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阿扎爾結束了台灣訪問的4天之行,8月12日中午,他搭乘漆有美國國旗的空軍C-40B行政專機離開台灣。此行,他寫下了自1979年華盛頓與這座島嶼斷絕官方關係以來訪台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的新篇章。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電台訪問時則表示,「阿扎爾訪問台灣是因為美台討論新冠肺炎。這次拜訪單純為新冠肺炎」。台灣資深外交官介文汲接受《超訊》訪問時並不認同單純為衛生議題而來的說法,他表示,「這個時刻到訪台灣,當然是政治目的了」。他指出,衛生議題是最好的一個身份說辭,實質反映的還是特朗普國內選舉處境比較困難,打中國牌比較有效,是為了挽救選情。
介文汲在台灣外交領域長達31年,到過5個國家任職,在國外7個城市留下外交記憶,其中三個城市都在美國。在美任職多年,曾任台灣駐美代表處國會組組長、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等,被稱為台灣的美國通。依一個曾經的外交官的敏銳,介文汲擔憂,台灣正在被推向戰爭的邊緣。

台灣資深外交官介文汲

「中美一戰」有上億條

在Google搜索「中美一戰」四個字,有超過億條相關信息,信息背後是否因為中美關係的僵局,令越來越多網友在擔憂戰爭臨近?介文汲指出,「大家都認為美國在兩岸關係中很重要,但近來的美台互動不斷踩着大陸底線,是在把台灣逼近戰爭的邊緣,對台灣並非有利。」他指出,台灣的有識之士都看到這一點,也建議目前的民進黨政府不要完全被美國的政策牽着鼻子走,不要跟着美國人玩這場危險遊戲,必須把台海的安全放在最高考量,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如果因為美方不斷刺激下,造成兩岸間發生軍事衝突,我認為這是不太值得的,也是比較不幸的。兩岸之間發生戰爭,在我們定義這是兄弟鬩牆,誰會得到最高利益?當然只是美國。」
事實上,在中美互撤領事館後,外界都在猜測華盛頓下一步會出什麼牌?現在可見,華盛頓選擇了提升美台關係層級來打擊中國。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阿扎爾訪台,紐約時報撰文亦指,「他(阿扎爾)的訪問表明,在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正在醞釀的意識型態之爭中,台灣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對中國大陸一連「踩紅線」的多個動作,無論是阿扎爾高規格抵達台灣與蔡英文總統見面;與外交部長吳釗燮舉行雙部長見面會;和副總統賴清德、前副總統陳建仁、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經濟部長王美花等人餐敘,還是簽署美台衛生合作備忘錄,美國很顯然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當成歷史文件,讓美台關係變成事實上的官方關係,一再踩踏着北京的主權底線。

美國要台灣扮演積極角色

美國與中國簽署的三個聯合公報,包括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都在「一中原則」下,確定了美國與台灣交往,不得以官方形式互動,且要在不違反「一中原則」的情況下進行。如今,這些規則一一被美國打破。阿扎爾此次訪問已經成為實質上的官式訪問,這一動向是在尋找更為廣泛的美台關係。介文汲認為,美國的外交戰略做了很大調整,這只是整個調整中間一環而已,「尤其在中美關係上,美方顯然是要台灣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美台關係已經在具體戰略性調整中,不排除接下去還會有更高級別的官員跟台灣政府有這樣的「官方」接觸。甚至也不排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出現在台灣的可能性。介文汲說,美國跟中國大陸有建交「三公報」,有彼此長期發展關係中的一些默契,但美國正在逐一拆解。在介文汲看來,現在特朗普的選情告急,他打台灣牌、打中國牌,這是很明顯的選舉策略。「距美國大選還不到90天了,這是一個非常不可測的幾十天。大選通常會在10月激烈化,各種意想不到的招數都會出盡。」
面對來勢洶洶的美台合作挑戰,不斷踩踏紅線,北京方面以軍演、戰機越過台海中線作出反應,有人認為是藉軍演找台灣出氣,除此卻也沒有更為激烈的反制動作。介文汲指出,美國想看中方的應對。蓬佩奧在尼克松圖書館講話,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已經是宣告了一個新冷戰對抗開始。美國的國防部長埃斯特幾次宣言都把中國當作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是美國國防層面的主要對付對象,講得很明了,大家都在等着看北京的回應,「至今,北京某種程度上展現了很強的戰略定力,這個定力蠻重要。」介文汲對中國大陸的應對作了正面解讀。
外交是什麼?介文汲指,就如《孫子兵法》裡面講的,攻心為上。外交也是戰爭,是攻心,而不是攻城,有很強的策略性。介文汲認為,北京的回應讓人感覺到某種程度的自信。這些事如果發生在10年前或者說更早些,北京可能會當做一個重大的危機,作出強烈的反應,整個中國大陸民間的反應也會掀翻天,可是這一次看起來展現了某種程度對於局勢掌控的信心。「未來局勢不管怎麼變化,那是對自己掌控局勢能力的一種信心展現。」

