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研討會提倡兩岸建命運共同體
貴州遵義市近日舉行「台灣歷史與兩岸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對於目前曲折前進的兩岸關係,有學者提出兩岸融合發展論,建立兩岸命運共同體,警告蔡英文當局不要誤判或輕估大陸追求統一的信念。
今年是紅軍長征八十三周年紀念。就在中共第十九大召開前,習近平公開強調面對新目標、新征程,更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同樣在十九大召開前,來自海內外的一百二十多位學者專家於長征轉折點──貴州遵義市,舉行「台灣歷史與兩岸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對於目前曲折前進的兩岸關係,提出融合發展論,警告蔡英文當局不要誤判或輕估中國大陸追求最終統一的堅定理想信念,因為這是一條必須攻堅克難的新征程。
筆者全程參與的該研討會於2017年10月14至15日,在貴州省遵義市郊區的遵義師範學院舉行,主辦單位包括:中國社會科學台灣史研究中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研究室、貴州省台灣同胞聯誼會、遵義師範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鵬致辭說,在長征的歷史名城遵義開會,如同一首詩:「遵義城中湘江流,赤水河畔茅台香」,歷史有如一面現實鏡子,可為兩岸關係的現實問題,提供思想資源。對於兩岸關係未來何去何從的現實問題,歸納與會學者的論文,可以總結為三種主軸如下:
一、歷史對照的視角
張海鵬說,從1949年至今,兩岸沒有發生領土分裂,還是在一個中國的大屋頂下,未來追求兩岸的再度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的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種種歷史事實證明了,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的一部分,所謂台灣是外來政權、從來是一個國家的說法,都是沒有歷史事實來支持的,是某些人一廂情願的政治操作。所謂兩國論、一邊一國論,都是台獨謬論與中國人民的感情相違背的。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致辭表示,台海和平統一的歷史模式,可借鑒康熙模式,因為大一統的意識是中華民族的基因,大一統是全民族的天命,以史為鑑,展望未來,國族騰飛兩岸統一為不可逆轉之勢的天命所歸。
二、政治關係的定位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政治系教授王英津提出論文「兩岸『一個中國』政策演變及比較比析」,他開宗明義地點出,一個中國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軸,偏離這一主軸的任何定位方案均不具有可行性。無可諱言,在梳理兩岸在一中問題的各種論述,顯示出這些根本紛歧都源自一個中國的紛歧,兩岸雙方存在著政治紛歧,需要長期過程的化解,如同習近平所說的「承認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關係認定兩岸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的根本問題。」不過,經過兩岸多年的博奕,雙方的兩岸政策都日趨務實,大陸已認識到兩岸統一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在台灣方面,台獨勢力受挫的現實反思,有助雙方穩健的處理兩岸關係。
三、兩岸互動的現狀
民進黨執政後的兩岸官方交流陷入僵局的現狀,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謝郁的論文《務實尋求化解兩岸冷對抗僵局的有效途徑》,切中要旨的點出兩岸關係的若干盲點與誤區。今年是兩岸啟動交流三十週年,外界對兩岸未來幾年的交流前景並不樂觀,外界關注目前持續僵持的「冷對抗」還要延續多長?有無對抗升級的風險?
謝郁提出三種觀察:
第一、務實面對九二共識是化解冷對抗僵局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2016年台灣選舉結束後,大陸方面即明確表達立場,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在於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習近平說:「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的立場不可能有絲毫模糊和鬆動。」問題在,蔡英文上任後始終採取打政治太極的方式,自始拒絕接受九二共識虛與委蛇,推諉迴避,外柔內剛,持續對抗。因此,兩岸的政治基礎被破壞,互信盡失,兩岸官方與半官方的對話交流機制全面停擺。大陸方面堅決表明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難以為繼。她建議三種做法來解套:其一、蔡英文當局應務實面對並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兩岸的溝通與對話就有基礎。其二、切勿繼續以蔡式「漸進台獨」挑戰現狀,測試大陸的原則底線。蔡英文執政以來,推出新南向政策以全面擺脫中國、廢除課綱微調以推進文化台獨、去孫與去蔣和去孔以促進去中國化,其目標為全面的去中趨獨,此種溫水煮青蛙的漸進台獨,是對兩岸現狀的破壞,但在立場上,大陸沒有任何模糊空間和妥脅餘地。其三、應破除其「倚美日對抗大陸」的戰略棋子的迷思。蔡英文上台以來,在「倚美媚日親中」的政策思路下,全面迎合美國的亞太戰略以求換取安全保障。不過,民進黨與蔡英文應清楚的認知,做為美國的戰略棋子,後來變成「棄子」的情況在歷史上多次出現,與其依靠美日,莫如務實面對九二共識,從根本上化解僵局,尋求和平與穩定兩岸關係。
第二、重視兩岸民意的非理性情緒,控制兩岸對抗風險的升級。二○一六下半年以來,在大陸,民間對台獨的焦慮感與不耐情緒陡然增加,武統聲浪漸起。蔡英文上台後,種種「去中謀獨」的做法,激起了大陸民間的民族主義高漲。在台灣社會,隨著兩岸的冷對抗僵局,台灣民意的焦慮情緒也在積累,顯示台灣民意對大陸的對抗情緒也在上升,還有,台灣綠營的政治操作激化了島內的反大陸情緒,最典型的是「三一八反服貿運動」,煽動起反中恐中的情緒。
第三、推進並深化融合發展夯實兩岸關係的社會基礎。大陸全面推進的兩岸融合交流,充分展示大陸的戰略自信與定力,面對國際格局與台灣島內的種種變局,大陸始終展現強大的戰略定力,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維持台灣局勢總體可控、局部可調。過去三十年的交流經驗,顯示兩岸關係發展的真正動力,來自於兩岸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由下而上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社會動能正在積累過程中。通過兩岸融合發展,建立兩岸命運共同體,在情感層面上,有助於化解消除民眾之間的隔閡與疑慮,促進兩岸一家親;在經濟利益上,合作互利,共享大陸經濟快速成長的紅利,達成高質量高水平的最終統一,兩岸經濟與社會的融合發展已不可逆轉,這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客觀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