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港珠澳大橋的落成,大嶼山已不再是香港西部的盡頭,而是通往世界舞台的大門,在大灣區中將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區政府應當轉變思維,不再將大嶼山看成解決房屋和人口問題的土地,大嶼山發展需要產業帶動,發展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新香港。 [caption id="attachment_19892" align="aligncenter" width="1112"]

從高處俯瞰愉景灣[/caption] 一直以來,大嶼山都被稱作香港最後一片淨土。這個坐落在香港西南面的島嶼,有七成土地被劃作郊野公園,區域內有著大量的海灘、岩岸、河溪、草原和紅樹林,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這裏不僅是港人假日遊玩的熱門,還是來自世界各地背包客和度假者的勝地;曾幾何時,這裏交通不便、人煙稀少,但隨著港珠澳大橋的落成和大灣區的建設,這片淨土正成爲香港最最熱切蓄勢待發發的沃土。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正值粵港澳大灣區起航,大嶼山可以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和大灣區的領航者。 面積達147.16平方公里的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比第二大島嶼香港島的面積大上近一倍,人口卻只有17萬。2017年,特區政府公布《可持續大嶼藍圖》,以「北發展、南保育」為大嶼山未來定位,在經濟、民生、旅遊及保育等方面都有着不少的探討。不過,《超訊》在採訪中發現,很多智庫,包括香港政府,都試圖將大嶼山變成一個解決住房和人口問題的新「數碼港」,但有學者認為,大嶼山不應該成為下一個天水圍,應積極發揮其創科優勢,配合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以產業帶動人口,吸引更多人才落戶大嶼山。 8月7日,團結香港基金發布研究報告,建議強化政府早前提出的東大嶼山計劃,於大嶼山東部水域填海,並建造2,200公頃的人工島,較政府早前建議的填海約1000公頃大一倍。預計可興建250,000至400,000個住宅單位,容納近百萬人居住,當中建議七成住宅單位作興建公營房屋,並最快於2029年完成首階段工程。 面對填海只為單純遷移人口的質疑,該研究報告指出,新填海區只有約三成土地作建屋用途,其餘會作商業發展,冀將人工島打造成另一核心商業區,而非另一悲情城市。但是,有關該報告的批評卻一直層出不窮,特別是現在大嶼山已出現了工種和就業人口的錯配問題,未來這一問題只會愈來愈尖銳,如不能給大嶼山一個清晰的產業定位,僅提出打造核心商業區的說法并不能夠真正解決大嶼山的發展問題。 隨著港珠澳大橋、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落成通車,大嶼山將成爲大灣區的樞紐,加上鄰近機場,無論是與海外商業夥伴見面洽商、參加博覽商貿活動,抑或到珠三角地區的廠房視察生產情況,都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配合創科企業需要快速應變的需要。對於不乏創新意念和熱情的香港年輕人來説,未來的大嶼山完全可以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土壤,加上社會的支持,大嶼山完全具備發展好的創新科技的潛力。 大灣區發展,要瞄準的是全球市場,接軌的是國際通道,以此為出發點,處於灣區樞紐地位的大嶼山應當避免成為單純解決人口問題的一片土地,既要發揮灣區地理優勢,又要發揮香港優良的法律制度、獨立的司法,以及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再加上「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將大灣區建設成國際創科中心,並且通過發展大嶼山,再造一個新香港。 眼下,隨港珠澳大橋通車,將會有更多的人流和車流進入大嶼山,政府以100萬居住人口為前提發展大嶼山,需盡快設計並盡早建設充足的配套設施,為大嶼山的發展打好基礎。只有運輸及基礎配套設施先行,才能有效避免「東大嶼都會」等構想成為一個長年未能連通其他地區的孤島。

