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加速擴散, 國際上卻還有這些觀點碰撞
自2019年底出現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至今,全球受到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超過100個,對於防疫工作,各國各有做法,但國際上至今對新冠病毒疫情的起源、現狀、未來及與人類的關係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和說法,各種觀點還在不斷碰撞和討論當中。
2月28日,哈佛大學就召開了一個新冠病毒研討會,三位哈佛大學的學者分別從傳染病學、衛生政策、經濟學、歷史學、社會文化等視角探討了新冠病毒的區域和全球影響。其中有觀點認為,每場疫情背後都有不同的影響因素,在每一個社會都會因為其現有的思維邏輯和價值觀產生不同的反應,這也更加造成了疫情下的不確定性。
而國際上來看,疫情蔓延才剛剛開始,總結經驗和教訓是各國當下在做的事。不少國家的防疫工作正面臨著新的階段,採取適宜的防疫政策顯得至關重要。例如,法國宣布逼近防疫第三階段,意味着公共交通的暫時中斷,限制集會,關閉學校,英國政府也宣布,防疫措施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的“延遲”,也就是說現在已不能將病毒阻絕在外,只能盡量減緩疫情擴散。美國也加大了防控力度,一些城市甚至在考慮封城。
在新的階段,對於新冠病毒,國際上有了以下四點總結,無論樂觀的還是不樂觀,正是有了這些總結,與病毒的搏鬥才不斷持續下去。
一,認為新冠病毒會長期存在
2月19日,中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就表示,新冠病毒有長期存在的可能性。王辰說,SARS傳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強,對於兼具很強傳播性和致病性的病毒,是不容易存活和持續傳播的;而新冠肺炎“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在人間存在的病……”他提示應該做好新冠病毒與人類長期共存的準備。
國外專家也有類似觀點。CNBC報道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名高級研究員表示,“新冠病毒將成為季節性呼吸道病毒家族的一部分,讓人發病”,但大部分病情會較輕。該專家說,“很多人將會輕微發病,對很多人來說會更像是流感,可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十分嚴重”。
其中,哈佛大學Joan L. and Julius H. Jacobson公共衛生研究教授貝瑞·布魯姆(Barry Bloom)就認為,關於傳染病流行的一些特點:它們會消失,有時又會復燃,但多數情況下它們會消失。由於對於商業和社交活動的限制正在逐漸減弱,也可能會在武漢之後迎來第二個疾病爆發高峰。貝瑞·布魯姆提到國際上疫情的蔓延並認為,這會是一場嚴重的傳染病大爆發。
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助理教授陳希也表示,應當習慣於和新冠病毒長期共存,這是可能出現的情況。他表示,呼吸道疾病經常是會反覆出現的,這也是需要研究疫苗的原因。疫苗研發不只是為了當下,而是為了防止再次爆發做準備。從歷史上看,通常傳染病都會再次出現的,但一般而言,病毒會隨着時間逐漸變得傳染性更強,但致命性減弱。
二,新冠病毒會衍變、突變
近日,中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披露,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腦脊液中檢測出新冠病毒,臨床診斷為病毒性腦炎。這為新冠病毒可能侵襲患者中樞神經系統提供一項證據,雖然病毒學家及臨床醫生提醒,還有待更直接的證據確認腦炎系新冠病毒引發。但是新冠病毒侵襲神經系統的案例並非這一例,日本山梨縣政府3月7日也宣布,縣內一名男子確診者被診斷患腦膜炎。
澳洲國立大學臨床病毒學家Sanjaya Senanayake指出,病人神經系統癥狀及腦脊液中發現病毒,確實表明病毒有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疾病,但他希望能看到更多臨床證據,比如顯示腦炎特徵的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病人脊髓液中蛋白質和白細胞水平變化情況。
雖然新冠病毒是否會引起腦炎還有待研究,但病毒的變異卻正在進行,中國、巴西及澳洲的研究人員,先後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變異。其中,巴西研究人員發現,兩名從意大利回國的確診患者,一人的病毒與在德國發現的病毒相似,另一人與在英國發現的病毒相似,認為病毒變異可以用來追蹤病毒傳播路徑。澳洲國家科學機構說,已經分析115個基因組序列,正分析病毒變異的相關影響。
中國科研團隊日前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近期產生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L亞型及S亞型,其中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有專家表示,一旦病毒變異,致病特點會變得不同,例如病毒在中國的死亡率是2%,但歐洲的死亡率可能會更高,又認為如果在巴西患者身上找到的病毒與中國不是同一型,即使用中國的疫苗,亦難以起到保護作用。
