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共十九大代表吳協恩 帶著老百姓的期盼上十九大
江蘇省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是十八大代表,又在十九大召開前被江蘇省黨員代表選為十九大代表。在即將赴京參加十九大前,中央媒體訪問團訪問江蘇省采訪黨的十九大代表,吳協恩書記作為農民代表,在華西村接受了中央媒體訪問團的集體采訪。他介紹了華西村貫徹十八大精神,在這五年中取得的成就,以及赴京參加十九大帶著的百姓意願。
作為中共華西村黨委的書記,吳協恩說,我是一名基層代表,代表的不是我個人,而是一個群體。赴京參會前,吳協恩通過走訪群眾、聯戶學習、召開黨員座談會等形式,傾聽幹群的心裏話,把他們的好想法、好建議搜集起來。大家比較關註的主要是兩個:一是三農問題,也就是怎樣進一步發展農業,建設農村,致富農民;還有一塊就是如何加強和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我是帶著老百姓的期盼上十九大。」
中共十九大將迎來中國實現全面小康以及「二個百年」的第一個「百年」,中國共產黨以及領導的中國處於歷史的轉變時期,作為十九大黨代表,尤其是來自於農村基層的黨代表,吳協恩集中了群眾的想法,對這次大會最大的期待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建設方面,圍繞供給側改革,中央將以什麽樣的精神,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消費升級;二是基層黨建方面,中央會提出哪些精神,進一步推動農村基層黨建,使農村的黨員更有凝聚力、戰鬥力;三是三農方面,中央將如何進一步向農業、農村、農民傾斜。吳協恩說,他將從更高的層面,更寬的視角審視問題、建言獻策,真正把基層的好聲音傳遞上去!
十八以來,華西貫徹中央富民政策和發展精神,吳協恩表示,華西的思路,與中央的主張是合拍的。習總書記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5年來,我們以「為民」之心,聽中央的不走樣、聽外部的不走神、聽老百姓的不走偏,在風浪起伏中波瀾不驚,在變與不變中穩步前進,在緊密團結中和諧安定。
被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典範的華西村,這5年完成可用資金比上一個5年增長11.29%;上繳稅費增長37.01%。今年1至9月份,完成的可用資金又比去年同期增長21.37%,比任務增9.75%。華西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目前已達9.05萬元,可以說“富口袋”的問題已經解決了。現在正通過“雙送”:送知識、送健康,讓村民“精神比物質更豐富,腦袋比口袋更富有”。
華西以改革完成轉型,從農業、工業到服務業成為典型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到2016年底,華西服務業的利潤貢獻率占65%。吳協恩表示,這全靠在黨中央的指引下,華西傳承吳仁寶老書記堅定共產黨信仰,高舉社會主義的旗幟,走集體經濟道路,奔共同富裕目標的結果。
吳協恩相信,「即將召開的中共黨的十九大,無論在中共的發展史上,還是引領中國發展都將是一個裏程碑。我們的信仰更堅定、方向更明確、前景更為輝煌,人民的生活更富裕、幸福。」吳協恩說,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體做法就是實事求是,老書記吳仁寶始終那麽堅定,是因為他堅信社會主義制度是能夠富華西,也能夠富中國農民的。「和老書記吳仁寶這種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比,我們還有差距,還需要通過十九大,努力堅定信念和信仰。」
雖然時代在變,但吳協恩認為,黨的很多傳統不能變。在華西,吳協恩建立了「黨員聯戶小組制度」,他說,第一,我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黨員幹部,要讓他有榮譽感,光榮感,做的好,我大張旗鼓的宣傳你,這又不是宣傳的你,是宣傳共產黨。曾經有一段時間,黨員離老百姓遠了,有時都不好意思講自己是共產黨員了。這樣還行嗎?
吳仁恩圍繞老書記的一句話深化去做:「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華西村有970戶人家,有95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個人負責8—10戶人家,每個月都要和這8—10戶人家開會、討論、拉家常。有人問,你為啥連拉家常還要這樣有組織?吳協恩回答,就是用農村的方法,來把我們黨的要求,對幹部的要求融入到實際生活中去。「這效果還非常好,群眾看到了黨員在為我們老百姓想辦法出點子,辦事情,就在我身邊。」
還有一個,吳協恩要解決農村口袋鼓起來精神文明也必須帶起來的問題。過去,農村中,婆媳有點小矛小盾,鄰裏之間勸勸沒事了。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鄰裏來往少了,遇到小矛盾就上村委、上法院。一旦到了法庭,意味著老死不相往來了。通過「黨員聯戶小組」的平台,吳協恩要把思想工作的優良傳統撿回來。「這樣,既可以把中央和各級組織的精神傳達到位,又可以通過拉拉家常把一些苗頭性的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更重要的,老百姓看到了我們黨員幹部在為他們幹事,不僅是辦大事,連小事都在為他們著想。在群眾心目中,我們黨的形象就高大了。」
十九大是華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強勁東風,吳協恩表示,以十九大為動力,華西確立了今後五年的目標,要做到:“一、二、三、四、五”。
瞄準一個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爭取“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間,走出去,國外的利潤達到10個億,傳統產業與服務業的利潤貢獻率實現“三七開”。
二”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幫扶,到2020年再讓更多的人受益,為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三”是以“三改”促“三感”:用人改革讓幹部更有使命感、制度改革讓社會更有公正感、股份改革讓百姓更有獲得感。
“四”是圍繞“四個全面”,增強“四大意識”:一是進一步強化“利他就是利己,律己方能律企”的利他意識,繼續推進合作共贏;二是進一步強化解放思想要有思想,改革開放要有方向”的辯證意識,繼續深化改革創新;三是進一步強化“依法治村,依法治企”的法制意識,繼續規範制度約束;四是進一步強化“有福民先享,有難官先當”的民本意識,繼續加強黨員幹部隊伍建設。
“五”就是結合“五大發展”,把華西打造成一個“農村都市”,既要有都市質量,又不失農村特色,要讓老百姓享受到城市裏的公共設施。“農村都市”最起碼具備這樣八條標準:發展更高質量、管理更具規範、生態更加宜居、文化更促繁榮、人才更大舞台、社會更多包容、幸福更有溫度、幹群更講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