大嶼山是香港最後的寶地

隨著香港人口不斷增加,城市開發進程又顯緩慢,香港人的生存空間正變的越來越狹小,成為隨時影響生存的都市炸彈。如何拓展香港人的生存空間引起社會探討。走訪大嶼山中不難發現,不少地方還保存著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氣息,值得保育的地方很多,可以發展的空間也不小,大嶼山更像是香港「最後的寶地」。越來越多的聲音表示,要盡快開發人口密度低的大嶼山等地區,增加空間改善人口密度過高、空間過狹的惡劣環境。而特區政府也將目光放在轉向這塊待開發熱土,近年銳意發展大嶼山。 前特首梁振英在《2014施政報告》中宣佈,政府將大幅度開拓大嶼山及其周邊海域,「以應付長遠土地需求」,並隨後成立了「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以謀劃大嶼山的經濟和社區發展策略,2016年初又發佈了「全民新空間」工作報告和開展三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最後於2017年6月3日發佈了《可持續大嶼藍圖》,提出了「北發展、南保育」的發展方向,確立大嶼山的發展藍圖。 [caption id="attachment_19895" align="alignnone" width="1070"]
從大澳看港珠澳大橋[/caption] 據規劃,未來北大嶼山會發展三個低碳社區,包括東涌新市鎮擴展和小蠔灣發展,政府還在《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中提出發展東大嶼都會,即在香港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填海,估計可提供約一千公頃土地發展,而南大嶼山注重保育,在大嶼山水域劃定四個海岸公園,還會保育貝澳濕地,保存大澳和梅窩風貌。政府預計大嶼山可容納70至100萬人口居住,可以提供47萬個職位。 然後,即便有如此多的規劃和設計,大嶼山各個區域發展依舊存在着很多問題,無論是北大嶼山的發展還是南大嶼山的保育,都很少能夠得到當地居民的肯定。「大嶼山是香港未來十分重要的核心發展區,香港政府是有很多工作在做的,但是因為一些程序比較慢,暫時很多東西還沒有看到成效。」在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方舟看來,其中存在着不少政治上的困境,導致政府比較難施展,他說,政府當然想發展,但是目前遇到的阻力很大。不過,整個大嶼山都已有明確的規劃,相信未來五到十年內可以看到明顯變化。但方舟認為,規劃缺少考慮的是大嶼山的產業定位,以什麼產業來吸引數十萬人的就業。 有關大嶼山未來的討論還在持續,政府的規劃和發展也在各種阻力中緩慢前進,《超訊》記者在實地走訪後發現,大嶼山的發展不乏問題,當地居民正因為醫療、交通、教育等配套不足陷入困境,待開發熱土的背後一直都不平靜。

水口:外國人湧進小山村

在南大嶼山,有個遠離城市喧囂的小山村水口,市民對於這條小村落的印象,或許只是摸蜆勝地。但事實上,水口村是個盛載了300年歷史的原居民村,現時居住在這裏的原居民有200人,在漫長的歲月裏,居住在這裏的原居民越來越少,不少人離開村落到市區工作,在那裏生兒育女。 原居民陳龍榮今年60歲,在村口處經營一間士多,他說,大嶼山謀生的方式一直都不多,居民通常都是出去工作,就連自己都是在大嶼山完成學業後,前往香港市區工作。不過,陳龍榮在五個兄弟中年紀最小,在工作一段時間後,他最終還是返回水口村照顧父母,這一呆,就是30年。 在大嶼山生活,陳龍榮有着一段特殊的經歷:「我有一個哥哥,在香港一間塑膠廠工作,後來他也返回大嶼山,在村裏的一間舊房子裏開了一間廠房,我就加入,主要生產玩具,貨品全部用來出口。」陳龍榮說,當時兄弟倆放了五台機器在自家廠房生產,成本上節省了人手和廠房租金,這也是當時一家人的全部生計。 改革開放後,香港工廠幾乎全部北上,留守下來的工廠生意也越來越差,陳龍榮說,自己也嘗試過跨半隻腳上去內地做,但由於不適應當地做生意的方式,一年左右還是回到了香港。再後來,兄弟倆也放棄了工廠生意,將機器賣出,陳龍榮接手父母留下來的士多直到今天。 [caption id="attachment_19894" align="alignnone" width="998"]
水口村原居民陳龍榮[/caption] 在水口村生活了大半生,陳龍榮見證了這個小村落的變遷,他說,以前原居民都離開村落去市區工作或移出境外。但是在最近幾年,隨著東涌路、地鐵的落成通車,村民們慢慢搬回來居住。同時,水口村緩慢的生活節奏和美麗的自然風光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前來居住,現時光是外國人就有近百人。 「大嶼山這30年閒,樓價不停的起飛,就以水口村爲例,以前很多樓沒人住,就用來出租做度假屋,一個月可能只能接到一宗幾百塊錢的生意,但隨著東涌路的通車,越來越多外國人進來買樓或者租樓,而且一般都會一棟樓三層這樣租下來。」陳龍榮說,水口村的租金如今已經漲了很多,如果租的一間300呎左右的三房一廳,租金大概需要近一萬港幣,但是如果回到六、七年前,3000塊港幣都沒人要租。

