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減稅可能引發全球資金戰
特朗普政府在4月26日公佈了稅收改革方案。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當天解釋說,新稅改方案是美國自1986年以來出台的最重要的一份稅改方案,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方案之一。這看起來是純屬美國「內政」的稅改,然而,卻引起了中國政府及其官媒異乎尋常的強烈反應。不少分析師認為,特朗普減稅,將引爆一場全球性的資金大戰。美國減稅實際上就是在挑起稅務戰,這樣做不僅會使國際稅收秩序陷入混亂,更會使業已形成的G20等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框架下的反國際稅收惡性競爭成果縮水,使部分無力搞稅收競爭的出口導向型國家直接受損。
根據特朗普的減稅方案,美國將大幅削減企業稅稅率,從35%降至15%。個人稅稅率將從7檔減少至3檔,分別是10%、25%和35%。乍一看,特朗普的稅改方案,是一項國內導向的改革,目的在於搞活企業,增加就業,擴大收入。如財政部長努欽說,減稅將充分釋放商界能量,最大限度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崗位並擴大中產階級收入。
多家金融機構測算,特朗普稅改方案將導致美國未來10年財政收入減少2萬億—6萬億美元,導致美國財政赤字問題加劇。同時,特朗普的1萬億基建計劃需要更多財政支出。那麼問題來了,一方面要減稅,一方面要增支。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少吃草,可能嗎?
美國企業將利潤存在海外
然而,美國的錢在哪裏?美國政府確實沒錢,美國國債已經高達20萬億的天文數據。美國人也沒錢,2015年,GoBankingRates的一項調查發現,62%的被調查者的儲蓄少於1000美元。2016年的調查結果是,69%儲蓄少於1000美元。
美國公司有錢,尤其是他們在海外有大筆錢。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的測算顯示,蘋果公司的海外現金總額高達2160億美元。微軟和通用電氣的海外留置的利潤都超過1000億美元,據非盈利性組織美國公民稅收正義組織估算,大公司已經在海外囤積了逾兩萬億美元。最新的數據是,美國公司的海外逾2.6萬億美元利潤。這些大型公司在海外的巨額財富和美國國內的經濟低迷形成鮮明對比。因此,特朗普和美國政府盯上了這筆鉅款。顯然,即使有一半能夠回到美國,特朗普的「重建美國」的資金就不愁了。
利潤總會流向稅率的低窪之處。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於2013年得出過結論,蘋果海外利潤的綜合稅率不到2%,遠遠低於美國國內利潤35%的法定公司稅率。 歐盟的調查顯示,蘋果公司在歐洲業務的實際企業稅稅率從2003年的1%下降到了2014年的0.005%。
應該說,合法避稅是一種合理的企業行為。庫克就曾理直氣壯地說,「當我們把錢帶回來,我要交35%的聯邦稅,再加上平均5%的州稅,我們總的要交40%的稅。這樣我們是不會把錢帶回來的,直到有一個比較公正的稅率。」庫克對《華盛頓郵報》稱,「並不是你交稅越多,你就越愛國。」
毫無疑問,減稅計劃如果獲得國會通過,將誘導美國公司把海外利潤匯回國內,甚至使一些公司將他們的營業機構遷回美國,從而進一步兌現特朗普提出的「買美國貨、僱美國人」的誓言。尤其是,對於特朗普的基礎設施建設大計而言,海外資金意義重大。
減稅有助於基礎建設融資
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著名研究員羅伯特·普恩特斯(Robert Puentes)等人就撰文指出,在當前聯邦財政預算捉襟見肘的情況下,為推動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國會應通過法案建立一個國家基礎設施銀行(NIB),通過企業海外資金回流免稅期融資,無需聯邦財政直接撥款。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稱,過去30年,聯邦政府的基礎設施投資減少了三分之一,使數萬億美元可提高美國競爭力的資金未能到位,拖累了美國經濟。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預計,為滿足基礎設施建設需要,2020年前美國每年需額外花費1500億美元。預計該投資將使美國全年GDP增長率提高近1.5%,並創造至少150萬個就業崗位。
按照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的建議,回流資金減稅或將促使公司重組海外子公司,更多海外資金回流美國,以從未來的稅收減免中獲利。資金流向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廖體忠直接指責美國政府在挑起一場減稅戰,並警告這種做法會影響世界經濟。5月7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表示,中國將密切關注特朗普的減稅計劃。
那麼,如何看待資金戰的問題:首先,減稅的大方向無疑是正確的。就拿中國來說,中國也正在致力於減輕企業稅賦。中國國務院剛剛批准一些減輕企業負擔的措施。相當於在今年總體減稅3800億元人民幣。
其二,避免資金戰的唯一方式是稅政協調,乃至稅制統一。
中國當局正在應對資本外流的問題,並為此對資金外流採取了緊密的控制。但是,如同關稅大戰一樣,如果說,消除關稅大戰的出路在於自由貿易,統一關稅,那麼,消除資金戰的路徑,也不外乎統一稅制。歐盟為這個改革提供了一個先例。
2016年7月6日,歐洲議會通過了題為 「 關於稅務裁定和類似措施的決議 」。決議的重心是「堵」:堵住漏洞,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疏」的內容,就是建立統一稅制,在歐洲的範圍內消滅稅收窪地。建立歐盟範圍內統一的預提所得稅,確保在歐盟範圍內產生的利潤在離開歐盟前在歐盟納稅。建立歐盟統一所得稅稅基制度(common corporate consolidated tax base, CCCTB)。
可見,統一稅基就是治本之道。而且,在歐洲範圍內統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全球範圍內。從長期來看,全球統一稅基,應該是未來多邊和世界性經濟組織的努力方向。
其三,特朗普稅改是否會引發資金回流,還有其他的因素起作用。首先,特朗普的減稅案,到國會通過,有很長的路要走,中間經過兩黨博弈,最終出來的版本,肯定是一個相互妥協的產物。
其他因素也在影響資金流向
從另外的角度看,企業及其資金的流向,不完全取決於稅收,還有市場、供應鏈等多個因素在左右。就拿供應鏈來說,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過程,不僅僅是資本、技術的積累,也是供應鏈的養成。英國市場調查機構馬基特(IHS Markit)公司在2017年1月發佈了一份報告,稱中國已經從最初的廉價外包目的地轉變為全球供應鏈中心。
以蘋果為例,2016年蘋果在全球共有18家組裝工廠,其中14家位於中國。僅鄭州的富士康一家,就僱用40萬名工人。因此,假如蘋果回遷美國,就意味著庫克放棄他精心打造的供應鏈,在美國另起爐灶。而這個新的供應鏈的運轉成本,勢必要大大高於原來的供應鏈。從蘋果和iPhone 的例子可以看出,特朗普要力推企業和資金回歸美國,假如不能解決供應鏈和市場問題,那將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