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島為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天然島嶼,現為三沙市政府所在地[/caption] 目前,東海局勢相對平靜,日本將更多的關注投入南海區域。從戰略角度而言,日本希望更深度介入南海問題,以構建「東海—南海爭端鏈」,還將此作爲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重返軍事大國的重要著力點。在外交上,日本除了進一步依托美日同盟以外,還强調其在亞太問題上的「主導權」,南海則成爲日本在外交領域的重要試驗田。另外,日本要打造其戰略大通道,包括南海、馬六甲海峽和北印度洋,南海也被其看做是重要節點。因此,日本樂於在南海問題上與美國進行利益捆綁,借此實現其從南海問題「觀察者」到「制衡者」的角色轉變。 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菲律賓在南海的非法行爲共經歷了大致三個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是第一階段,菲方的侵權特點是「佔島」,在此期間,菲律賓非法侵佔了中國南沙群島八個島礁;20世紀90年代是第二階段,此階段菲方的侵權特點是「圈海」,隨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通過及正式生效,菲律賓惡意歪曲該公約精神,企圖非法圈走中國南海50多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2000年至今是第三階段,此階段菲方的侵權特點是「固化非法成果」。菲方目前花大力氣推動所謂南海仲裁案,標誌著菲方已經開始將其南海侵權行爲推向第四階段,即「本土化」階段。菲方披著「仲裁」的法律外衣對中國進行政治挑釁,其根本目的在於借「仲裁結果」否定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主權權利及管轄權,其具體目標則是將其非法佔據的南海區域與其巴拉望省趨同化,不斷擴大南海爭端的區域和領域。 [caption id="attachment_1846" align="aligncenter" width="697"]菲律賓新版地圖上把黃岩島劃歸在其「領土」範圍
菲律賓新版地圖上把黃岩島劃歸在其「領土」範圍[/caption]

南海諸島主權關鍵歷史依據

中方對美日菲上述行爲保持高度警惕,而美國將中方對南海的控制能力日漸提高視爲對其一貫以來的「航行自由」的一種威脅。爲此,美國一方面下决心要在南海向中國發難,另一方面則向台灣當局施加壓力,要求其對1946年劃定的南海斷續綫作出合理的解釋,實際上是要迫台灣當局放棄南海諸島歸屬中國的主權主張。 基於此,有必要根據關鍵性歷史證據對美日菲等國在南海的非法行徑予以反駁。 衆所周知,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先民便從廣東的「徐聞、合浦」港口出發,前往南海活動,進行開發。由「徐聞、合浦」到南海各島皆有針路可達(相當於今天的交通圖),南海諸島的許多島嶼最早就是由中國先民發現、命名和開發的。據李長傅《南洋華僑史》稱,早在唐代以前,華人就有在南洋一帶開疆闢土,休養生息。當地人稱他們爲「唐人」,可見華人移殖南洋,至遲始於唐代。及至鄭和下西洋時,華人在南洋的勢力已甚盛。「有建設國家者,其在蘇門答臘,有三佛齊王梁道明,曾於明永樂三年(1406年)入貢。」 有數據記載,南海諸島在唐代就已列入中國的版圖。明代也將南海納入行政管轄,派官員去巡視。鄭和七下西洋,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巡視南海諸島,也就是今天國際法意義上的宣示主權。 [caption id="attachment_1848"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鄭和下西洋巡視南海
鄭和下西洋巡視南海[/caption] 《南海更路經》是記錄中國海南省沿海漁民在南海諸島中西南沙群島航行過程中的航向和航程的書,是中國海南省漁民在相關島礁海域航海實踐的經驗總結與世代流傳的航行指南,是研究中國漁民開發南海諸島的珍貴史料。《南海更路經》可分爲手抄《更路簿》和口傳「更路傳」,學界一般統稱爲《更路簿》。《更路簿》中反映了漁民在南海諸島的作業綫路以及他們對南海諸島,尤其是西、南沙各個島、礁、灘、沙、洲的命名。這些地名有將近200個。記載的作業綫路及貿易綫路有200餘條,主要記錄了中國海南省漁民從海南省東部瓊海市的潭門港和文昌市的清瀾港出發,經西沙群島、南沙群島航行至南洋地區的航向(古稱航海針位)和航程(古稱更數)。筆者在多年間赴海南省潭門港等地調研過程中曾發現過多種版本的《更路簿》。各種抄本的《更路簿》所記載的航海針位和更數基本上是準確的,與今天的經度和緯度相比較,其誤差很小,而且在這些《更路簿》中已經記錄了海流方向與航行的關係。 在帆船時代,我國海南漁民於每年的立冬或冬至時節乘東北季風揚帆啓航,前往西南沙群島進行捕撈作業。他們捕撈的漁獲物最初是運回海南等地銷售,後來由於島礁作業技術的進步以及捕撈範圍的擴大,有不少漁船前往南洋地區從事早期的對外貿易活動。中國海南漁民往往在第二年的清明或端午節前後購買外國産品,乘東南季風返航回國,將這些貨物在海南島內銷售。在長期的海洋生産生活實踐中,海南漁民逐漸了解幷熟悉了南海諸島各島礁的基本情况,爲了方便海上航行與駐島作業,海南漁民對南海諸島各島礁進行了命名,而這些島礁的漁民俗稱大都記載在各種手抄本《更路簿》之中。 [caption id="attachment_1847"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更路簿》
《更路簿》[/caption]

