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反普京浪潮 緬甸發生政變 多國政局震盪相繼而來
2021年的第一個月已經過去,世界局勢仍然變幻莫測。中美角力之外,其他地方也並不太平,在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被捕之後引起反政府示威不斷。在緬甸,當地政治領袖昂山素季被軍方拘留,令外界擔心是否爆發政變。一年多來,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不少動盪可能會在今年相繼到來,2021註定是一個讓人難以淡定的一年。
俄羅斯爆發分水嶺事件
1月的最後一天,俄羅斯再爆發反政府示威,數以萬計民眾上街抗議,要求釋放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及普京下台。不斷發生的示威事件已經使得最少5000人被逮捕。
納瓦爾尼在2020年懷疑被人以神經毒劑「諾維喬克」毒害,被送往德國搶救康復。他在1月17日由德國返抵俄羅斯後被捕,引發全國性示威。雪上加霜的是,1月19日納瓦爾尼下屬的反腐敗基金會還公布了一個視頻,普京正在黑海沿岸為自己建築一個豪華宮殿,據稱該宮殿估值高達14億美元,其中衛生間刷馬桶的刷子頭價錢就高達2000多美金,在俄羅斯引起巨大轟動。
普京在黑海的宮殿
這使得示威活動開始針對普京,1月23日,在俄羅斯60多個城市爆發了反對普京的抗議活動,包括納瓦爾尼妻子尤利婭在內的3000千多人被捕。這次抗議是從一直在鬧自治的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首府海參崴發起的,然後漫延到烏拉爾地區最後到達俄羅斯西部地區。據反對派稱,參加1月23號全國示威的大約有20萬人。
這股勢頭還在繼續,31日,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有數千人遊行,示威者和警察爆發衝突,上千人被捕。在海參崴亦有數千名示威者冒着嚴寒上街,當地溫度低於零下10度;在西伯利亞,當地溫度已經低至零下40度,亦有示威者上街。首都莫斯科等主要城市的市中心當天軍警密布,全被封鎖。外媒表示,如今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尼被淡化,示威民眾堅持要求普京下台。
據當地的觀察家分析,這次事件極大地動搖了普京的社會基礎,俄羅斯許多中間派轉向反對普京。事實上,隨着俄羅斯經濟乏力的持續,普京的支持率一直在慢慢下降。據知名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er)統計,已經從2015年的90%下降到2020年11月的65%。但這次事件使得俄羅斯社會對普京的反對達到一個新的起點,極大可能撼動未來普京的總統選舉。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民調顯示,這次事件大多數參與者的年齡在20歲或30歲左右。而俄羅斯青年的政治活動性可以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他們在俄羅斯沒有前途來解釋:其國內大多數行業都停滯不前,薪水微薄。
今年9月俄羅斯即將舉行議會選舉,在處理納瓦利尼的問題上,普京正處於兩難境地:要麼接受示威者的要求,並且冒着損害自己權威的風險在選舉前釋放納瓦利尼,要麼繼續把他關在監獄裡冒着刺激反對派。
領袖被扣留,緬甸或發生政變
在另一邊的緬甸,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發言人表示,該政黨領袖昂山素季被軍方拘留。令外界擔心當地是否爆發政變。
事件的起因是全國民主聯盟在去年11月的國會投票中取得多數席位,新一任國會原定2月1日就任,但軍方指選舉中出現舞弊。緬甸軍方在1日清晨帶走昂山素季和總統溫敏(Win Myint) ,部分高級官員也被軍方人員帶走。
緬甸總統府宣布,將國家權力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緬甸軍方2月1日則發表聲明說,實施為期1年的緊急狀態。扣押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等多人是對選舉舞弊的回應。
隨後,緬甸首都內比都和最大城市仰光街頭都有士兵駐守,一些主要城市的流動網絡和電話服務被中斷,國營電視MRTV因為「技術故障」暫停廣播。BBC分析指,這看來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政變。
這場政變似乎醞釀已久,去年11月國會投票後,緬甸軍方就曾威脅要「採取行動」,不排除發動政變的選項。而1月29日,幾個駐緬甸的外交使團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歐盟曾發表聯合聲明,警告緬甸將發生軍事政變。緬甸軍方還指責外國使團做出 「無端的假設」。
昂山素季曾被西方國家視為人 權的燈塔,她在1989年至2010年之間被拘留了近15年。1991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在2015年11月,昂山素季帶領全國民主聯盟(NLD)在緬甸25年以來首次公開競爭的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勝。緬甸憲法禁止她當總統,因為她有外籍子女。但現年75歲的昂山素季女士被廣泛視為事實上的領導人。
就在幾周前,中國外長王毅在疫情期間訪問緬甸,與昂山素姬會談,表示加強雙邊合作。而如今,緬甸軍方已經似乎控制了首都及多個省邦議會。
黑天鵝效應波及多國
其實,去年開始就有不少分析認為,每次全球疫症大流行,皆為世界政局造成難以預料之漣漪效應。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於各國肆虐,不少國家政局發生微妙變化,一場波及多國政局的黑天鵝正在出現。先是美國大選引發一系列事件,進入2021年後,俄羅斯和緬甸又隨後發生了事變。
黑天鵝可能還會在新年繼續出現,例如,隨著默克爾即將卸任,歐洲或將面臨近幾年來最大的政治變動。長期的低油價可以能使得中東出現衝突,拉丁美洲各國正面對政經交困。俄羅斯和緬甸發生的事情也還會繼續發酵,2021註定又是不平淡的一年,對於不少國家來說,都充滿着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