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官秘密訪台,中美台關係會怎樣變化?
11月22日下午,美國海軍的一架私人飛機悄悄降落在台北松山機場,來訪的到底是誰?兩岸傳媒紛紛猜測,先是有人說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哈斯珀,但遭到台灣的外交部否認,後來有人說來訪的是美國印太司令部情報總指揮官斯蒂德曼,這次台灣當局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只說「不對外評論」。
從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到如今印太司令部情報總指揮來訪,美台互動變得越來越頻繁,高官不斷來訪,雙方還開啟了「美台經濟繁榮對話」,哪怕在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和拜登角斗激烈,這種互動也絲毫沒有收到影響,反而越演越烈。有分析認為,這是由於特朗普政府想將其任內的美台緊密互動”的外交政策延續到下任政府,而台灣則是焦慮中尋求配合,擔心新政府換屆後的台美關係發展。
但是美台的加強互動,明顯正不斷觸碰中國大陸的紅線,這使得台海兩岸關係發展難以預測。對於美國海軍軍官訪台的報道,中國外交部已經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台灣與美國之間的任何官方往來,將根據情況採取合法和必要的行動。
美台互動正不斷加強
美台互動正不斷加強,在高官訪台,經濟聯繫,軍事往來三個方面都在不斷突破。
一、高官訪台。今年8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台,成為1979年以來訪問台灣最高級別的美國政府官員。隨後的9月,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又展開了三天的訪台行程。如今,美國印太司令部情報總指揮官斯蒂德曼又悄悄來到台灣,有傳他此行是為了加強美台雙方在印太戰略布局,視察雙方的情報資產。消息指,他會在台灣停留三天,24日晚離開。
斯蒂德曼的此行十分神秘,有追蹤飛機動態的網站指,專機是由美國夏威夷飛往台北。飛機直到接近台灣時,才打開識別訊號。台灣的外交部也遮遮掩掩,只表示一名美國官員抵達了台灣,但未有透露對方身份,只是說台美間互動交流頻繁,歡迎美方官員訪台。
當然,斯蒂德曼並不是今年最後一個訪台的美國官員,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已經證實,正與美方商討美國環境保護局局長惠勒,下月初訪問台灣的細節。
二、經濟聯繫。11月20日,美國與台灣首次展開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台灣與美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討論經濟、科學、5G「乾淨網絡」計劃及供應鏈等議題,並確立在半導體領域的戰略合作,將是雙方優先項目。
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與台灣的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在華盛頓見證雙方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同意持續舉行經濟對話,為建立更深化、更全面性的經濟合作關係奠定基礎。克拉奇亦致函台灣,支持雙方簽署備忘錄。
這次雙方的取得的另一個成果,是確定雙方未來每年將輪流召開對話會,視之為台美經濟最高層級對話機制,台方強調機制不會因美國政黨輪替而有所影響。台灣外交部21日還表示,對總統當選人拜登領導的新一屆美國政府支持長期尋求雙邊貿易協議有信心。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日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台官方往來,並敦促美方停止提升美台實質關係,「不向台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訊號」,以免對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他說,任何挾洋自重、妄圖破壞兩岸關係的圖謀和行徑,註定不會得逞。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強烈批評說:「我們堅決反對台灣地區同美國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我想強調的是,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打着經濟、商業的幌子同美國發展關係,只會陷入進一步任由美方宰割的境地,只會損害台灣同胞的利益。」
三、軍事往來。在軍售方面,在10月底至11月初,美國大選日前後,特朗普政府2周內批准3筆對台軍售。包括配備戰術彈道導彈的高機動火箭系統、魚叉岸防巡航導彈系統、4架可配備武器的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等等。
另外,台海軍司令部日前證實美國海軍陸戰隊抵台,於11月9日起連續4周,將在高雄左營軍區教授有關突擊舟、快艇滲透作戰課程。台海軍司令部稱,此案屬例行性的台美軍事交流合作訓練。台灣媒體普遍報道,認為這是1970年代以來,美、台首次有一方對美台秘密軍事培訓的公開承認。
不過,這方面雙方仍存在爭議,美國國防部在11月11日晚間公開駁斥台當局的消息。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約翰索普(John Supple)發表聲明表示,有關台灣公開的有關美軍陸戰隊在台的活動報道,是「不準確」(inaccurate)的。聲明中表示,「美國仍然堅守對華的一中政策,也就是美國認知到台灣與中國大陸在1949年的內戰中分裂,而台灣為中國分裂的一省。」
有分析認為,台灣更多的是考慮自身希望給予外界怎樣的印象,而美國則着重考慮中國大陸的感受。
美台到底想幹什麼?
事實上,美台加強互動在美國內部也引起爭議,以高官訪台為例,美媒《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環境保護署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12月訪問台灣討論「海洋保護」,預計10人的訪問團將花費25萬美元專機費用與4.5萬美元行程費用,遠遠超過2014年美國環保署長麥卡馨(Gina McCarthy)訪台總花費的6.8萬美元。美媒認為,特朗普的任期僅剩兩個月,這次出訪有浪費公帑的疑慮。
有分析認為,美國大選結果拖延許久,原先預期的「十月驚奇」選前並未實現,但選後似乎在外交場域上演了另一種驚奇,特朗普用卸任前的最後空檔,持續影響全球政壇。台海問題就其中的重點之一。
而特朗普政府在後期繼續美台關係加速,很大可能是為了讓接棒的總統或國務卿繼續推動美台互動,或者與印太地區盟友加速往來,特朗普政府希望在奠基美台互動並與中國交手的政策上,留下政績或影響力。
而台灣方面,也樂見這一趨勢。尤其是美國大選讓台灣當局感覺十分焦慮,根據英國權威民意研究機構YouGov在美國大選前的跨國調查,台灣在世界各地的調查中,最為支持特朗普連任。沒想到特朗普眼見連任無望,台灣上下如今最擔心的是拜登政府會疏遠台灣。
軍售是首要擔心的,自特朗普2016年上任,美國已經批准10次對台灣軍售案,這是台美斷交後歷屆美國總統軍售台灣最多的一任。10次軍售範圍涵蓋廣泛,尤其「敏感的攻擊性武器」引起外界關注。包括愛國者導彈升級,66架F-16V戰機,以及射程300公里以上的ATACMS導彈等等,共約180億美元。
許多分析開始預測,若拜登執掌白宮,美國的對台軍售案可能會減少,或者說出售的武器可能會比較沒有「攻擊性」而是屬於防禦性的系統。斯坦福大學研究員梅慧琳判斷,未來拜登的軍售會繼續,但不會像特朗普如此「大張旗鼓」,也有可能會先知會北京。
台灣很可能希望在特朗普政府的最後階段,在美台關係上有所突破。
不過,這已經是頻繁觸動中國大陸的紅線,北京對於美台之間的互動也一貫保持批評態度。不過,有專家認為,在美政府過渡期,台海衝突機率低。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就表示,特朗普已難指揮部屬發動區域戰爭,而大陸也沒必要在此時升高台海態勢讓特朗普有理由出手,以及逼拜登上台後採取對陸強硬的軍事政策。未來可能等待拜登上台觀察其對台、對陸政策後,再擬定應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