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屯門區議員陳文偉 社區「小人物」 為香港帶來大能量 文/趙銀嶠
屯門區議會議員陳文偉紮根社區,爲民服務十八年,最近更是努力推動屯門融入大灣區,在他看來,屯門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優勢,可在創新創業上發揮更多作用。
[caption id="attachment_24974" align="aligncenter" width="586"] 屯門區議員陳文偉[/caption]
區議員的一天是緊張而又充實的。11月15日這天,當《超訊》記者來到屯門區富泰邨陳文偉議員辦事處時,這裏早已經聚集了不少社區居民,有來看報紙的,有專程來問候早安的,還有尋求幫助的,來訪者絡繹不絕。陳文偉需要逐一溝通,處理社區事務。和記者聊上一會後,他又要匆匆趕去區議會開會。這樣的一天,他一過就是18年。
這樣的生活,陳文偉覺得很有意義。今年10月,他獲得了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這對他來說既是肯定,也是激勵。不過,陳文偉開玩笑說自己是「小人物」,不同於每日關注重大議題的立法會議員,他的工作更需要默默耕耘,紮根社區,盡最大努力讓這裏的居民過得更好。
日前,陳文偉接受《超訊》專訪,談及他區議員的工作以及香港所面臨的機遇和發展。陳文偉尤其關注青年工作和創科發展,在他看來,現在是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同時,藉助港珠澳大橋和大灣區發展,屯門潛力巨大,未來能在創科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學習中培養家國情懷
在三歲時,陳文偉隨家人搬到了屯門居住,從此他和這片土地的聯繫再也沒有中斷過。屯門靠近深圳,陳文偉從小又愛讀中史,這就讓他對祖國大陸充滿著好奇和嚮往。 不過,和不少年輕人一樣,中學時的陳文偉也常把民主掛在嘴邊,支持民主派,對當時的中國大陸有著一定的偏見,一直到他大學時選擇去北京讀書。 陳文偉說,中學時成績並不是太理想,再加上沒有條件去歐美國家讀書,曾一度為自己的前途發愁。當時,有同學選擇去台灣讀書,還強烈推薦陳文偉同行。不過,他在思考了許久以後,還是選擇去首都師範大學完成自己的學業,他的一些想法也因此被改變。 「當時覺得內地的發展只會越來越好,自己應該去內地看看,再加上正好是97年前,對國家應該有更多瞭解,現在看來,自己的想法沒有錯。」陳文偉說,去到北京後,才發現九十年代的內地,除了基建和香港有差距以外,其他的差距並不太大,他身邊的年輕人,大多對未來十分憧憬,也為此不斷努力,讓他真正感受到國家是充滿生命力的。 因為父親有朋友在北京從事人大工作,陳文偉接觸了政治,耳濡目染之下,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說,自己不僅從中感受到了祖國的發展,還理解了「中國特色」這一概念,他開始覺得自己應該做一些事情,融入祖國的發展。「後來再去看香港一些民主派,發現他們只會在嘴上罵政府,沒真正解決問題,也不能真正讓香港變得更好,還是應該實幹一點好。」陳文偉說。 完成學業後,陳文偉返回了家鄉。他經歷了一段事業的迷茫期,但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1999年區議會選舉前,我每天早晨都能在社區裏碰到一個人,他當時做了很多社區服務工作,給人的印象很不錯,聊天之後才知道,他是來自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的徐帆。」後來徐帆就成了他的老師,讓他對社區工作產生了興趣,開始成為了一名義工。在社區服務中感悟人生
陳文偉把自己對於社區工作的熱情都投入到了義工當中,不僅經常幫助徐帆街站(在路邊設立臨時攤檔進行現場宣傳),還積極主動與街坊鄰居溝通交流。後來,工聯會的地區主任找到他,說有個新社區成立,主要服務富泰邨的居民,希望有人能去做服務,今後有機會參加選舉,這在當時21歲的陳文偉看來,是個很好的機會,他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富泰邨是2000年入伙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屯門東北近虎地,陳文偉剛來的時候,富泰邨剛剛建好,入住的居民並不多,很多設施都沒有完善,甚至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陳文偉在工作上也沒有幫手,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扛起所有的事情,偶爾才會從徐帆那裏借義工來幫忙。 隨著不斷努力,陳文偉的工作越來越順利,到了2003年區議會選舉前夕,他已經聚集了100多名義工。然而,面對人生中的第一場選舉,他遭遇了挫折,以300票左右的差距失敗。「2003年的時候發生了七一大遊行,這對當時的政治生態影響很大,但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因爲自己缺乏經驗,這一度讓我很沮喪。」陳文偉說。 然而,這並沒有動搖陳文偉服務社區的熱情,跌倒了,爬起來再向前衝。他說,反正還年輕,第一次沒有經驗,那麼第二次有了經驗就能夠成功。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陳文偉當選成為區議員,還成為當時屯門的「票王」。 [caption id="attachment_24978" align="aligncenter" width="589"]
融入大灣區屯門潛力巨大
如今,陳文偉當選區議員已經有十年的時間,再加上之前的義工經歷,他服務社區已有18年。對此,他笑稱,時間已經足夠讓自己成為「一條好漢」。 不同於每日出沒於鎂光燈下,為人們所熟知的立法會議員,擔任區議員少了一些光環,多了一些默默耕耘,不僅每日要紮根地區,做最基本和務實性的地區工作,還需要更多耐心,能夠經得住寂寞,願意真正盡心實事求是服務市民,這並非易事。 陳文偉加上三名助理,要服務富泰邨二萬多位居民,這時常讓他倍感壓力。有壓力也有動力,陳文偉積極為社區做貢獻,也得到了肯定。今年10月,他獲得了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讓他倍受鼓舞,不過,他認為,這個獎並非屬於他一人,而是屬於包括同事、義工在內的整個團隊,也正因為團隊給力,這個區域才能做得更好。「很多義工都讓我特別感動,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跑過來做服務,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夠取得成功。」陳文偉說。 [caption id="attachment_24979" align="aligncenter" width="656"]

(Visited 93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