大澳:四分三居民是老年人

距離水口村10分鐘車程,有着以「東方威尼斯」著稱的大澳漁村,作為香港現存最著名的漁村,大澳以其錯落的棚屋、蜿蜒的水道、窄細卻喧囂的街市,成為了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 在大澳鄉事委員會歷史文化室的介紹中,大澳因漁業興起,曾是香港海魚供應的主要基地、珠江口一帶最繁盛的港灣,與之有關的造船業也一度發展蓬勃。直到1950年代末漁業式微,大澳漁農業的風頭漸弱,近年來村民才逐漸轉以旅遊業維繫生活。 王沛詩是土生土長的大澳人,從成長、上學到工作、退休,她親眼見證了大澳的興盛和衰落。她說,大澳區內常住人口正不斷下跌,從上世紀60年代的三萬人跌至現今約2600人,其中四分之三都是老年人。「大澳正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年輕人都出去了,老人家大多獨居,靠著政府綜援生活。」王沛詩說。 因為有大量的老人,大澳對於社工的需求量很大。而王沛詩正是一直在大澳從事社區工作,據她介紹,自中學畢業起,她就一直從事社區發展工作,而後在香港家庭福利會大嶼山(大澳)分會工作了19年,直至退休。如今,雖然她在街市開了一間店舖,但是並未放棄自己的事業,在空閑時也會做社區工作,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老年人。多年的社區工作,讓王沛詩對大澳的未來有一些擔憂,她說,獨居老年人越來越多而年輕人未見增多,漁村的發展處於前所未有的困境。 [caption id="attachment_19893" align="alignnone" width="993"]
王沛詩一直在大澳從事社區工作[/caption] 「大澳能提供的工作機會並不多,要不就是做旅遊,做社工,要不就是開店舖,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遠不如外面的世界。大澳原本以漁村文化聞名,但是隨着老一輩越來越少,年輕人紛紛外出,漁村文化難以傳承,就比如大澳的特產蝦醬,就很難找到本地年輕人幫手,甚至不得不請菲律賓工人來做。」王沛詩說。 大澳華商會的總務主任劉敬彰是留守在大澳的青年人之一,他說,留守大澳是因為對這片土地有感情,這裏的氣氛跟其他地方有很大不同。「首先就是安全,人和人之間都保留著信任,在大澳,店舖收工後不用鎖門,小朋友都一起玩耍、成長,大家都相熟。」劉敬彰說,正是這樣的環境吸引自己,讓他覺得這片土地有溫度。

東涌:香港最年輕的新市鎮

如果說南大嶼山以保育為主要用途,相比較,北大嶼山近年來的發展更顯得如火如荼。 東涌是香港眾多新市鎮中最「年輕」的一個,最初發展是伴隨着香港國際機場而規劃開展的,從最早只有富東、裕東苑兩個公營房屋,到後期逸東邨入夥,以及私人住宅相繼落成,居住人口目前接近10萬人。伴隨着近年陸續落成啟用昂坪纜車、亞洲國際博覽館、東薈城等購物、娛樂、遊玩以及外遊消閑設施,加上東涌鄰近香港迪士尼樂園,又是前往南大嶼山的必經地區,使近年到訪東涌的香港本地遊客及海外遊客人節節上升。 既然是最年輕,東涌的發展自然難免存在問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配套設施的不足。有當地居民表示,有關配套設施一直沒有跟上,東涌不斷上升的車流量,以及昂貴的交通費用,都成為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負擔,民生設施仍然十分欠奉,晚上十時後,區內商場關門後,食肆全都關上,想找到宵夜的地方都沒有。一些基本的民生需求亦難以得到滿足,如嚴重缺乏娛樂設施,購物商場滿足不了區域需求。 政府對東涌有較大的規劃,從《可持續大嶼藍圖》可以看出,特區政府希望東涌新市鎮能夠供額外約144,000人口居住,創造40,000工作職位,但對於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卻甚少着墨,人口數量和基礎設施的矛盾讓當地居民擔心。此外,東涌正逐漸成為旅客補給、消費旅遊的地點。港珠澳大橋通車,亦有部分居民擔心會有更多旅客湧入,使東涌不堪重負。