《更路簿》記錄構成「先佔」

《更路簿》所記載的南海西南東沙島礁漁民俗稱都是以海南方言爲基礎的。起初的傳承形式以「更路傳」爲主,後來,隨著我國人民開發南海島礁的步伐日益加快,漁民們爲航海和生産的方便,便把島礁的漁民俗稱用文字記載在各個抄本的《更路簿》中。 《更路簿》中的記錄充分證明了中國海南漁民在南海諸島的海上捕撈及駐島生産活動已經構成了「先佔」。而在同時代的外國文獻中,至今未見類似記載,因此,《更路簿》所載中國海南漁民的海上活動符合國際法「先佔原則」的規定,進一步證明了只有中國人民才是南海諸島的真正主人。 至遲自清前期開始,海南島潭門等地的基層政府,即針對當地漁民赴南海西南沙群島的漁業生産行爲進行了有效的管理。主要方式有頒布許可、米糧限購與漁稅徵收。當時漁民出海需獲得鄉一級政府的許可,基層政府根據船主上報的具體航行綫路之遠近、船工人數之多寡等要素確定其携帶米糧的數量。漁船返回母港,基層政府則委派民團登船檢查所得漁獲數目,並以此作爲漁稅徵收的依據。雍正元年(1723),清政府要求東南四省沿海商船和漁船必須用不同顔色的油漆塗飾船頭和桅桿,以示區別,當時廣東的船頭油漆成紅色,於是有了紅頭船之名;海船的兩側需刊刻字號,寫明某省某州縣某字某號船,同時明令「取魚不許越出本省境界」。由此可知,清代海南漁民依據《更路簿》中描繪的漁業生産範圍從事的捕撈作業和島礁開發已被納入廣東省行政管轄之下,地方政府多項管理措施的實施亦從側面體現了南海諸島屬中國這一固有基本事實。 至於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來到南海區域,則是明朝末年的事,先是荷蘭、葡萄牙人,隨後英殖民主義者仗其「船堅炮利」,企圖把南海諸島佔爲己有。二戰中日本取代歐美列强勢力侵佔了南海諸島。戰後由中國政府收回,派出軍艦、官員,將南海歸入廣東省管轄。在國際法上,這種行爲就是行使主權的表示。當時,周邊的國家沒有提出異議。1958年,中國政府發表領海聲明時曾明確宣告南海諸島是中國的領土。對此,越南總理范文同表示贊同。 事實上,美國高官出面否認中國對南海的海洋權益主張,完全是一種罔顧史實的無知或有意識的健忘。根據筆者所掌握的資料,在二戰結束後,冷戰爆發前,美國對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主張是抱著積極支持態度的。原因是二戰期間中美兩國是同盟國,爲戰勝日本侵略者,中美兩國曾並肩作戰。而在二戰期間,南海諸島爲日本所佔,將其「納入版圖」,改名爲「新南群島」,隸屬台灣省管轄。日本戰敗,二戰結束,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必須將那些通過武力佔據的島礁歸還中國。於是,國民政府於1945年12月12日派出軍艦收復南沙群島,並且在太平島上刻石立碑,宣示收復南海主權,劃歸台灣省暫管。於此同時,國民政府還根據1935年1月出版的《中國南海各島嶼華英名對照表》繪製了《中國南海各島嶼圖》,將南海諸島分爲西沙群島、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四部分,將其納入中國行政區域版圖。 對此,作爲盟友的美國,對於中華民國政府收復南海諸島是積極支持的,對戰後國民政府出版的行政區域圖包括南海諸島也是認同的,原因是這些島嶼在二戰前都是屬於中國的。中國作爲戰勝國,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書》收回南海諸島的主權也是合理合法的。這點可以美國1947年版的地圖爲證。

