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發表的《施政報告》,會交代興建首間中醫醫院的進展。醫院除了會由政府出資興建,亦可能會為營運提供財政支援。興建中醫醫院的構思早在上屆政府提出,選址是將軍澳百勝角這幅約兩公頃的土地,可提供約400張病床。醫院定位是中醫主導、西醫協作,會有門診及住院服務,不會處理急症。據了解,醫管局正協助建築署設計醫院布局,期望最快今年底招標,邀請非政府機構營運。很欣喜,香港中醫藥發展講了很久,現在終於可以具體落實。中醫是祖國的魁寶,是中國文化的重要部分,中醫要走出去,一定要先走入香港。

2016 年底,國家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通過《中醫藥法》目的為加大政府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保障力度,同時堅持扶持與規範並重。藉著一帶一路的機遇,為中醫“走出去”提供了難得的契機。不過,如果中醫都走向國際了,卻在香港都無立足之地,實在是無法讓人信服。 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待遇,中醫和西醫在制度上清楚分開,同時,香港亦具備國際聲譽。如果香港在規範和推動中醫的初期,便能有正確的方向,並落實健康發展,有機會成為領先世界的中醫藥基地,將創新而有效的發展模式倒過來讓國家參照,甚至可以配合國家「一帶 一路」發展將中醫推廣至世界。施政報告落實首家具香港特色的中醫院極富意義。 今年五月,曾經力主要建中藥港最後不了了之的香港,20年後卻引來了香港中醫藥發展的又一盛事。首屆由香港註冊中醫學會主辦的「國際中醫藥香港高峰論壇」,吸引了逾1,200名中醫及業內人士出席活動。眾多中醫藥界的大腕雲集香港,為香港的中醫藥發展獻言建策。 當時,出席「國際中醫藥香港高峰論壇」的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講話中就提到,本屆香港政府將推動中醫藥發展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將會落實「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的多項建議,包括籌建香港首間中醫醫院。 前不久,《超訊》專訪了曾專程來港出席這一盛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中醫藥專家張伯禮,作為中國的中醫泰斗,他極支持支持香港建立中醫院。因為香港科技非常發達,人員交流和中外交流頻繁,適合作為中醫的橋頭堡。張伯禮認為,應該建一個中醫院。規模不一定要非常大,但是一定要有中醫的特點。同時,管理上,要結合現代化的醫院管理;病源上,要敞開,不單為香港人,還為海外的華僑和外國人,尤其是東南亞一帶的人們服務。 近年,中醫藥的發展及影響力在國際舞台上日漸受到肯定,不少外國運動員更選擇以中醫拔罐治療運動勞損及傷患,這使國際媒體爭相撰寫有關中醫療法的報導,令不少外國人開始關注並接受中醫藥治療,可見中醫藥治療的應用範疇之廣,可以造福人類。而中醫在科研、臨床等方面亦受到國際關注,因此中醫藥未來發展的大方向成為那次高峰論壇焦點之一,香港在中醫走向世界的角色也是專家們關注的焦點。 張伯禮不忘寄語香港中醫藥發展,他強調:「的確,香港應該抓住中國中醫藥走出去的國家戰略機遇,發揮學術、科技、金融、法制、人才等優勢,助力中醫藥國際化、現代化和規範化。」 中醫藥是一個偉大寶庫,中醫藥的很多東西都值得挖掘,而中醫藥將在人類健康事業中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香港有優勢,讓這一貢獻發揚光大。]]]]> ]]>

(Visited 6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