愉景灣:最不想搬離的社區

愉景灣位於大嶼山的東邊,是一個結合樓宇、生活設施、學校等全套生活設施的居住型社區,這裏沒有私家車行駛,空氣自然清新,所有的建築都是歐式建築,招牌也全是英文,讓來訪的人甚至會產生到達歐洲某個小鎮的錯覺。 從1982年就開始投入建設,愉景灣人口已經達到20,000人,其中逾50%為非中國籍人士,分別來自三十多個國家,算是香港外國人居住最集中的地方。和香港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愉景灣是一個由發展商主導的居住項目。1979年初,香港興業國際集團接手愉景灣發展計劃後,將發展目標定為發展一個可容約25000人的優質生活社區,同時亦為本港其他市民及遊客提供康樂及渡假勝地。 朱勵勤是愉景灣居民,退休之前曾任外國投資銀行高管,駐中國內地多年。談到自己與愉景灣的緣分,朱勵勤說,2002年,當時的房地產市場正處於低谷,他的女朋友說有朋友在興業集團工作,希望幫幫忙,說負責的社區需要新的人口,於是,在機緣巧合下,他來到了愉景灣。「沒想到一過來,就發現這個地方真是太漂亮了,當時我還跟女朋友說,如果買了這裏,那你一定要嫁給我啦。」就這樣,朱勵勤在愉景灣成了家。他說,一直到今天,自己都沒有後悔過當初的決定,因為愉景灣是一個搬進來就不想再搬離的地方。 「愉景灣是由發展商主導的,總體而言算是成功,要給高分數,住在這裏的人基本上不會再搬出來了,因爲習慣這裏的生活。」朱勵勤說,在愉景灣生活,不但坐擁藍天碧海或青巒翠谷,置身於大自然懷抱中,更有多種運動、娛樂及休閒設施,每一天都如同度假一般。 不過,在這裏居住了十年多,朱勵勤也坦言,愉景灣的時間彷彿停下來了。「沒有發展,政府對這裏支持的力度不夠,交通和醫療都有問題,就以道路爲例,愉景灣剛開發完時,只有四千個居民,使用的主要公路,現在近兩萬人了,還是同樣道路,已經明顯飽和了,如果要完成容納兩萬五千的目標,道路明顯是符合不了要求的,更別說還會有旅客進來,政府和發展商要提前作出行動。」

交通是制約發展的最大因素

不過,政府既然拋出發展藍圖,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自然會成為公眾關注的一大焦點。然而若公眾查詢有關發展藍圖,其中對於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的實質發展計劃卻很少提及。以交通為例,《藍圖》對於交通配套方面只得寥寥50字作介紹,例如循新鐵路站、擴闊道路及水上交通三方面改善內部交通,以及「將展開檢視大嶼山的交通運輸基建網絡及大嶼山的旅客接待能力研究」。然而,若沒有交通配套,所謂大嶼山發展藍圖其實也只是流於空談。 事實上,《超訊》在走訪過程中,大嶼山居民反映最多的問題也恰恰是交通,現時大嶼山交通並未完善,唯一對外陸路幹道——青嶼幹線——多年來又屬收費道路,直接增加交通費負擔,妨礙北大嶼山的人流、物流暢達。同時,作為唯一幹道,青嶼幹線一旦出現意外,極有可能令到整個大嶼山和機場一帶陷入孤島狀態。2015年就發生過汲水門大橋封閉事件,令往來大嶼山交通頓時陷入癱瘓。 南大嶼山的交通並不理想,道路基本為雙向兩車道,車流量多,除有單車外,間中亦有牛隻經過,令狹窄的道路更加擠迫,不時發生人車爭路和車輛互相挨擦的意外。每到節假日更出現人車爭路情況。 交通費用也一直困擾着當地居民。早前,東涌社區組織一項有關交通的調查指出,逾八成受訪居民指交通費昂貴,以東涌區情況最嚴重,超過三成人月花近一成收入於交通費上。《超訊》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乘坐中環前往愉景灣的船單程需花費港幣46元,如果從港鐵香港站前往東涌,單程票價需花費26元,居住在大嶼山,交通花費遠多於香港其他區域。 對此,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教授莊太量認爲,大嶼山缺乏學校配套和工作配套,外出返工交通費貴,吸引力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嶼山的發展。「大嶼山未來可容納100萬人,以後會是一個發展的大方向。但是在交通上,不僅需要考慮如何以平價吸引市民,更應考慮興建隧道或其他設施,貫通南北,並與市區接駁。」莊太量說。

基建配套不足困擾居民

方舟說,特區政府傳統思維是,要求新市鎮達一定的人口數目,才會在區內提供相應的社區服務及設施。東涌發展多年,人口數量的不足也間接令一些社區設施得不到建設的機會,結果是當地社區支援不足,反過來令人們對遷入東涌有所保留,惡性循環下讓東涌變成了一個發展不完善的社區。 相似的情況在大嶼山其他區域也有存在。愉景灣一直沒有警署和醫院,對區內居民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梅窩,區內的交通及醫療設施短缺,巴士不單經常爆滿,區內更只有兩間私家診所,營業時間最長僅得四小時,居民要到政府診所「先到先得」取籌。 至於旅遊,眼下雖然有大量的內地遊客到大嶼山旅遊,但是大嶼山並沒有足夠的酒店和零售業等配套設施接待他們,導致很多遊客流失。「大嶼山有機場、有迪士尼,每年的客流量應該是很大的。但目前看來,是對大嶼山本地並沒有帶來什麼好處,旅客不會在此停留,很多人下了飛機就離開這裏了。大嶼山缺乏一些內在的會讓旅客留下來的經濟活動。」方舟說。

