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週二宣佈,將下調部分亞太國家的大豆進口關稅,並公佈了其他關稅下調的產品清單。自7月1日起,印度、韓國、孟加拉、老撾和斯里蘭卡大豆進口關稅稅率從3%調降至零。
這份清單還包括化學品、農產品、醫療用品、服裝、鋼鐵和鋁製品,這些產品分別獲得了不同程度的關稅稅率下調。
據分析,這有可能是中國為了應對可能爆發的貿易戰。
近月以來,中美貿易關係越來越緊張,特朗普曾幾次宣佈增加關稅,對中國步步緊逼。本月中旬,中國宣佈將對美國進口大豆徵收25%的關稅,以反擊美方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
美國、中國分別是全球第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
據報導,2017年美國大豆出口量為5313萬噸,占大豆總產量的44%,其中對華出口量3286噸,占大豆總出口量高達62%。大豆出口額占美國對華出口額11%,占對華農產品出口額58%。由此看來,中國在美國大豆出口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大豆的出口還對美國的政治有著深刻的影響。
在2014-2017年,美國位居前十的大豆生產州,生產的大豆占全美的95%。其中,有8個農業大州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支持特朗普。中國對美國大豆提高關稅,可能會嚴重影響這些地區的經濟,從而影響他們對特朗普政府的支持度。
作為全球第一大大豆消費國,中國對外依存度非常高。
據報導,2017年,中國大豆消費量超過11000萬噸,而產量僅為1500萬噸左右,進口量高達9600萬噸,進口量占消費量比例高達85%。
據報導,巴西和美國是中國大豆前兩大主要進口國。2017年中國從巴西、美國進口大豆分別為5093萬噸、3286萬噸,占總進口量53%、34%。
數據顯示,中國在大豆進口上對美國有很大的依賴。中國此次對美國大豆加稅、對部分亞太國家大豆減稅,一方面是為了反擊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幾次增加關稅;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開始慢慢減少對美國大豆進口的依賴,增加大豆進口管道。
中信期貨分析師陳靜對《明報》表示,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面對目前形勢,中國也有相應地採取行動來應付可能帶來的進口大豆及其農產品供應不足的問題,包括鼓勵國內東北、華北地區大豆種植,借助粟米、大豆差異化補貼的模式。
而正值這緊張局勢之時,马蒂斯的訪華又引起了國內外的目光。
據中国青年报6月27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James N. Mattis)應邀于6月26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这是2014年以来美国防长首次访华,也是马蒂斯去年1月上任以来首次访华,他将与中国国防部长举行首次正式会晤。
作为特朗普政府重要的鹰派代表人物,马蒂斯就任以来奉行对华强硬政策,但他在赴华访问的飞机上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透露,此行希望同中方进行坦诚对话,重点不是谈分歧,而是重大战略问题。有分析人士指出,半岛局势、南海问题与中美军事关系将是马蒂斯访华之行的三大核心议题。
馬蒂斯在訪華前透漏出一個信號,即願意多傾聽北京方面的聲音,以此來掂量中國的戰略雄心。這意味著他並不會一味對中國施加壓力,而會聽取中國的需要,做出適時的應對。
5月底,美國國防部以中國在南海軍事化帶來的威脅為由,取消了中國參加環太平洋軍演的資格。6月初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馬蒂斯抨擊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行為。之後,美國於6月5日出動兩架B-52轟炸機飛越存在主權爭議的南沙群島,以此威懾中國。
就連這樣一個對華態度強硬的美國國防部長,也提出了要「傾聽」中國的想法。這表明,美方也不願意打貿易戰。
多維新聞網報導,美國會要求中國在南海停止軍事化行動,並停止以武力威脅臺灣,約束自己的行為。但中國方面則認定美國的這些要求是對其主權的侵犯,難以如美國所願,這就意味著此次馬蒂斯訪華並不會改變當前中美在南海與臺海激烈對峙的局面。如果美國堅持中國服從自己的要求,將會導致這次馬蒂斯訪華沒有任何進展。
貿易戰的結局只會是損人不利己。如果中美雙方一味地以報復性關稅回應對方,那一場貿易戰將勢不可免。雙方應該坐下來,互相傾聽。]]]]> ]]>
(Visited 47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