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為疫區客鬆綁 探索中國防疫之路 文/紀碩鳴
南京祿口機場失守,Delta變異病毒株擴散,攻陷了中國內地嚴防死守下取得的成就,也讓對病毒「零容忍」政策遭遇挑戰。人類該不該與病毒共存,這個世紀問題在中國引起爭議。此時,香港則反向操作,放寬國際來客入境,為疫區旅客鬆綁。是否可以為內地防疫探路?
9日,是香港新冠防疫的一個轉折點。已經保持了50多天的本土疫情清零,本可以爭取和全世界防疫最好的內地通關,香港卻反其道而行之,大幅放鬆全球最嚴格邊境管制措施之一。從8月9日起,將允許來自全球所有地區(除10個地方以外)已接種疫苗的遊客有條件入境。
香港為國際疫區鬆綁
港府將原本以「ABCD」類劃分的海外風險地區,簡化為「高中低」風險,原本禁止來港的極高風險地區,今日起將納入高風險地區,港人完成接種疫苗便可入境,檢疫期為21日,非港人則禁止入境。
至於中風險地區,只容許港人及已打針的非港人入境,已打針的檢疫期為14日,未打針港人則21日;若抵港者驗出有新冠病毒抗體,便可縮減檢疫期至7日。至於低風險地區來港者,已打針及未打針檢疫期分別為7日及14日。
被歸類為「中風險」的國家(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已接種疫苗的旅客,將能入境香港,這是自疫情大流行開始以來的首次。與此同時,仍被禁止的,來自英國和印度的香港居民現在可以返港了。
港府聲明,預期8月中旬在機場為抵港人士提供血清抗體測試。按規定,來自中風險地區的旅客和居民,如果已經完成接種疫苗且經港府認可的化驗所進行的血清抗體測試呈陽性,入境時將於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7天。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7日晚上8時,香港疫苗接種總劑次6,124,627。其中,已接種第一劑人口占比50.9%,接種第二劑人口占比39.1%。有專家認為,這個接種現狀還不理想,離群體免疫相差甚遠。政府可能低估Delta變異病毒株,防疫鬆綁極冒險。
港府敢大膽嘗試,一個原因是因為商業上的考量,香港迫於經濟的壓力,希望儘早放開。而競爭對手的新加坡也已表示,在新加坡疫苗接種率達到 80%後,將在9月放寬旅行限制。
香港美國商會會長Tara Joseph 表示,這是非常積極的一步,有助於香港恢復其作為國際商業中心所需的關鍵連通性。
另一個積極的原因可能是,香港要檢測一下西方通過疫苗,或者自然免疫的方式的效果,看看能否以開放的姿態,取得與病毒長期共存的經驗。這樣,倒可以先試先行,為內地嘗試放棄對病毒「零容忍」的強硬防疫方式作出探索。在國際防疫進入尾聲,中國的國門始終要打開,香港此舉為與國際接軌作了準備。
特別為美國開了綠燈
防疫遭遇變異的Delta毒株,讓美國的防疫重新陷入困境。變異毒株正導致人口3.3 億的美國新染疫人數劇增。6月份單日新增約1萬病例,目前為10萬上下。
美國最新官方統計顯示,即便成人的疫苗覆蓋率已觸及70%里程碑,上周確診、住院及死亡人數依舊上揚,其中7天平均確診人數已超越去年(2020)夏季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尚未獲得授權時的最高峰。
CDC主任Rochelle Walensky博士8月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雖然大家迫切希望疫情能儘快結束,但現實顯然背離期待,防疫之戰還得稍稍延續一段時間。她表示,7天移動平均住院人數目前約為6,200例、較前一周跳增約41%,死亡人數也增加超過25%至300例。
《紐約時報》公開的單日新增數字8月6日為100199,同新冠病毒相關的死亡人數為439人。
看英國,在首相約翰遜的堅持下,7月19日全面解封防疫措施,曾引起當地精英群起反對,全球公認權威的英國流行病學家佛格森(Neil Ferguson)更曾悲觀預言:「等着看(英國)全國一天新增確診數飆上20萬!」
沒想到,截止8月第一周Worldometers數據,英國新冠確診數每日新增數均維持在2萬至3萬間,相較之前曾有的5萬4000多確診數高峰少了一半,每日新增死亡人數最高也維持在100多人,疫情明顯趨緩。
原因可能是,英國國家統計局檢測的成年人中,約九成三人因接種疫苗或曾感染病毒,而擁有新冠病毒抗體。英國政府並已規劃全國民眾打第三劑,繼續加強疫苗接種功效。
奇怪的是,美國防疫又一次失控,英國則在回落中,不知香港以什麼標準把美國作為中風險地區,為什麼要特別為美國開綠燈呢?
與病毒共存國內有爭議
全球流行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Delta攻陷江蘇南京祿口機場後,截止8月5日,本輪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擴散至中國的17個省市與澳門特區。中國內地現在有144個疫情中、高風險地區,達到疫情防治常態化以來的最高數量。
這一輪Delta變異病毒,挑戰中國的「零確診」防疫策略。每一次有疫情狀況,地方政府都強行防疫,全面核測。擁有900萬人口的南京據悉已做過四輪核酸檢測,「寧可錯差一千,不可漏過一個」,這是中國對待疫情克敵制勝的法寶。
大量的資源做核酸,投入的資源不小。2020年5月,有1100萬人口的武漢完成一輪全員核酸檢測,所需要的費用20億元人民幣(3.09億美元)。而2020年8月至9月,香港特區政府推行自願性全民檢測,花費5.3億港幣,參加檢測的人數約為178萬,共找出42名患者。
出現疫情第一時間封小區,乃至封城的隔離措施也嚴重影響經濟。新冠肺炎疫情反覆,為中國經濟添上陰霾。雖然最新出爐的7月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勝預期,但隨着變種病毒Delta在內地肆虐,內需消費勢必受挫。
對此,中國的防疫出現了兩種聲音。早在去年11月,張文宏就曾在公開演講中「預言」,人類要做好和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當人類不能徹底剿滅這個病毒的時候,就得學着如何跟這個病毒一起活下去。」
8月7日晚,人民日報發表原衛生部部長高強文章,駁斥張文宏等人「與病毒共存」言論。他指出,正是「在英、美等國『與病毒共存』的誘導下,不少發展中國家也放鬆了疫情管控,致使全球多個地區出現了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必須堅持嚴格防控,打消「與病毒共存」的想法。而且強調「不僅不能放鬆,還要進一步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香港防疫轉向西方社會開門,可能會犧牲與內地通關接軌的時間,但如果一旦成功,則有利總結防疫經驗,為中國式防疫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