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髮鋪香港結業 40年的老味道消逝 紀碩鳴
上海味道是香港味道的一道重要調味,甚至是香港海派味道的主軸之一,隨着一輪又一輪的風風雨雨,香港的味道開始變味,香港的上海味道逐步淡出,沒有了上海味道的香港,又會是一個怎麼樣的香港呢?
熬過了反修例的刀光劍影,卻扺不過新冠肺炎的腥風血雨。曾有不少名人幫襯、位於北角渣華道72號的香港上海僑冠理髮店開業40年,老闆不停蝕錢下,政府又對他們毫無援助,無法挨下去而唯有結業。綜合有上海老味道的理髮店消逝,捨不得的不僅是一班剃頭老師付,還有一群喜歡老式理髮的香港粉絲。“僑冠”最終不敵“新冠”!
得到消息的剃頭熟客特意從新界跨區到北角作最後光顧,也有市民帶畫簿到場,以紙筆將老店內的一磚一瓦細細記下。店內有老員工大嘆不舍,老闆則在旁愁眉深鎖,對於理髮店的往昔不願多談,“都執笠啦,無乜好講”。
香港最懷舊的上海文化莫屬理髮店了。上海僑冠理髮公司在港島北角生存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到香港30年,這一家是我光顧最久的理髮店。自然是因為與上海文化有關。上海屬海派文化,但上海人的家鄉觀念很濃,一點都不海派,喜歡上海菜,喜歡上海灘,連剃頭都找上海的。一種上海家鄉的親切感!
走進分為男女賓客的兩層理髮店,感覺就像置身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里一樣,猶如時光倒流回到小時候的上海。除了整潔、乾淨,其他似乎和童年時光沒有兩樣。
上海鋪對年輕一輩而言可能會有神秘感,但剪過後會發現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展現,加上現時潮流流行剪“油頭”,上海師傅正是剪該髮型的佼佼者,很多外國髮型師都是跟他們學師。
走進門,剃頭老師傅們客氣地招呼客人上座,推、剪、修,一招一式沒有一個動作是多餘的。剪完頭,師傅讓你平躺在座椅上刮鬍子,上肥皂水、熱毛巾捂,程序一道不少。拿起刮鬍刀,手起刀落後皮光肉滑。小時候在上海弄堂口剃頭店剃頭,就想放平椅子躺一下,可是那年代嘴上沒毛,不能多此一舉。
我固定的理髮4號老師傅來自江蘇鹽城,做剃頭這一行六十多年,年紀已過八十。他一人獨居香港,住九龍公屋。一年四季,4號師傅雷打不動天天開工。早上7點準時出門,過海到港島飲早茶成為習慣。八點來到理髮店,一般我就在這個時候出現,成為每月一次,4號師傅的第一位客人。
4號師傅很受歡迎,我不願意在一邊等候。這麼多年來,每月選一個周末,一早起身跑步,然後去找4號,也成為我理髮的常態。
享受4號師傅為你理髮後細膩的修面技術。八十多高齡一招一式還是那樣利落,完事後,一定要拿起一面鏡子讓你看一下,即使每次我都說不需要,他還是那麼堅持。尤如幾十年的法定程序,必須走完。
記得2019年12月中旬,我去找過4號師傅,約定一個月後春節前再去一次。那時,他已經訂了春節去台灣的機票。這也是他每年必須出埠一次的約定。師傅的女兒在台灣,過春節一定會去台灣團聚。
1月18日農曆新年前最後一個周末,我按時一早來到上海僑冠理髮店。那天,不那麼按時的高老闆在,見我進門就出聲說,4號走了。“走了?提前去台灣了?”“不是,是離世了!”我驚訝的張大嘴,半晌說不出話來。畢竟是一個熟悉、和藹的老伯,他沒有兌現和我的約定。老人家上周六回家時有些不舒服,之後就再也沒有來店了。想不到,他走在疫情前,先於理髮店消逝了,終年八十六歲。
上海僑冠理髮公司的理髮師傅年紀最大的已近九十了,正是他們一直不離不棄,才把老上海的剃頭記憶留在了香港。香港時興西式理髮,老師傅們感嘆後繼無人,不知如何才能把老上海的這份記憶傳承下去。現在看來是沒有機會了,連理髮店都不保,沒有平台,理髮技術自然消亡了。
香港有不少上海味道
香港有不少老上海的記憶,都是那些來自上海的上海帶來的文化。銅鑼灣有家“香港上海面家”,地道的粢飯、咸漿、鱔糊面,堂吃外賣都可。老闆是一對上海夫婦,以上海小點心起家。周未,可以去那裡尋找香港的上海老味道,也是一種記憶中的文化享受。但這樣的記憶還能維持多久,誰都不知道。老闆、老闆娘把他們的寶貝女兒培養成優秀的醫生了,他們自己年齡也不小了。熬過了反修例,即使熬過新冠,是否能熬過歲月的催老呢?
