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弊端在多年前已浮現,全球化令美國金融業和民眾嘗盡其苦,大量民眾得不到體面工作和收入,銀行又過度借貸,造成全球性的產能過剩。要想逃脫這局面,美國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建貿易壁壘。

這次大選我不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但十二年前美國大選初期,我寫過一篇《全球化尾聲已近》的文章。如今特朗普當選,相當程度上證實了這篇文章的預期,即全球化的尾聲已經接近。

十二年前,我就指出了全球化的弊端。美國所面臨的經濟困境,要比表面現象刻薄了許多。當時,聯儲局(Federal Reserve,即中央銀行)主席格林斯潘指出,必須削減退休福利和推遲退休年齡。這對廣大美國人民來說,無異是「養兒防老」的「社會安保」(Social Security)的一條噩訊。據統計美國男人活到七十三歲,已經死了一半。因此,如果把退休年齡推遲到七十三歲的話,政府欠老百姓的「養老債」,就可賴掉一半。而坊間確有傳言,說這條年齡限可能要「逐步上調」到七十,只差三歲,就可以「達標」了。

很多人怪罪布殊的共和黨政府的減稅和好戰的錯誤政策,但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卻還只能是「開源節流」。然而,美國人生來不會「節流」,只會「開源」;如今天下大行「全球化」,商界開不出源來,總統也就做不成「巧婦」;而他一味地要把這「無米炊「做下去,那只能是加速通貨膨脹。近日,美元貶值,油價暴漲;總有一天,那些開SUV的假闊老們,統統要縮回到「金龜車」裏去。

 

「全球化」是美國經濟凋敝禍首

那時,一埸辯論,席間談到小布殊掌政的三年,有二百六十萬個職位外流他國。萊瑞請教庫欽尼奇有何高見,庫欽奇直言不諱:「先取消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區),然後再談WTO的問題。」言下之意,「全球化」是美國經濟凋敝的禍首,必先除之而後快,台下又是一片掌聲。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些話過於偏激,我則以為都是洞察世事的醒世之言。其實「全球化」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上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浩大聲勢,那「無產階級失去的是一條鎖鏈,得到的是一個世界」的誘人口號,我們這輩人還都記憶猶新,如今還有幾個笨蛋相信?而今「全球化」的「偉大實踐」才不過幾年,美國二百六十萬隻飯碗都送給了全世界;照此辦理,再過十個春天,一千萬美國人就該去剃頭、擦鞋。難道「你剃我的頭,我擦你的鞋」,就能算是天下的「第九產業」了?依了我說,決捱不過十年,「全球化」就一定「往事如煙」。

美國贫困问题仍无法解决

「全球化」的主要動因,是美國壟斷金融集團在全世界範圍創造利益最大化企圖,其次則是美國普羅大眾對廉價消費的追求,兩者導致美國成為全球化的禍首。然而,美國金融業和人民大眾都已嘗盡其苦,大量普通民眾得不到體面的工作和收入,反之大銀行又因為過度的借貸,而造成全球性的產能過剩。儘管聯儲局實行接近零利率的貨幣寬鬆政策將近十年,但同時又把銀行借貸槓桿縮短到自有資金的十倍;而十年前則是瘋狂的四十二倍,這不僅使得銀行業資金短缺,而且世界性的重複投資,又令之失去繼續投資的勇氣。因此,儘管世界各國狂印鈔票,但是全球資金流動非常滯緩。

 

「過剩」是資本主義致命的問題

再加上始料未及的油頁岩開採技術突飛猛進,造成石油和天然氣嚴重過剩,美國近三分之二的能源企業處於虧損,或破產運營狀態(期間停止支付銀行債務本息),而煤礦幾乎全部停業,這給銀行業帶來雪上加霜的局面。

追求資本的最大利潤和廉價的消費,都是人類天然合理的願望,市場經濟尊重這種天性,因此造就了世間無窮的創造力,但是同時也造就了資本主義致命的問題:「過剩」。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的洞察,儘管世界共產主義運動沒有成功,但並不等於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問題和癥結失察了。若說,「匱乏」是導致社會主義失敗的基本特徵,「過剩」則是資本主義揮之不去的痼疾,儘管民主制度有自我修復這種周而復始發生的現象的機制,但那畢竟是非常痛苦的過程。

台灣商人郭台銘為蘋果公司代理中國業務

這種癥結也可能成為自殘。眾所周知,「蘋果」是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它的產品研發在美國,配件生產遍布東南亞各國,但是組裝線在中國,台灣商人郭台銘為其代理中國業務。由於某種動機蘋果要求他在南亞他國另行設廠,求利當然無可厚非;但留在中國的工廠也必須另謀出路,或者售予他人,不再生產蘋果產品,而用於生產同類手機產品,這就造成產能過剩。今年四月我去希臘和土耳其旅遊,遊輪上大約四分之一來自美國,四分之一的遊客來自英國,大部分老年英國遊客用的是中國製造的「華為」手機。如果郭台銘的工廠為華為代工,或直接售予華為,蘋果將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全球化」或許有更全面更積極的意義,但是我所見及的主要是「尋找廉價勞動力」的消極動機。台灣是非常典型的範例,由於台灣業者的語言和文化認同的優勢,他們在中國大陸獲得了最大的成功;但是三十年過去,台灣的製造業優勢已經基本喪失,台灣年輕一代的就業機會非常罕缺,待遇非常低下。前年十月我去台灣,在曾經繁忙的高速公路上已經很少見到貨櫃車。

在「壁壘化」的舊資本主義世界,「過剩」已經是其難纏的問題;在「全球化」的新資本主義世界,問題變得更加糾結嚴峻。我敢大膽預料,全球化的局面不變,世界經濟將面臨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停滯。美國要想逃脫這個局面,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建壁壘。事實上沒有美國的意願,全球化很快就會瓦解。

「壁壘化」有其問題所在,但是壁壘是必要的。家庭就是由壁壘所分割的,國家更是由國界來保護的。三峽大壩固然阻擋了長江水的自由流動,但是它積聚了能量服務於社會;國界也一樣,它使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的差異性得以表現,也使人類產生趨優避劣方向。

在這次大選中,美國人民好似是選擇了特朗普「重建壁壘」 的承諾,事實上是作出了「要資本主義的工作,不要社會主義的福利」的重大決定 。有人誤說美國人是懶惰的人民,其實恰恰相反,毋分藍領白領,典型的美國人都是勤於動手,勤於動腦的人民,否則無以想像這個偉大國度的產生。我相信這是一次革命性的選舉,它不僅會推動美國,也會推動世界進入一個更現實的時代。

(Visited 79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