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直宣傳其在防疫中的成功經驗,並且在國際上受到認同,但這個成果隨時可能功虧一簣。因為疫苗的普及率太低,再加上變種病毒來襲,台灣疫情吃緊。5月14日,台灣新增34宗新型肺炎確診個案,包括29宗本土感染病例,數字是單日新高,引起島內恐慌。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疫情已進入小區感染。當全世界都把疫情防控的希望寄托在疫苗上,台灣的疫苗供應嚴重滯後,政府支持明顯不足,有識之士認為,台灣的疫苗之路很難離開大陸。

疫情吃緊,這和疫苗出現問題無不關係。雖然台灣已經引進了阿斯利康(AZ)疫苗,但數量嚴重不足,且已經臨近保質期,再加上民眾擔憂罕見血栓副作用等,接種率不到1%。儘管如此,陳時中依然強硬,對大陸疫苗說不,早前稱根據進出口規定,過去不准、也未曾進口中國大陸制的疫苗,未來也不會允許。

話講的很硬,但事實上,台灣自身的疫苗研發背後都有大陸的影子。

台灣想自己研發疫苗,島內將目光紛紛聚焦在台灣產疫苗,據稱台灣有兩種疫苗均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收案,有望今年下半年上市。但是台灣生產疫苗卻面對三個挑戰。首先,疫苗的研發和生產,都離不開大陸的影子。其次,美國沒有投入實質性的幫助給台灣。再者,疫苗背後存在利益鏈和私利。

民進黨當局對防疫支持不足

哪怕台灣初期防疫再成功,如今也早已是過去式,在疫苗上的一番操作暴露出民進黨防疫的嚴重不足。

今年五一,蔡英文還在呼籲民眾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但她自己卻並沒有帶頭打疫苗,引起島內的質疑。

更要命的,是疫苗嚴重不足,且已經臨近保質期,台灣訂購10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目前只來了兩批,大約31萬劑,數量差距懸殊。第二批阿斯利康疫苗19.9萬劑上月抵達台灣,但有效期只到5月31日,加上之前剩餘的疫苗,想在5月底內全部打完恐怕有難度。

台灣進口的阿斯利康疫苗還出現安全隱憂,自3月22日開打至5月10日累計接種人數10萬1376人。卻出現了共459例不良反應事件,其中29例為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

同時,島內民眾還得自費接種。台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14日)宣布,4月21日起開放一萬劑阿斯利康疫苗供自費接種,共31家設有旅遊醫學門診新冠疫苗接種專責醫院提供服務,雖無需支付疫苗費用,但須自付掛號費、診察費、注射費,如至醫學中心接種,一劑約需600元新台幣(164港元),打兩劑最高需自費1200新台幣(329港元)。

這些都導致了接種率嚴重不足,再加上變種病毒的威脅,台灣很快進入小區感染階段。面對疫情的緊張,台灣坊間都將目光聚焦在本土產的疫苗,台媒也紛紛報導,本土疫苗有望下半年上市。但是這些疫苗成功上市與否,可能還要面臨三大挑戰。

台灣本土疫苗面臨三大挑戰

目前,台灣兩個疫苗高端與聯亞生技均已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收案,有望今年下半年上市,起初跑在最前頭的國光生技卻中途卡關,遲未進入二期試驗,直至近日才宣布要在海外重啟試驗。但看起來很順利,事實上卻暗流涌動,談順利還言之過早,背後有着三大挑戰。

1.台灣疫苗研發難以與大陸脫鈎

雖然陳時中早前說台灣未曾進口中國大陸制的疫苗,但兩地在疫苗上的合作一直都緊密存在。台灣最大的疫苗公司國光生技,一直耕耘大陸市場,早前的幾款疫苗,量產都和大陸息息相關。

2013年,國光生技與中國國藥集團旗下中國生物技術(中生)簽署合作備忘錄,由中生代理國光生技的流感疫苗,在大陸地區營銷,當時的流感疫苗也是在廣西南寧進行的人體臨床試驗相關工作;而後,國光生技的三價流感疫苗一直在大陸穩定銷售。

2017年,國光生技出口歐洲的依諾肝素鈉針劑,就是和深圳天道醫藥公司合作,由天道醫藥負責生產依諾肝素鈉原液,再運送至國光生技台中潭子的無菌針劑充填廠進行調劑、充填、貼標、包裝及檢驗後,出貨至歐洲。

而另一個台灣生產疫苗的主力軍,已經完成二期臨床試驗的聯亞生技(United Biomedical, Inc.,Asia),是美國聯合生物醫學公司(United Biomedical,Inc.,UBI)於1998年10月1日在台灣成立之生物製藥公司,早前主要以生產動物疫苗為主,但也一直和大陸有着緊密聯繫。

台灣想要製造本土疫苗,和大陸的合作就必不可少。台前總統馬英九說,合作早就開始,現在只要繼續就好,若從這方面突破,對兩岸關係發展會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但民進黨政府卻將大陸疫苗視如洪水猛獸,這成為了台灣研究本土疫苗的制約因素之一。

2. 美國沒有給予台灣什麼防疫幫助

儘管美國不斷公開表示支持台灣,美國國務卿還公開發表聲明,呼籲恢復台灣在WHA的位置,但是在實際的防疫幫助上,美國幾乎沒做什麼。

唯一能有點關係的可能就是台灣從美國莫德納生物生技公司採購505萬劑,但如今台灣當局連疫苗的影子也還沒見到,台衛生福利部次長薛瑞元在立法院表示,5月有點可能,但比較沒把握,希望至少6月以前到貨。

不僅如此,4月19日,美國國務院官將全球約80%國家和地區列入「請勿前往」第4級警示,而台灣從原本「行使常規預防措施」第1級警示調整為「三思而後行」第3級,台媒稱,這可能是對台灣防疫作為不肯定的表示。

3.疫苗背後的利益鏈

近日傳出台灣之所以至今尚未買到疫苗,是因為綠營內的派系鬥爭導致,今年2月,台前立委孫大千指民進黨某派係為了賺財,強行攔阻台灣本來要買到的3000萬劑疫苗,由於操作過於明顯,合作廠商怕涉弊影響商譽,退出採購。就在不久前,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才到台北地方法院針對網友在網絡平台指涉他干預疫苗採購,提出加重誹謗告訴。

本來,台灣東洋藥廠是透過中國復星藥廠代理取得輝瑞疫苗,並可以在2020年聖誕節前後,運回台灣第一批200萬劑,優先提供給醫護人員施打。然而,坊間傳說「吳姓立委」帶着港商雅各布臣、信東生技人員赴衛福部疾管署後,東洋藥廠沒有採購成功。

台灣目前研製的新冠肺炎疫苗,遇到的瓶頸。再加上,台灣難以從國際上採購更多疫苗,又抵制大陸疫苗,在防疫中摻入太多政治因素,形成負面影響。就如美國《彭博社》的評論:「面對疫情來勢洶洶,台灣最大的隱憂是疫苗接種率低,若是傳播能力更強的變種病毒擴散,恐怕造成大規模疫情爆發。」

(Visited 37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