愉景灣可以成為發展樣板

對此,朱勵勤有著自己的看法,在他看來,愉景灣可以作爲一個樣板,或是大嶼山發展的試驗田,做給政府看。「愉景灣發展成熟,實行新的計劃有一定基礎,同時,愉景灣是一個由發展商主導的社區,不像其他區域那樣複雜,更有條件成爲發展樣板。」朱勵勤說。 以愉景灣作爲發展樣板,並不代表要推廣房地產項目,而是應該注入更多創科元素,為更多年輕人提供平台。「香港要成爲智慧城市,而愉景灣可以成爲智慧社區,年輕的創科人才可以在這裏關注並推廣創新科技與城市設計及生活模式的融合,可以在當地實驗,進而帶動區域的發展。」朱勵勤說。 發展創科亦需要配套,朱勵勤認爲,愉景灣可以做成一個交通中轉站,利用當地船的優勢,開設水上巴士,將長洲、梅窩等地同機場更緊密地聯繫起來,可以增加這個區域的經濟,推動旅遊,可以把其他區域的遊客拉過來。還可以將愉景灣發展成大嶼山的物流中心,改善大嶼山的物流問題。

大嶼山或可成爲創科中心

目前,大嶼山上最大的就業來源是在機場島,能夠提供數以萬計的機會,但大多是一些較低技術的工種,只能為中下階層解決就業問題。爲避免成爲下一個天水圍,有評論認爲,未來大嶼山應該拓展多元化產業,吸引年輕人和專業人士留下及遷入東涌,創造更多地區就業機會。 事實上,大嶼山完全有條件成爲香港的創科中心。香港一直具備創新和科技發展的優勢,它是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擁有優良的法律制度、獨立的司法。再加上「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先進的基礎建設、世界級的大學、專家及科研人才,和強大的吸引和聯繫外國一流創新及科研人才的能力,完全具備創科基礎。

展現大灣區的香港優勢

藉助灣區的區位優勢,大嶼山可成為創新科技平台,匯聚各地人才和資訊,讓大灣區內的各個城市透過香港這個創新科技平台,實現科研成果,促進其在內地產業化。外國科技公司可以利用香港的司法制度,執行仲裁裁決和法院判決,保護其在香港及內地的知識產權。更可依托周邊的亞洲國際博覽館,定期舉行先進技術演示及交流活動,協助研發服務提供者走進國際市場。 眼下,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規劃中,曾經在廣東省各城市發展中處領先地位的香港,在經濟總量、貨櫃吞吐量等不少領域被深圳、廣州超越,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無論如何,大灣區發展,瞄準的還是全球市場,接軌的是國際通道,以此為出發點,粵港澳大灣區是以香港概念的大灣區還是廣東的大灣區立下分明。 大嶼山的發展離不開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要凸顯香港概念,大嶼山的作用不可忽視,如今這座島嶼,已不再是香港西部的盡頭,而是連接大灣區,通往世界舞台的大門。發展大嶼山不僅是對香港,對整個大灣區來說,都具重要意義。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看中大嶼山面向內地和國際市場的優勢,特意選址大嶼山舉辦博覽活動和會議。大嶼山應把握機遇,藉助大灣區發展橋頭經濟,發揮創科優勢,創造地區就業,並朝向可持續地區經濟的發展方向邁進。對特區政府而言,除了進行長遠規劃以外,更應積極有爲,破除發展迷思,除了將大嶼山發展成為一個智慧型、綠色及低碳社區外,更應思考如何以具戰略發展的眼光考慮區域發展定位。 大嶼山應當避免成為單純解決人口問題的一片土地,特區政府應該破除發展迷思,藉助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發揮大嶼山的區域優勢,並且可以考慮在大嶼山發展創科,應思考如何更爲有效地利用大嶼山的空間,創造更好的土地用途,令土地可適時用作各種最具效益的用途,從而將大嶼山發展成為一個可持續宜居、宜業、宜商、宜樂和宜學的新香港。■]]]]> ]]>

(Visited 25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