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西太平洋角力有增無減之際,德國也來插上一手了,消息顯示其計劃最快於本年夏天,派出護衛艦前往印太海域及南海航行,被視為對中國展示強硬一面。雖然中歐已達成貿易協定,德國對華的態度卻愈發顯得糾結,不久還剛剛批評中國抗疫,德國執政黨基民盟卻在黨代會上使用華為作為贊助商。外媒認為默克爾離任後德國會對華轉趨強硬,但又不願意放下來自中國的利益,德國對華何去何從正走在十字路口。

德國今夏派戰艦前往南海

日本《日經新聞》周一(25日)引述德國政府、執政基督教民主聯盟的消息人士指,以德國北部為母港的護衛艦將前往印太一段時間,期間停靠日本、南韓、澳洲及其他國家港口。護衛艦亦會於多個太平洋法國屬地接受補給,並參與聯合演習。

德國聯邦國防部的議會國務秘書西爾伯霍恩(Thomas Silberhorn)稱,歐洲國家要負起維護自身安全的責任,不能過於依賴美國。德國海軍艦隻對上一次到訪亞洲已是2002年參與訓練航行,當時停靠日本港口。

德國一直對派兵往歐洲以外地區謹慎處理,亞洲傳統上不是德國的利益範圍,但柏林卻對東亞安全的興趣日益濃厚,希望展示維護世界秩序的意願。西爾伯霍恩指,派出軍艦遠航是為了加深與民主陣營夥伴的聯繫,強調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德國內閣於去年9月通過新的印太外交政策,強調印度洋和南中國海自由航行的重要,決定派遣海軍以捍衛德國的利益,被視為對中國展示強硬一面。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在2020年12月3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認為,南海不應成為大國博弈之海、炮艦橫行之海。當前,在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勢總體穩定。域外國家不遠萬里跑到南海來耀武揚威、挑動事端、製造緊張,才是南海「軍事化」的根本原因。

德國對華態度愈發糾結

另一方面,中歐達成歷史性貿易協定之後,德國對華態度仍顯得十分糾結,一方面,歐盟官員中有一大派人因為香港議題和新冠肺炎方面對華不滿,但另一方面,貿易協定對在華擁有大量業務的德國汽車製造商和其他製造商十分重要,德國需要這些經濟利益。

1月25日,德國國會就香港問題召開公聽會。德國外交部亞太司長西格蒙德(Petra Sigmund)表示,歐盟正考慮實施制裁。會議亦提到希望德國能修改規定,讓更多港人前往德國定居。但柏林一直不希望做得太多,自2017年以來,有6名香港人在德國提交了政治庇護申請。而截至去年10月中,僅有兩人的的申請被批准,獲得避難身份。

1月2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出席「達沃斯議程」(Davos Agenda)視頻對話時,就批評中國早期的疫情處理不透明,沒有與國際社會分享足夠的訊息。

但是在1月23日在巴登符騰堡州(Baden-Wurttemberg)舉行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黨代表大會視頻會議上,感謝名單的首位是華為,並介紹稱華為是德國手機和許多固網電話營運商的長期合作夥伴。華為也是該會議的頭號贊助商,也是感謝名單中唯一非德國背景的公司。

有德國學者表示,巴登符騰堡州是名車奔馳和保時捷的總部所在地,該州一向注重中國市場。顯示該州為了經濟利益,不惜背棄德國的民主價值。

德國走在十字路口

事實上,德國目前正處於十字路口,默克爾盛傳是歐盟與中國的中歐投資協定最大推手,她執政多年奉行對華溫和政策。不過,有外媒認為,當德國步後默克爾時代,料對華政策轉趨強硬。去年年底,默克爾政府以國安風險為由,阻止中國航天發展公司收購專門從事5G等衛星和無線電技術的德國公司IMST,正是政策轉變的徵兆。

德國政府執政聯盟夥伴社會民主黨的外交政策發言人施密德(Nils Schmid)也表示,默克爾卸任後,德國肯定會採取更堅決的態度應對中國。當2021年9月德國舉行國會大選時,將是默克爾卸任總理之時。不過說堅決還為時過早,基民聯日前已經選出新黨魁: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州長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他很可能成為默克爾總理的接班人,作為聯盟黨的候選人參加今年9月聯邦議會選舉。

拉舍特政治上屬於中間派。他一貫把保護德國出口產業當作頭等大事,也有人認為他的對華政策偏軟。對美則希望恢復跨大西洋聯盟關係,對歐盟主張法德聯手推動改革。

拉舍特2020年接受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採訪時表示,歐洲與中國經貿關係深厚,中國是世界強國,它的發展符合歐洲商業利益。他認為德國和歐盟應該以現實、自信的態度與中國打交道。

對於拉舍特能否成為默克爾的接班人,外媒認為存在不確定性。主要因為他是經過兩次投票以微弱多數勝出,而且民意調查顯示公眾對他的支持率並不高。

不難看出,到今年9月新總理上台之前,德國的對華態度依然會搖擺不定。事實上,無論是德國還是歐洲,他們與中國關係都很矛盾,「中歐投資協定」就是歐盟各國向拜登表明,忠於美國並非他們的優先考量。在十字路中,德國和歐盟會怎麼選擇,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博弈。

(Visited 6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