美國是最好敵人最壞朋友

在台灣出生成長,又在美國多年,和美國交往也累積了經驗。介文汲稱,台灣流行一句話,「美國是最好的敵人,最壞的朋友」。跟美國做朋友,要準備付出代價。講友誼,美國人是聽不進去的,它看到的是自身的利益。反過來,你和他有分歧,對他強硬的時候,或者據理力爭,他反而比較容易反省,懷疑是不是自身有問題。
1978年,那個時候的「中華民國」,對美國幾乎是完全的配合,最後結果遭遇的是美國對台灣採取斷交、廢約、撤兵,沒有絲毫猶豫。介文汲說,「可見美國以國家利益為上,對美國,到底應該用軟調子好還是硬調子好,又或是軟硬兼施,必須要拿捏得很精準。」
中美都是核大國,一旦出現核子衝突,只會保證相互毀滅,這樣的戰爭必須避免。介文汲說,核子武器只能作為威脅,不能真正使用,核大國對軍事衝突都是極為審慎,也就造成在冷戰時期,美蘇出現幾次危機還是打不起來,兩個大國間重要矛盾就要在代理人之間進行較量。
「所以我一直相信中美之間直接軍事衝突可能性非常低。」介文汲堅信自己的判斷,他認為,基本上看不到美國跟中國大陸有什麼核心利益上的衝突,中國沒有去覬覦美國的領土,美國也沒有侵略中國領土。美國的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國快速增長的國力,因為中國是美國世界霸主地位目前最有可能的挑戰者。「遏制中國發展,今天用上了台灣這張牌」。
對中國大陸來講,台灣是其核心利益。中美可能挑起的雙方最大衝突焦點是在台海,台海問題也因此成為美國的着力點。介文汲指出,美國跟中國大陸直接發生軍事衝突,完全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所以站在華盛頓的角度來講,今天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就是挑起一場兩岸之間的軍事衝突,可以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中國整個國家的發展。這也是美國近期不斷支持台灣的背後理由。
美國認定中國就是敵手,中國崛起會影響它在國際上的地位,所以希望按照現有這套制裁的方式進行,兩岸摩擦目前的主導權在美國。介文汲指出,美國不會一下子就攤牌,會不斷測試底線,「我覺得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而且可能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尤其在10月,美國還會有很多做法。比如說大家都在討論:美國更高層官員到台灣來;美國軍方的醫療船是否會停泊在台灣的港口;然後美國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也邀請台灣參加。會不會有更多的軍事合作?未來都可能看到。甚至有說邀請蔡英文到華府訪問。美國手上可以用的牌,尤其是刺激兩岸關係的牌還是非常多的,這就要看北京方面怎麼回應,是硬的回應還是軟的回應,但不管怎麼做,對特朗普的選情都有利好作用。」

美國商界擔憂危機

至今,北京還沒有直接在兩岸問題上做出激烈反應來反制美國,包括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及國務委員王毅都撰文希望跟美國進行對話、溝通、不脫鈎。介文汲覺得北京顯然不願意做特朗普的助選員,不隨着特朗普的拍子起舞。但美國採取實際作為,對中國是考驗,這樣的考驗特朗普還會繼續做,要看北京會不會維持戰略定力,要不要繼續接受考驗。
介文汲觀察到,對於中美之間關係繼續惡化,美國商界、企業界普遍擔心自身利益受損。他認為,美國不少企業很仰賴中國大陸市場,中國大陸最大的一個籌碼在很長一段時間應該是它的市場吸引力。特朗普全盤跟中國大陸絕裂的作法,會讓美國整個企業界產生恐慌,介文汲覺得對中國大陸來講,這是可以跟美國做一個整體談判很重要的籌碼。
介文汲強調,中美的博奕才剛剛開始,即使換一個美國總統,民主黨上台可能還會持更強硬態度。「所以基本上說,我們看美國跟中國大陸開始的這種對抗性會是一個長期性的發展,不會三兩天就結束了。」

(Visited 45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