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出走台灣的背後 文/郭文靜
香港的成長離不開移民,香港人的向外流出也從未斷絕過。最新調查發現,香港正掀起新一波移民潮,其中地理位置相近、文化風俗相似的台灣成熱點,逃港赴台群體日益年輕化,背後是高房價、教育制度漏洞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新年伊始,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發現,34%受訪者如有機會,會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比2017年的33.1%微升。其中約四分一(24.7%)受訪者沒有明確指出移民目的地,最多受訪者選擇加拿大(18.8%)、澳洲(18.0%)和台灣(11.3%)。最多人提及的移民原因,是不滿本地政治爭拗太多、社會撕裂嚴重、對本地居住和生活環境不滿。
香港是一座流動的城市,她的成長離不開移民,香港人的向外流出也從未斷絕過。歷史上的香港有過幾波移民潮,九七主權移交前後,一批批港人離開故土,流向世界各地。眼下,一波新的移民潮正在掀起,如果說前幾波移民潮背後是歷史演化和政權更迭帶來的「恐慌性出走」,新一波移民潮更多暴露了香港房價高、生存空間逼仄、教育制度不完善等民生問題,新時期「逃港」集體的情緒更複雜。其中台灣正成為港人移民的重要選擇。
台灣成港人的「桃花源」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講述了武陵捕魚人闖入桃源仙境的奇遇,此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人人自得其樂」,作者描繪了理想社會的藍圖,桃源舒適怡然的生活環境與當時壓抑的社會氛圍形成了鮮明對比。風光宜人、物價樓價雙低、人情味滿滿、慢節奏的台灣無疑是香港人心中的「桃花源」。
寰宇移民有限公司資深顧問伍家穎接受《超訊》訪問時表示,2014年「佔中」以後,香港人移居海外的個案逐年遞增。其中,2016年至2018年,移出人數增加了20%至30%,台灣是主要目的地之一。
根據台灣內政部移民署資料顯示,2018年香港居民居留許可人數總計4148人,同比增長3.3%,其中獲得中華民國身份證的香港人達到1090人,同比增長1.4%。
香港台商工商協會副會長陳自創接受《超訊》採訪時笑稱:「台灣的消費指數低,過得寬裕自在,與其移民歐美,台灣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與香港接近,地域毗鄰,更易接受。」可見,台灣是個宜居的地方,將香港的房屋單位出租,在台灣置業,享受歸園田居的詩意生活成為不少香港人夢想。
香港某間大學的教授,退休後移居台灣花蓮,買了一塊地,自己種菜,與鄰里間互通有無,這些生活場景在高樓林立、腳步匆忙的香港簡直難以想像,這也是台灣的神奇之處,能將田園生活巧妙地鑲嵌在現代文明的軀殼內,既悠閒,也不至於脫離社會發展的軌道。
值得一提的是,九七回歸後,港人多移民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國家,近幾年,港人湧入台灣的風潮與亞太地區的發展密不可分。
常年在外打拚,陳自創對世界各地的居住環境和社會氛圍有切身體驗,他感歎「我在海外生活過,終究選擇在華人社會尋根。更何況,港台經濟發展模式不比國外差,甚至有國外沒有的便利。」
台灣的自由和民主的多元化也為這塊土地增色不少。外人看來,台灣政壇一片混亂,黨派間爭執不斷,這何嘗不是台灣社會多姿多彩、言論自由的表現。剛過去的九合一選舉一片火熱,白色力量的崛起、國民黨非典型人物韓國瑜的出現、政治人物和網紅共同參與直播,與網民積極互動都讓台灣的普通群眾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了關注。反觀香港,「佔中」和「旺角暴動」好比導火線,令社會不斷撕裂,兩級對立之下,香港的政治爭拗不斷增多,驅使香港人一批批來到了台灣。
年輕人「逃港」赴台
除了老一輩港人爭先恐後地移民台灣,香港年輕人也通過求學、創業等方式來到寶島,倘若老年人是為了安享晚年,青年群體來台的背後更多是對香港社會的無奈,也飽含了逐夢他鄉的憧憬。
最近幾年香港的移民申請人有年輕化的趨勢,20至30年齡組別的申請人增加了約20%,30至40嵗組別的申請人增加了約10%,他們多有主見,關心時事,對生活有自己的規劃和看法。
據伍家穎介紹,最年輕的申請人僅21嵗,畢業不久,他便決定獨自申請移民台灣。在家人的支持下,拿著600萬新台幣 (約150萬港幣)的啓動資金,他在台灣開公司,做生意,並於2017年3月取得台灣居留證 。這期間,他居住在台北,售賣年輕人服飾,一年後,他滿足了投資及居住要求,於2018年7月成功取得護照。
然而,由於未滿37歲,也符合台灣服兵股的年齡。他計劃先服兵役,之後進軍台灣飲食業。即使赴台之路一波三折,也無阻他移民的決心。在取得護照的那一刻,他感歎「在香港是工作,在台灣是生活。」
香港是座國際化的都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樓價讓青年港人看不到未來,《超訊》曾寫過一篇青年對高房價的無奈,不少人終其一生也無法「上車」,辛苦的生活讓他們壓抑,而包容的台灣社會使工薪階層也能實現理想,享受生活。
當然,不少香港青年雖身在台灣,仍心繫香港,更有人直接將港式茶餐廳開在了台北,室內裝潢和餐單與香港街頭的茶餐廳區別甚微。一位港式茶餐廳老闆吳某表示,當初來台打拚吃不到家鄉味,索性經營茶餐廳,如今,他走在西門町的街頭,耳邊時常聽到粵語,來台的香港人越來越多了,恍惚間他甚至錯覺自己回到了中環,話語間流露他對香港的思念。
年輕人在台灣創業也並非十全十美,吳某感歎「雖然創業成本低,但台灣街頭的人流量實難和尖沙咀相比,這自然影響了營收,『小確幸』也無法戰勝低薪現實。」這樣的故事還有太多,身在台灣,這群香港青年不敢鬆懈,保留著敢闖敢拚的「獅子山精神」,為濃濃人情味的台灣增添了奮鬥的港味。
台港兩地應加強互動
香港集群的進入使台灣社會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香港和台灣有各自的優勢,香港的法制化和國際化程度高,台灣在傳統工業和文化產業上有突出特色,兩地應該截長補短,加強互動,香港政府在台灣學習了社區管理、勞工權益保障,看到了可以改進的地方。相反,香港人的到來讓台灣人意識到英語教學和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性。
陳自創在接受《超訊》訪問時提出了一個更宏觀並具前瞻性的觀點:港台兩地從官方到民間的各年齡段、各行各業人士的互動交流能影響和幫助大陸,歷史的原因讓三地在生活模式和政治制度上出現了差別,但隨著香港回歸、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台灣也在變化,韓國瑜學習香港,在高雄推行英語教學,並將貨賣入了大陸。三地處在一個微妙的磨合期,與其斥大陸入侵,不如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和諧的華人社會。
當然,香港人在離開故土的同時,也有人從四面八方回流香港,有人放不下家鄉的親人、朋友,感到在外漂泊的無助,也有港人對這塊土地仍然眷念,選擇堅守。香港政府也應思考住房、教育、醫療等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讓東方之珠繁榮又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