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0月12日宣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10月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日本首相時隔七年首次正式訪華,出席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招待會和首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官民論壇。 有評論認為,中日領導人互訪的大前提是兩國關係已經掃清了過往的障礙,兩關係迎來新節點的重要時刻。也正因為如此,此次安倍訪華吸引了海內外的眾多目光。 中日經歷7年「冰河時期」 今年5月8日,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日本,成為2011年後首位到訪日本的中國總理。中日關係從此就已經開始暖化。

李克強5月訪問日本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在此之前,中日兩國卻經歷了長達7年的「冰河時期」。2012年,中日釣魚島爭端激化,雙方多次派艦隻、戰機到釣魚島附近,日本右翼分子更是多次製造事端企圖將日本對釣魚島的控制合法化,令雙方關係一度緊張。 在歷史問題上,從南京大屠殺、慰安婦、教科書、安保法修憲解禁集體自衛權、首相是否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等,中國一直指責日本逃避歷史責任。 在一連串外交斡旋下,2014年11月,安倍晉三前往北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時,與習近平進行歷史性破冰會晤,當時會面僅25分鐘,兩人握手的合照更成為中日關係的重要標記。 之後,中日兩國領導人多次在不同的國際峰會碰頭會晤,從會談通稿可以看出,中國起初把會談重點放在歷史問題,但踏入2017年後,經貿合作與中日關係漸漸出現,也顯示兩國關係的微妙改變。 中日關係逐漸暖化 日本國立一橋大學教授王雲海認為,中日關係改善的主因出於經濟考慮,中國和日本經貿方面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而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奉行傾向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亦間接促成了兩國靠近的契機。 一方面,美國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件關係協定(TPP), 令日本在經濟上不能夠依賴盟友,而中國亦有龐大的市場做誘因,與中國關係友好有助改善日本經濟,特別是日本的高端製造業。 另一方面,中國和美國有貿易摩擦,也意識到與日本加強經貿合作不是壞事,特別是如果能拉攏日本更熱心參與「一帶一路」,亦有助中國在區域內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過往中國和日本在投標外國基建專案時,時常成為競爭對手。中國智庫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薑躍春近日說,中國和日本在亞洲高鐵專案過度競爭,出現壓低價格與低息貸款等問題,雙方或可以合作取得進展。這個智庫對中國國策有一定指標。 北大教授梁雲祥認為,中國資金充足,日本管理、技術較強,兩者結合起來,能令雙方受益,但這種合作牽涉「技術轉讓」問題,所以需要政治上的互信,從而增加第三方合作的可能性。 中日關係走向「新發展」之路 據日本共同社10月11日報道,日本的民間非營利團體「言論NPO」和中國國際出版集團11日在東京都內召開記者會,公佈了日中兩國聯合實施的輿論調查結果。其中對日本印象「好」的中國人較去年上升10.7個百分點至42.2%,自2005年開始調查以來首次超過4成。認為日中關係「不好」的兩國民眾也在近8年來首次低於半數。 安倍晉三近日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說,日中關係包括人員交流有了巨大飛躍,希望「把兩國關係提升到符合新時代的模式」。「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簽署40周年的節點年份,今年日中關係取得很大發展,我很高興。能夠在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年份訪華,我非常高興。我希望進一步發展日中關係,同時就朝鮮問題、貿易問題敞開胸襟,坦率地討論。我們要繼續推動高層交流,推進兩國關係,推進兩國發展成為符合新時代的關係」。不過, 安倍也表示十分關注中國侵犯知識產權和鋼鐵生產過剩問題,表示「強烈期待積極應對」,要求中國進行糾正。 另據報導,此次安倍訪華有多達1000名企業高管和商貿官員隨行,雙方會就中日兩國在第三國的經濟合作進行交流,包括中方期待的安倍支持「一帶一路」構想,或將會有大的動作。安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有必要確保透明度和債務的可持續性等」,對滿足條件的專案展示了日中合作在第三國實施的意向。 不過,雖然訪華在即,安倍晉三卻於周日(14日)出席在朝霞駐地舉行的陸上自衛隊檢閱儀式,再次表達要將自衛隊明確寫入《憲法》第九條的主張。有分析認為,安倍晉三此舉是在訪華前顯示其態度強硬。 日本傳媒報導,自衛隊派出大約4000名成員、260輛坦克等軍車及40架飛機參加檢閱儀式,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魚鷹運輸機亦有登場。同日清晨,日本自衛隊與美軍陸戰隊首度在日本境內實施AAV-7兩栖突擊車作戰軍演,演訓將持續5至19天。分析指,日本冀提升離島防衛戰力,同時美日亦希望透過軍演,向中國展現美日兩國加強合作。]]]]> ]]>

(Visited 1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