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開戰”香港危險了? 兩會上這位代表卻提不同觀點
“港版國安法”草案在全國人大的審議在即,引起各界的極高關注度,5月22日,全國人大正式公布了涉港草案7大內容,提出採取“決定+立法”的方式,分兩步予以推進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隨着消息的持續發酵,這一法案在國際層面也引起強烈反響,成為中美角力的工具。
同時,外界對這一立法未來如何在港實施也猜測紛紛。日前有外媒報道稱,此次推出的“港版國安法”草案,或將禁止外籍法官審理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但仍可處理民事、金融和其他案件。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涉港草案的有關議題自然成了討論熱點。一些參會代表都帶來了與之有關的建議和提案,並對這一立法今後的具體實施做出自己的解讀。全國政協委員、絲路規劃研究中心副理事長、絲路金融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山就是其中之一。
“港版國安法”應儘快推 長期利大於弊
李山曾在美國華爾街工作,有着世界頂級投資銀行的金融從業經歷,是“幾進幾齣海內外發展”的中國優秀海歸代表之一,是中國投行國際化先行者。李山還曾擔任香港中銀國際CEO,在港生活工作多年的他,對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作為代表參與全國兩會,他多次建言獻策,提出與香港有關的提案。
對於此次人大即將審議的涉港草案,李山也有着自己的解讀和多項建議。李山指出,從比較法的視角而言,中央和香港特區的關係與聯邦制中聯邦和州的關係具有相似性, 因此基本法法院和基本法檢察官制度的設立可以參考聯邦制的經驗與實踐。《基本法》明確了中央和香港特區的司法管轄分工,特別行政區具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但其對國防、外交等行為無管轄權。因此,擬設立的香港基本法法院具有香港問題中的“聯邦最高法院”地位,涉及香港的主權、國防問題的事務應由其裁決。
對此,他建議,中央應考慮在《基本法》框架下在香港設立過渡性反分裂機制,迅速建構香港基本法法院及基本法檢察官制度,通過法律手段打擊分裂國家之行為,維護國家安全。該制度本身不產生新的法律,而是將關於《基本法》中有關國家分裂問題的事項交由基本法檢察官提起公訴,由基本法法院進行審判,依法判決。
不過,李山也指出,基本法法院和基本法檢察官制度具有過渡性質,香港特區最終還是要靠完成《基本法》23條的立法義務來實現根本的制度和治理完善,以打擊該條所規定的分裂國家的行為。該制度的成功建構需要中央與香港特區共同努力,從中國國情和香港港情出發,慎重商議、權衡利弊,迅速推動完成。他尤其強調,建議相關立法需要在3個月內迅速出台,防止過渡期延長,增加不確定性。
李山認為,香港本身存在的問題錯綜複雜,根治社會問題需要從法治、經濟等全方位入手,以維護香港的法治化。在他看來,如今是香港社會十分關鍵的過渡時期,“因為具體的措施還未出台,過渡期有比較強的不確定性,大家對於不確定的事物總會有恐慌反應。”
之所以前幾天港股會出現巨大波動就是這個道理。但李山認為,對這種經濟上的震蕩不必過分恐慌,金融市場對於“港版國安法”的劇烈反映只會是暫時的,長期來看對香港利大於弊。但他認為,具體的實施宜快不宜遲,盡量縮短不確定階段,市場會逐漸恢復平穩。
香港危中尋機 可成中美戰略緩衝區
近期,“港版國安法”草案的公布在國際上也反響強烈。美國政界頻頻放話,稱或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更可能對香港和中國進行制裁。不斷醞釀新的動作。這讓各方都在擔憂香港的未來之路,一旦香港的特殊待遇被美終止,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不保。
對此,李山卻給出了不同的見解。他向來都對香港的未來持樂觀態度,在當前中美關係倒退的背景下,他更提出,香港更有“危中尋機”優勢,可以成為中美關係緩衝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會失色。
中美“脫鉤”來勢洶洶,李山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的脫鉤政策將是“短暫且不徹底的”,中美“交惡”,對香港來說相對機遇更大,制度優勢和不可替代性更為顯現。
而如何在這一背景下最大程度地發揮香港的優勢?李山建議,在東南亞第三國設“一帶一路”示範區,聯合美企形成利益共同體。“只有利益共同體才能形成責任共同體”,李山表示,要以創新思維穩定中美關係,一個可行方案是推動中美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國家疫後重建,例如可在第三國打造“量子城市(Quantum City)”,成為“一帶一路”建設方式的樣辦,以中美企業為主體,將中國優質產能和美國關鍵技術結合,與投資項目所在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需求相對接。
他指出,香港的資本彙集能力、健全的專業服務體系,可為中美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有機會成為中美之間的戰略緩衝區。
李山認為,這一思路也能更好地對緩解香港深層社會矛盾起到幫助,為香港青年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香港與東南亞有着廣泛的商貿聯繫,青年人認同度很高,願意到東南亞工作,這也拓展了香港青年人的發展空間,有助於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穩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