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上 革命老區變身新區 趙銀嶠
紅色故事敘述新方式
在井岡山讀紅色故事,學習井岡山精神,是每一位遊客的必修課。針對這一堂重要的課程,井岡山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這些生動而形象的新模式,讓每一位前來接受紅色教育的遊客,都能收穫滿滿,滿載而歸。 位於茨坪鎮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必去景點,這座始建於1958年的博物館,共有館藏文物約3000件,其中860件是原件。作為一個全面陳列和宣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鬥爭歷史的綜合館,館內共有七個展室,遊客可以在這裏全面瞭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恢復、如何堅持井岡山的鬥爭和弘揚井岡山精神等內容。 一改枯燥的傳統陳展方式,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增加了19處集造型藝術與多媒體等為一體的大型場景,大大提升了展出的效果,並貫穿了整個井岡山的故事。其中一些重要的革命故事還被進行了場景復原,比如挑糧上山、三灣改編、長征出發等。其中,《八角樓燈光》場景在全國首創運用幻影成像真人比例動態演示技術,讓每一位參觀的人都能有身臨其境的體驗。 [caption id="attachment_18406" align="aligncenter" width="4928"]紅色旅遊成為新趨勢
在井岡山參訪時正值暑假,放眼望去,各個景點和道路上滿是遊客,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輕人,這為革命老區帶來了不少活力。可見,紅色旅遊正在年輕人中形成熱潮。 來自中國在線旅遊公司攜程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5月,參與紅色旅遊的遊客群體中,60後和70後的人群佔比已降至32%,80後和90後則提升至39%,00後佔比也在大幅提升。遊客的平均年齡從三年前的32歲下降到了如今的28歲。隨著紅色旅遊業態不斷轉型升級,年輕人逐漸成為了主力。 [caption id="attachment_18408" align="aligncenter" width="4928"]紅色資源帶來新生活
当越來越多遊客在井岡山有所收穫的同時,紅色旅遊也逐步改善了當地人的生活,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福利。2017年,井岡山成為中國建立「貧困退出機制」後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市,如今,井岡山人的生活越來越好,山村的面貌更是持續改善。 大隴鎮案山村是井岡山黃洋界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過去這裏的村民多以打工、種田為生,收入單一,是名副其實的貧困村。不過,如今的案山村已經華麗變身成「度假村」,隨處可見的農家樂、精品民宿、咖啡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這座小山村已經成為了井岡山著名的樣板村。 而貧困村變身的背後,是客商、村集體和村民合作的結果。2017年3月,被當地良好生態所吸引的廣東客商蔡春風來到了大隴鎮案山村,成立了井岡山隴上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兩千萬元,對這個貧困小山村進行開發。在開發過程中,創新採用「1+8+48」的產業互助模式,即1個隴上行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8個村居合作社、48戶藍卡戶,共同入股組建紅墟坊鄉村旅遊公司,通過公司加合作社加農戶的方式,幫助群眾增收,破解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 [caption id="attachment_18409" align="aligncenter" width="4928"](Visited 107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