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至今為止的信息都表明,蔡英文在520就職典禮不會拿出大陸想要繼續「九二共識」的維持現狀。不願意繼續表示善意的「九二共識」,將是兩岸關係的危機。 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力大 北京以《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發表題為「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是破壞兩岸關係共同政治基礎」的評論員文章,文章表達了北京的兩岸關係立場,對「九二共識」遭破壞可以能引發的兩岸關係的危機表示憂慮。要知道,這樣的評論員不是一般的評論,這樣的文章也不是一般的文章,代表的是大陸涉台高層的意見,是北京在台灣執政輪替將開始的兩岸關係的政策宣誓。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分好幾類,有署名,有不署名的。第一類為社論或評論員的文章,一般由寫作組集體或高級記者創作,涉及重要話題,直接表達官方和《人民日報》編輯部的立場,從不使用個人署名。 文章一開頭就表示:今年以來,台灣政局變動,台海局勢波詭雲譎,兩岸關係面臨道路和方向選擇。是繼續堅持「九二共識」,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行穩致遠;還是採取回避、模糊的態度,拒不放棄「台獨」分裂主張,讓兩岸關係重回不安與動蕩,是擺在台灣新當選領導人及民進黨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很顯然,提出這個「必答題」,不會僅是《人民日報》編輯部的立場,更是北京的官方立場。在蔡英文就職演說前,北京要再一次嚴正表明立場。 這個立場就是堅持「九二共識」。「九二共識」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不僅同屬「一中」,而且是一家親。正因為有了「九二共識」作為基石,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才能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取得多項惠及民生的成果,台灣享受了不少來自大陸給予的友善。 「九二共識」最早起源於1992年香港會談後,是海峽雙方在談判中逐漸形成的默契。這個名詞在談判後沒有馬上出現,直到1999年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唐樹備首次提出。 2000年,台灣時逢「總統」大選結束後、政權移交前,3月28日新黨立委馮滬祥開始提出台灣應採用「九二共識」,4月28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蘇起首次將「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連結,隨後成為中國國民黨的黨綱。在此基礎上,2008年5月20日以後,在馬英九任內,「九二共識」被正式確立,海峽兩岸簽訂ECFA協定以及兩岸領導人會面,被認為是「九二共識」最大的成就。 兩岸既有成果將遭受考驗 可以看到,「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兩岸善意達至的共識。只有一方善意都不成為「九二共識」。沒有善意就沒有「共識」,沒有「共識」就不會有成果,既有的成果也將受到考驗,毫無疑問,沒有這一切,兩岸將陷於危機之中。 蔡英文曾希望大陸方面再給一些善意。問題在於,善意是雙方的,「九二共識」是雙方善意的結果。現在,蔡英文不認「九二共識」,台灣單方取消善意。當兩岸沒了善意就是危機的開始。■]]]]> ]]>

(Visited 2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