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生育率在全球連續排名倒數第一,有人口學家估計,到2600年至2700年,最後一個韓國人也將消失。為此,韓國希望對《國籍法》進行修改,方便持永久居住資格外國人的未成年子女入籍。但這一修改案招致民眾的強烈不滿。韓國民眾認為,受惠者絕大部分為中國朝鮮族和華僑,這實際上是「中國人特惠法案」。韓國想緩解低生育問題的努力遭到了政治化的打擊。

可怕的韓國人口危機

根據今年4月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的《2021年世界人口情況報告》,韓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1,連續兩年排名倒數第一。其速度甚至快於鄰國日本。據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下屬韓國經濟研究院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書,自1970年至2018年,韓國總和生育率以年均3.1%的幅度下滑,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則以年均3.3%的速度攀升,均為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最快。

《首爾經濟》稱,2020年韓國正式進入人口的一個拐點,即死亡人口數超過出生人口數。2020年,韓國戶籍登記人口數量首次出現減少,總登記人口不足5200萬。如果按照目前的低生育率發展下去,據人口學家估計,韓國到2100年的人口將減少至1800萬至2000萬。悲觀的估計是,到2600年至2700年,最後一個韓國人也將消失。

面對這種情況,韓國國內越來越多的意見認為應將移民政策與人口問題掛鈎。事實上,韓國統計廳與法務部自2017年起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移民人口(15歲以上常住外國人和5年內獲入籍許可者)逐年增多,去年已達到138萬。

解決人口危機策略遭政治化打擊

為此,韓國法務部想要修改《國籍法》,目前韓國尚無針對持永居資格外國人子女的入籍制度,這部分群體即使出生並生活在韓國,在其父母入籍或本人成年後獲得入籍批准前,基本不可能取得韓國國籍。修改案將新設入籍制度,「持永居資格外國人在韓國出生的未成年子女,只需申報便可獲得韓國國籍」。

韓國根據法務部的推算,若新制度得到通過,以去年統計為準,適用對象為3930人,今後每年還將有600-700人成為適用對象。不過《朝鮮日報》等韓國多家媒體報道指出,在目前的適用對象中,中國國籍朝鮮族和華僑子女為3725人,占比高達94.8%。

這在韓國民眾之中引起譁然。不少網民認為該制度是政府的親華政策,意在「給予中國人特惠」;甚至還有意見激烈地指責此舉是「要把國家讓給中國」。立法預告僅僅2天,韓國民眾就在總統府青瓦台的聯署網站上發起聯署,聯署人數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超過30萬。

反對聲愈演愈烈,韓國在野黨重量級人物也紛紛提出反對意見。國民之黨黨首、被認為是下屆總統大選有力候選人的安哲秀在臉書上發帖指出,「法案的受惠對象集中於特定國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通過修改國籍法向中國人提供特惠,政府是真心在思考大韓民國的未來嗎?」

這其實和韓國近期的反華情緒有關,從去年的泡菜紛爭到今年韓中文化城項目喊停等事件中,可以看出,韓國某些人內心根深蒂固的反華情緒不斷破土。

韓國時事周刊《時事IN》與民調機構韓國調查(Hankook Research)上周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韓國人普遍對中國持有負面看法,打破了過往「左派親華、右派反華」的公式,多達58.1%的應答者認為中國接近「惡」,僅有4.5%認為中國接近「善」。韓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甚至低於朝鮮和正因歷史問題而處於關係低谷的日本。

但是韓國有關領域專家認為,僅僅出於這種負面情感就認為這次修改案旨在給予中國人特惠,是非常不合理的。專家認為,僅僅因為對中國的反感情緒、因為3000多名華僑可以獲得國籍而不讓法案通過,是不合理的。法案的總體宗旨與生育率有關,簡化外國人入籍程序也是正確的方向,與全球趨勢也是吻合的。現實角度來看,政治化的考慮對解決韓國人口危機無益。

中國也面臨人口危機

在人口普查顯示中國人口快速高齡化之後,中國早前也再度放寬家庭計畫政策,允許一對夫妻最多可以生育3名子女。但短期來看,政策依舊無法解決人口問題。

中國的女性生育率僅為1.3,是世界上人口更替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若此趨勢持續,中國日後將面臨人口加速下降的嚴峻前景。

即使三胎政策奏效,中國的人口結構仍將於未來幾十年持續失衡。過去幾十年來,出生率持續下降,預期壽命延長,導致社會老年族群擴大、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現在扭轉出生率下降的趨勢,對於避免人口結構的長遠崩潰至關重要。但即使如此,也無法改變未來幾十年人口老齡化的方向。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家,面臨着雙重困難:一方面,經濟增長有收縮的風險,同時,國家因照顧人口而需要的支出卻在增加,而在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對越來越老齡化的人口的照顧,可能會嚴重影響國家預算。

與發達國家不同的是,很難想象在中短期內,中國會通過國際移民的方法來提高勞動力水平。當前的環境也不利於這樣做,在考慮這一辦法之前,中國政府很可能會傾向於其他辦法。而分析認為,可能的途徑之一是提高50-60歲以上人群的勞動力市場參與率。

(Visited 12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