被稱為美食世界的香港,雖然雲集眾多的西方元素,但始終還是以中式餐飲為主旋律。在香港,吃上海菜,品嘗滬江風味是一種時尚。行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不管是身處金融中心的中環,還是商業繁忙的銅鑼灣;不管是走進鬧市區紅磡,還是遊客熙來攘往的尖沙咀,你都可以隨意找到品味上海菜的餐廳;就是在偏遠的屯門、新界,依然飄散着上海菜的香味。上海菜在香港,不僅是香港這個多元社會的一道美味佳肴,也是一種時尚,一種身份。
在香港七百多萬人口中,上海人及與上海有些緣份的,包括父母雙方有一方是上海人的子女,大約有八十萬人。這是一個很大的消費市場,因為飲食習慣養成後是不大會改變的,就像川湘人喜歡吃辣一樣,即便遠離家鄉,吃辣還是永恆的口味。
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為來到香港的上海人大多很有錢,上海酒家也開始遷移過來。當時的上海菜,是上流社會的象徵,有的以會所形式經營,成為在港上海人招待親朋好友的場所。
這樣的場所傳承至今,目前在中環的蘇浙同鄉會、寧波同鄉會、上海總會等都與之有些淵緣。灣仔南洋酒店因為上海實業的背景,自成立以來餐廳就與時具進配以上海菜肴,即使馳名的上海鷺鷺酒家離開,進入的又是上海名家老雪園。
大量上海人南下香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很多居住在北角,因此北角曾經被稱為小上海。上海人帶來了一些江南飲食文化,為了吸引更多的香港本地客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也有人開設了中下等的上海飯店,以“本幫”為特色的冷盤、麵食及客飯作為大眾化的飲食,有點類似廣東的茶餐廳,而且連鎖經營,知名的如“一品香”、“三六九”等。不過,在香港,更受歡迎的上海菜還是中高檔餐廳,比如“滬江”、“雪園”和“老飯店”。
要吃上正宗的上海菜,全靠遍布香港的上海鋪子。他們專營各式上海食品菜肴原料,從上海直接進料到香港。
上海雜貨店開得成行成市,超過二百多間。其中有一間出名的“老三陽”以產地直銷形式,將上海的火腿、時鮮蔬菜甚至大閘蟹送到香港。端午節有上海肉粽,中秋節有鮮肉月餅,時鮮的草頭、小菠菜應季節而上,上海特色的綠豆糕、青團等小食讓香港時時洋溢着上海味道。
香港和上海分隔兩千多公里,在交通不便的昔日來說,理應沒什麼聯繫。可是自戰後,中國的政局改變讓不少上海人來到香港,而由於上海屬於富裕地區,當這些富裕的上海人來到香港之後,便漸漸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小社區。因為這樣,富有上海特色的小店便陸續在香港出現,如上海理髮店、上海館子和上海雜貨店。
香港不少知名人士如前特首董建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等都和上海頗有淵源,自然是香港捧場上海菜的主客。香港著名電影人吳思遠也是上海人,他心中藏着一個宿願:拍一個地道的上海故事。一如上海菜:濃油赤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