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經濟體制下 私人經濟及香港發展空間
中美政治對抗,經濟切割進入漫長的冷戰過程中。中國提出內循環與外循環發展經濟,簡稱「雙循環經濟」。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提出: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百分之三點二,其中有兩個百分點來自製造業和建築業,但消費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三點九。上游的工廠拼命生產,基層消費者未走出疫情帶來的衝擊,仍在努力存錢,民眾消費力仍然不足。也就是說,經濟內循環要在內部生產和消費增長背離的狀況下起步。那麼,以下三個問題值得關注:
一、內循環比較簡單,是曾經歷過的往事。
必然是以國家控制,國企為壟斷,適當鼓勵部分產業讓私人個體企業參與發展。並根據內部需求制定供應的中長發展計劃,實行救助補貼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要素物質價格和部分滿足適當高消費群體的需求市場價格,即價格雙軌制,包括部分進口產品的需求等等。在這種曾經有過的類似閉關鎖國的經濟發展下的日子裡,決策者必然會出台已經熟悉和使用過的許多政策並適當修改完善。
那麼在這種體制下的經濟發展,除了極少數經營有方的私人老闆,可以參與並部分成為代理人的管理角色以外,大部分人不可能再有大的發展空間。同樣大部分私人老闆也難再有發財機會。
普通人也越來越難賺錢。讓少數人富起來的時代已經過去。大多數人可以解決衣食住行基本生活問題,但是失業和經濟困難,需要國家幫助的人群會越來越多。當然現有的富人財富也會慢慢縮水。準備過緊日子的呼聲已經反覆成為決策者提出的口號。
社會不相信會回到過去,只是還不知道日子會緊到什麼程度。富裕起來的城裡人已經健忘,年輕一輩對此還沒有想像。
二,香港的經濟發展空間問題。
香港原來一直可以游離內地的內循環圈,更可以成為中國外循環的一個出口。如今,中美對抗,美國已經明確視香港為中國其他城市一樣對待,美國對中國的所有制裁與封鎖政策一樣適用於香港。
美國也一定會拉攏其他西方經濟發達國家聯合對待香港的政策。換言之,以香港人和香港公司去國際上做投資,做貿易,將來享受與中國內地一樣的待遇,沒有什麼特殊可言。香港未來無論是為本身還是為祖國,都難成為自由的外循環經濟主體。
隨着香港的外資和本土私人資金和企業和眾多金融等專業人士慢慢撤離香港,大陸企業和經濟會不斷填補香港這一經濟空間。毫無疑問,香港必然屬於內循環的一部分了,享受內循環的有限存量經濟發展機會和市場消費發展。
香港的公司難再去享受美國等西方世界以往的投資貿易與服務待遇,這樣一來,許多香港老牌的公司將面臨困境,必然越來越走下坡路,大量倒閉也是必然的。再想成為中國與西方經濟發展的橋樑和代理作用的機會已經失去,美國人也不會給香港公司網開一面。
除非中美談判有突破性變化,雙方讓步達成妥協(近幾年沒有可能)。即使有這種可能,大量慢慢搬走的國際金融投資貿易等大公司也難一下子再回歸香港。所以香港失去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是慢慢且必然成為事實。北上資金會進入,拉回去也很隨意,但「國際」這個金字招牌很難再擦亮!
三,中國私人成為外循環發展經濟主體的機會和可能性。
這是一個非常有建設和誘惑意義的問題。首先,中國對外貿易,投資與各種服務項目,不可能讓給私人去做,因為外貿成為稀缺經濟。既使用私人名義去做,美國人也不會容許,這類法律制裁的案件與行動例子非常多。在中國外循環經濟中,國家是主體,也是將來中國越來越緊缺的外匯需求主要來源,所以不可能讓給私人去大量涉足。
其次,中國一些成功的私人企業家和投資者,以中國人個人身份,哪怕以香港人身份去西方投資,做貿易和發展製造、服務業等那些企業,不斷會受到美國法律審查和一定製裁,美國也一定會不斷出台類似限制中國公司的法律和政策。目前這類事件已經不斷發生。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都將遇到這些審查和甄別問題。
再有,這麼多在美國,甚至西方已經存在的中國公司,包括將來香港公司,怎麼通過美國審查甄別過程,來區分劃清與中國國有關係成分,怎麼可以繼續運作?還有許多已經富起來成功的中國私有經濟與個人,怎麼游離被中國化標籤,在美國及西方可以投資,發展與從事貿易及服務?這是一個新的課題。必然會成為許多成功的中國人,包括將來的香港人關心的問題。
(作者:張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