美國版地圖可以做證明

2015年5月間,明報(加西版)記者在溫哥華舊書攤發現一本1947年美國出版的《Collier’s World Atlas and Gazetteer》的地圖兼地理詞典,該詞典中收錄的一幅地圖由 Rand McNally 公司繪製,其題目爲《中國、法屬印度、暹羅及朝鮮的公認地圖》(Popular Map of China,French Indochina,Siam,and Korea)。地圖將中國、越南、泰國與朝鮮並列在一起,故此南海也包含其中。內中地圖對中國南海島礁有詳細描述,部分島礁更明確標示主權屬中國。比如該圖在Paracel Islands(即西沙群島)名字之下,特別加入(China)標簽,顯示地圖繪製者將「西沙群島」列入中國版圖之內。 [caption id="attachment_1849" align="aligncenter" width="800"]1947美國出版的《collier’s World Atlas and Gazetteer》地圖在Paracel  Islands(即西沙群島)名字下,加入(China)標簽
1947美國出版的《collier’s World Atlas and Gazetteer》地圖在Paracel Islands(即西沙群島)名字下,加入(China)標簽[/caption] 據查考,繪製該地圖的Rand McNally是一家超過百年的老字號公司。該公司一直是美國地圖繪製業的中流砥柱,在地圖繪製界的聲譽無出其右,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因此可信程度極高。 該地圖集內還收錄了另一幅菲律賓及南沙島礁的地圖。雖然美國與菲律賓的關係一貫密切,但該地圖繪製者對南沙島礁所標記的六個名字,沒有一個是菲律賓所起的名字。而對於其他地域的主權所屬則皆有明確表述。如台灣(Formosa)下面用括號標注(Taiwan),然後再加上(China)表示主權歸屬中國。香港則標注屬英國,澳門標注屬葡萄牙,印支三國(即越棉寮)屬法國,馬來西亞屬英國。從主權歸屬的表述看,這本美國版地圖集基本上是按戰後公認的國際秩序來繪製的。因此,這本地圖集可以說是戰後(1947年)美國承認南海諸島歸屬中國的鐵證。

英國海軍檔案提供佐證

中國人在南海諸島活動的事實,不僅有大量的中國史料記載,而且也不乏外國史料供佐證。據1879年出版的英國皇家海軍檔案《中國海航行指南》(The China Sea Directory),第二卷第64-66頁有關鄭和群礁(TIZARD BANK,with REEFS and ISLANDS)的章節提到:「在大多數島嶼上都可以看到海南漁民 (Hainan fishermen) ,他們以採集海參以及龜殼作爲生計。其中一些人在這些島礁上生活了幾年。來自海南島的中國帆船每年都會前來這些島礁,爲他們供應大米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而漁民則以海參和其他産品作爲交換,幷把所賺的錢寄回家。這些中國帆船在12月或1月離開海南島,等到西南季風吹動之時便立刻返航。太平島(Itu Aba) 居住的漁民比生活在其它島礁上更舒適,因該島的淡水井的水質比其它地方爲佳。」 上述英國海軍檔案清楚地記錄了中國海南漁民百多年前在南沙群島休養生息的歷史。這些文字從獨立第三者的角度印證了中國史料的記載和中國漁民多個世紀以來的說法。 [caption id="attachment_1845" align="aligncenter" width="589"]美日軍艦在南海耀武揚威
美日軍艦在南海耀武揚威[/caption]

解决南海問題的戰略選擇

針對美日等國深度介入南海事務和有關爭議問題日趨複雜的局面,中國應進一步釐清思路,分層次地對待南海問題。 其一,與東盟國家開展建設性合作,全面落實「雙軌思路」。在爭端解决之前,率先啓動低敏感領域的海上合作機制作爲具體合作的主要載體。海上合作機制包括南海安全、環保、科研、漁業資源利用、油氣資源開發、海難救助等方面。 其二,通過互利合作的方式强化「一帶一路」沿綫國家之間的紐帶聯繫。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過程中,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區域發展夥伴關係,充分調動沿綫國家和地區的積極性,携手構築海上命運共同體。 其三,穩步推進中國在相關海域內的各項能力建設。要不斷提升自身海洋維權水平和國際公共服務能力,通過合作與有關國家積累共識,管控分歧,切實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caption id="attachment_1843" align="aligncenter" width="449"]中國海軍士兵在西沙永興島巡邏
中國海軍士兵在西沙永興島巡邏[/caption] 然而,究竟應該如何探尋解决南海爭議問題的有效路徑?筆者認爲,中國在外交上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做兩手準備。同時需進一步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堅持在維護「主權在我」的前提下討論「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問題。基於此,筆者認爲,面對美日深度介入南海問題及日趨複雜的局勢,學界特別有必要仔細研究歷史上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關係及其外交政策,以及二戰後美日等國對東南亞各國採取的立場和外交政策,同時還有必要研究其他類似解决海域爭端的國際法案例以及外交實踐,爲南海問題的最終解决提供更加全面的智力支撑。■]]]]> ]]>

(Visited 121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