問題緊張局勢根源所在,應該是各方客觀公正處理問題的基本出發點。
他又說,國際社會應該從長遠和大局出發,堅定維護全面協議,推動伊朗核問題及中東地區局勢走向緩和。中方將繼續就此同有關各方保持密切溝通協調。
俄外交部網站發表評論稱,蘇萊曼尼之死令俄方感到“震驚”,美方做法無益於解決中東複雜的問題,反而會導致該地區緊張局勢升級。
另一方面,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也通電話討論有關問題。雙方一致認為,美國的行動或將使該地區局勢“極度惡化”。而馬克龍1月3日則表示,伊朗應該避免採取任何挑釁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俄羅斯譴責刺殺蘇萊曼尼的行為,指之為“違反國際法”,不過在與中、法等國聯絡後也尚未提出具體回應方法。
美國盟友謹慎回應
據法新社報道,除了以色列支持美國之外,世界大部分國家首腦,特別是歐洲領導人,都對美國在巴格達擊殺伊朗將領導的做法表示擔憂,呼籲保持克制,避免升級。
雖然英國、德國及加拿大都認為伊朗要為空襲事件承擔一些責任,也是他們更希望的是局勢能夠降溫,避免行動升級。英國外相藍韜文(Dominic Raab)表示,英國理解聖城軍的侵略威脅,他呼籲各方令局勢降溫,進一步的衝突對所有人無益。
德國政府發言人德默爾(Ulrike Demmer)形容美國的行動是對一系列軍事挑釁的回應。她指的是伊朗2019年9月涉嫌與攻擊沙特油田等事件有關。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必須避免地區內的行動再次升級。
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約翰遜還通了電話。德國政府發言人說,三國領袖同意合作,為緊張局勢降溫。
目前,歐洲國家開展開外交聯繫避免局勢升級,歐盟已邀請伊朗外長前往布魯塞爾會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一邊避免歸責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一邊強調挑釁和報復必須停止,以免情勢進一步升溫。
兩伊以外的中東國家反應也是相當克制。只有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一邊大讚特朗普“行動果斷”,一邊下令軍方進入高度警戒,防止報復攻擊。連向為伊朗死敵的沙特阿拉伯也沒有對美國刺殺行動作出正面表態,只籠統地要求各方“克制”。不過近來與沙特關係逐漸解凍的卡塔爾,卻派出副外長急忙出訪德黑蘭,似乎是要藉其相對中立的政治地位,在美國外交、軍事動作毫無章法之下,為包括沙特在內的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另求穩定出路。
盟友的反應令美國很是不滿,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接受美國媒體Fox News採訪時,就批評歐洲“沒用”。 蓬佩奧說,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都應當懂得,美國在巴格達對伊朗將領蘇萊瑪尼採取的擊殺行動,也會在歐洲挽救生命。然而,歐洲並不像他希望的那樣“有用”。
蓬佩奧還說,我們呼籲全世界都支持美國,目的就是要讓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行為變得像一個正常國家。
美國或再陷中東泥沼
身處事件中心的伊拉克,伊拉克國會5日在臨時會上通過決議,要求政府終止與美國的協議,不讓5200名美軍繼續駐紮在境內。此外,伊拉克外交部5日還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與安理會提出申訴。
伊拉克原本作為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卻因為美國在中東的作為而一步步倒向伊朗。更重要的是,特朗普連續兩次在伊拉克境內未經當地政府同意,擅自擊殺伊拉克及伊朗籍敵人,已激起伊拉克與伊朗同仇敵愾的情緒。伊拉克總理邁赫迪指摘美國“明目張膽違反”與伊拉克的駐軍協議,蘇萊曼尼事件前只要求美國撤軍的國會最大黨領袖薩德爾也聲言會重建他的“反美”武裝組織。巴格達街頭更有民眾指:“如果國會不投票驅逐美國人,他們將見到真正的伊拉克街頭力量。”
而美伊的關係也在持續緊張,伊朗政府已於上周日表示,它將放棄“核協議的最終限制”,這項國際協議旨在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伊朗政府的聲明說,伊朗的核項目將不再受該協議的任何限制,包括鈾的濃縮、生產、研究和擴大。
伊朗與伊拉克方面的強烈反應之下,特朗普也在Twitter發文表明自己的強硬立場。特朗普放話,美國已經瞄準伊朗52處目標,包括對伊朗有重要意義的52個目標,代表1979年末遭伊朗扣留長達1年的52名美國人質,一旦美國人或者美國設施遭到攻擊,美軍將全面攻擊這些目標,“又快又狠”;特朗普強調“美國不想再受威脅了”!
另外,美軍第82空降師(82nd Airborne Division)的全球快速反應部隊(Global Response Force)繼上周在中東地區增加部署數百名部隊後,4日又再增援3500名部隊。
雖然各國都展開對話,阻止致力降低中東緊張, 但是美伊矛盾正處於白熱化,使未有即時引爆戰火,也使戰爭離現實只餘一紙之隔。雙方的矛盾激化只會引起多方擔憂,即便是美國的盟友,也不會輕易追隨美國的步伐,畢竟就像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發言人說的那樣:“世界無法承受海灣地區的另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