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大選多變數 巴以沖突成僵局 王曦 綜述
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交界地區5日再次爆發衝突,當天有數千名巴勒斯坦人參加了這場行動,場面一度十分混亂,以色列為了控制局面不得不開槍射擊,最終,近百名巴基斯坦人倒在了槍林彈雨當中,不過由於以方使用的大多是橡皮子彈,80多名巴勒斯坦人因此受傷,並沒有人員死亡。
自去年3月底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邊境地區開始舉行「回歸大遊行」以來,巴以雙方在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交界地區衝突不斷,共造成27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逾3萬人受傷。沖突還造成2名以色列士兵死亡。有評論認為,雙方沖突加劇,和美國的攪局和即將進行的以色列大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3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公告,正式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
以色列大選中兩位勢頭正盛的競選者對於巴以問題也仍舊保持著強硬的態度。因此外界普遍相信,即使任何一方在大選中取得勝利,巴以僵局將難有突破。
以色列大選的三個變數
以色列定於明日(4月9日)舉行議會選舉,屆時將有40多個政黨角逐議會的120個席位,並且當天還會投票決定是否延長總理內塔尼亞胡的任期,盡管此前他因貪汙醜聞纏身,還遭到前軍方首長的強力挑戰。
根據此次立法選舉前最後一次民意調查顯示總理內塔尼亞胡立法選舉結果將與其主要競選對手不分伯仲,但他卻是最有可能被賦予有資格組閣下屆政府的人選。69歲的內塔尼亞胡至今已五連任以色列總理。如果內塔尼亞胡再次獲得大選,那麽他就將超越以色列國父班古裏昂,成為以色列在位最久的總理。
但是以色列大部分的民調顯示利庫黨內塔尼亞胡的最大對手,中間派領導人本尼·甘茨的候選人名單會拿下更多的國會席位。
一些分析人士提出,由於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面臨腐敗指控和強勁對手,選舉也結果充滿懸念,選後政局走向也存在諸多變數。有專家指出,此次選舉中具體存在三大變數:
變數一:誰能勝選
內塔尼亞胡去年12月宣布解散議會,提前舉行選舉。此後一段時間,他領導的利庫德集團支持率遙遙領先。但在今年2月底,以色列總檢察長曼德爾蔔利特突然宣布對內塔尼亞胡提起貪腐指控。這是首個在位的以色列總理遭到指控,給內塔尼亞胡的競選前景蒙上陰影。
與此同時,自議會解散以來,以色列政治版圖上的各派力量迅速分化組合,成立多個新黨派和政黨聯盟。其中,以色列前國防軍總參謀長本尼·甘茨等人組建的藍白黨成為此次大選中的“黑馬”,對內塔尼亞胡構成很大威脅。
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藍白黨目前領先利庫德集團,預計兩黨可能將分別獲得議會中的32席和27席。
變數二:誰能組閣
不過,以色列輿論和民眾普遍認為,即使藍白黨獲得更多席位,內塔尼亞胡最終獲得組閣權、從而連任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因為,在組閣過程中,號稱中間派的藍白黨勢必要聯合中左翼勢力,但在以色列政治版圖上,中左翼實力總體薄弱,即使聯合起來,很可能也無法獲得組閣需要的至少61席。
在此情況下,總統裏夫林很可能授權議會第二大黨組閣。目前,右翼勢力總體較強,因此內塔尼亞胡組閣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變數三:能否完成任期
接下來的問題是,即使內塔尼亞胡組閣成功,他能否完成下一個任期?
分析人士認為,內塔尼亞胡即使成功連任,接下來的四年任期也將與腐敗調查的聽證、抗辯相伴。雖然以色列法律沒有規定總理在受到指控時必須辭職,但他將面臨反對派的巨大壓力。
以色列內塔尼亞胡傳記作者安塞爾·普費弗認為,總檢察長的指控將是內塔尼亞胡今後執政過程中“脖子上的沈重負擔”。
“背靠大樹”仍舉步維艱
3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公告,正式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這是繼撤出伊核協議、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將駐美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之後,特朗普再次給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送上的大禮。
雖然特朗普的這一舉措遭到了敘利亞政府的強烈譴責,指責此舉是對敘利亞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公然侵犯”,違反了聯合國有關戈蘭高地的決議。
但是作為感謝,即將面臨大選卻被貪腐醜聞纏身的內塔尼亞胡向特朗普送上戈蘭高地出產的高級葡萄酒,將特朗普譽為以色列多年來最好的“朋友”。
《華盛頓郵報》分析認為特朗普此舉意在為內塔尼亞胡在大選中助力。
有了強大的盟友,內塔尼亞胡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了,在4月6日接受采訪時他表明,如果三天後他能夠連任成功,他將正式吞並約旦河西岸的一些猶太人定居點。
內塔尼亞胡說道:“我會擴展以色列主權,我不會區分是主要定居點,還是孤立的定居點。在我看來每個定居點都是以色列的領土,在以色列管轄之內。我們是以色列政府,要對這些地區負責。我們不會把這些定居點的主權移交給巴勒斯坦。”分析指有關說法進一步反映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政策重心,已由“吞併”完全取代和談
約旦河西岸普遍被認為歸屬巴勒斯坦。但是實際上,1967年中東戰爭後,這裏的大部分地區處在以色列的實際控制之下。因此,以色列猶太人在此屯墾定居。巴以兩國也因此經常爆發沖突。
目前,約有50萬猶太人在約旦河西岸定居,巴勒斯坦人口是260萬。
在這次選舉中,以色列在巴以問題上的態度是內塔尼亞胡手中的一張王牌。也有外界分析內塔尼亞胡的舉動是要激起民族主義情緒,以爭取右翼人士的支持。
“背靠大樹”仍舉步維艱
盡管如此,內塔尼亞胡面臨的威脅仍不小,他遭指控涉嫌收受富商禮物、與報章老板秘密交易等。2018年12月,以色列警方建議司法部就涉貪案檢控內塔尼亞胡,2019年3月,總檢察長表示接納警方建議,已計劃起訴這位現任總理。
在野政黨的支持者,紛紛在印制海報和橫額、在汽車貼上標示,大肆宣揚內塔尼亞胡是“CRIME MINISTER”(犯罪總理)。
目前內塔尼亞胡正面臨關於腐敗指控的起訴前聽證會,這可能導致他最終被監禁。
此外,內塔尼亞胡的聯合黨還面臨由政壇新人班尼⋅甘茨領軍的中間派聯盟挑戰,目前雙方民調並駕齊驅。部分民調顯示,聯合黨贏得的席次可能不如甘茨領導的藍白聯盟,但仍可以和其他右翼政黨結盟,組成執政聯盟。
不容樂觀的巴以局勢
CNN的分析指出,觀乎內塔尼亞胡和甘茨的立場,反映以色列政壇對巴以衝突的論述已由“和平進程”轉而到“吞併”,以色列極右政黨甚至認定特朗普已為他們“得寸進尺”的大計開綠燈。
此次大選中實力較強的兩大黨派在巴以問題上均持強硬立場。有分析認為,不管誰當選,下一屆以色列政府都將延續在巴以問題上的強硬態度,加之美國政府的親以立場,巴以局勢短期內不容樂觀。
雖然,在過去的幾年中,以色列的經濟實現了增長,以色列在就業、旅遊方面取得突破。但作為一個曾經多次發生戰亂的國家,安全始終是一個重大問題,巴以問題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巴以和談自2014年4月中斷後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且沖突不斷加劇,對於內塔尼亞胡還是甘茨,又或是每一個以色列人,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