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際上出現頗多不同尋常舉動。美歐英加罕見同一天宣布制裁中國,這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美國和盟友首次對華聯合行動,使得中國同美國及其盟友的關係處於全線燃火的狀態,隨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歐洲,與此同時,中俄外長會面後發表聯合聲明,不點名批評美歐,表示不接受以民主為名干涉內政。

據外媒早前報道,中國、俄羅斯、朝鮮及伊朗等17個國家及地區成立一個捍衛聯合國憲章的聯盟,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和實施單方面制裁,伊朗、朝鮮想要靠攏中國,圍繞兩大強國所組成的新冷戰陣營似乎正在形成。

聯合制裁後美加強與盟友互動

美國、歐盟、英國和加拿大22日罕見地同一天宣布,就新疆問題,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並得到澳洲和新西蘭的聲援。這是歐洲三十年多年來首度對華採取制裁措施,也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美國和盟友首次在中國問題上聯合行動,時機恰巧就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抵達布魯塞爾訪問前。

制裁之後可能還有動作,白宮發言人莎琪表示,美國不排除對中國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可能性。

布林肯在當地時間22日晚抵達布魯塞爾,這是他上任後首訪歐洲,開始訪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這一組織創建於1949年4月,是美蘇冷戰時期的產物,亦是西方陣營當代最重要的軍事聯盟。

西方媒體的普遍解讀認為,布林肯此行是要凸出中國崛起對國際秩序構成挑戰,尤其是中美高層會談結束,美方意識到必須鞏固傳統盟友、應對美國眼中的「威脅」。

事實上,布林肯23日與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會面時,除表達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承諾、扭轉前政府時代的美歐疏離外,2人並多次提及中俄的威脅。

布林肯還將與北約盟國外長討論「北約2030倡議」。由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提出的「北約2030倡議」認為,北約要在軍事上維持作戰實力,在政治上更加強大,並更積極主動應對全球性事務,包括應對中國的挑戰。

中國聯合美國「敵人」反擊

而中國方面,在美歐英加宣布制裁之後,第一時間公布制裁歐盟10名個人和4個實體。歐盟隨後再次回應,提出批評,並稱不可接受。如此大規模製裁,在中歐關係上史無前例,雙方對抗升級似乎在所難免。

不過,中國不缺盟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3月22日至23日訪問了中國,同外長王毅在桂林會晤。這次中俄高層會晤的氛圍與近日的中美高層會晤氛圍迥異,這從一些細節就能看出來:王毅和拉夫羅夫23日一起享用工作午餐,雙方在灕江邊,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共享美食。

24日,雙方還發表聯合聲明,不點名批評美國、歐盟,「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摒棄藉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和搞雙重標準」,「以『推進民主』為藉口干涉主權國家內政不可接受」。

此外,中國外交部還宣布,王毅24日至30日出訪中東6國,其中包括被視為美國「死對頭」的伊朗。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提卜扎德稍早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對王毅的訪問非常歡迎和重視,並相信此次訪問將進一步促進中伊關係發展。

近日,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已經通過朝鮮駐華大使李龍男轉達口信給中國,稱將中朝關係加強發展為世所羨慕的關係,是他以及朝鮮黨和人民堅定不移的立場。

而就在不久前,中國、俄羅斯、朝鮮及伊朗等17個國家及地區成立一個捍衛聯合國憲章的聯盟,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和實施單方面制裁。

聯盟的成員還有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白羅斯、玻利維亞、柬埔寨、古巴、厄立特里亞、老撾、尼加拉瓜、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敘利亞、委內瑞拉、巴勒斯坦。聯盟指多邊主義正受前所未有的攻擊,逐漸威脅全球和平及安全。

中方與這些國家加強互動,回應美國及盟友意圖強烈,亦呈現中美之間的安全及軍事議題對立。美國的盟友們越來越一致,俄國等國也在靠攏中國,新冷戰陣營或在慢慢形成。

(Visited 21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