不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冠狀病毒一向變得快,是已知的事,但目前最關注的是病毒基因改變有無改變病毒的傳染性及傳播速度,他指目前未有見到傳染性有加強,相信病毒並非已變種。
三、特效藥或將繼續缺位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令人憂慮的因素除了傳播率高外,還有無法即時找出明確、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人們過往引以為傲的科學技術,特別是在研製出針對性特效治療藥物方面,遠遠跟不上疫情發展的速度。這一趨勢或將繼續持續。
不久前,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曾引起關注,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報告任何臨床實驗結果。2月29日,美國也宣布一項利用瑞德西韋(remdesivir)治療新冠病毒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試驗已經開始。美國的醫療專家對此項臨床試驗結果表示謹慎樂觀。
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資深臨床評審員的方國棟醫生表示,美國的這項臨床研究可能要進行至少三年,預期到2024年才能看到最後結果。他表示,因為是在全球範圍進行,所以時間會比較長。美國的臨床試驗結果,可能會佐證中國正在進行的試驗,也會提供不同的視野。但按照原定的臨床試驗的時間表,要到四月份才能最後結束,國際上還沒有看到中國臨床試驗的結果。也有專家表示,臨床試驗中,如結果非常顯著,臨床試驗的組織者可以比預定時間提前停止試驗,並且立即將藥物投入臨床使用。但目前還沒有出現這一跡象。
各國也在紛紛進行相關實驗,日本使用治療哮喘的類固醇吸入藥物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癥狀得到改善的病例報告正引起關注。但提交報告的團隊稱“無法僅憑這次的病例評論效果”,這意味着,研究還將繼續,藥物的效果仍有待驗證。
目前,全球仍然沒有一種經過證實的有效藥物或疫苗。就像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早前表示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望在18個月內準備就緒,當下只能使用現有“武器”來對抗這一病毒,同時為長期鬥爭做準備。
四、非藥物干預手段的兩面性
隨着新冠病毒疫情在全世界蔓延至全世界,各國政府陸續介入干預。意大利決定全國封城防疫,連美國也有鬆動,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表示,若疫情繼續擴大,紐約市可能封城。但封城這種干預手段能否達到理想的效果?國際上有着不同的解讀。
權威學術期刊《科學》3月6日刊登的一篇論文指出,武漢的封城舉措減少近80%的國際傳播,論文中,華中科技大學、哈佛大學和復旦大學的研究者共同分析了中國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中的兩萬五千多個確診病例,利用“易感態-潛伏態-感染態-移除態”模型(SEIR),發現在缺乏有效疫苗的情況下,非藥物手段的干預極大地遏制了武漢疫情的擴散,截至2月中旬,這一舉措減少了近8成的國際傳播。但文章也提到,大量的未確診病例給疫情防控帶來巨大困難,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無癥狀感染者依然可以傳播病毒。
世衛顧問隆尼尼(Ira Longini)更認為,中國早前實行封城等防止新冠肺炎擴散的措施,其效果有局限性,雖然隔離可以減緩傳播速度,但病毒還是有機會在此實施之前已傳播到其他地區。他認為,除非傳播性改變,否則監控與遏止疫情的手段,只能令新冠肺炎患者病發後防止傳染及他人,所以,隔離患者與接觸者並不能阻止這種病毒,即使有辦法把新冠肺炎傳播速度減慢一半,但全球大約三分之一人口可能被傳染。
哈佛大學醫學文化學教授David Jones在哈佛大學新冠病毒研討會上也指出,對疫情的干預手段經常不像人們期待的那樣有效,他舉例說明,在20世紀初人類就知道通過節慾和堅持一夫一妻就可以消滅梅毒,但是就像當時一位美軍醫生指出的那樣,廣泛減少性行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但是另一方面,疫情失控之下,封城防疫又成為不得已的措施,並且在經濟等領域上帶來的挑戰是巨大的,在病毒持續在世界範圍內蔓延的同時,封還是不封,將會是各國政府需直面的問題。
新冠病毒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蔓延,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威脅已變得非常現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儘力表現出樂觀,他表示,這場瘟疫或許將是人類史上第一場可以控制住的瘟疫。但從上述4點可以看出,各種觀點還在碰撞之中,抗疫工作仍然任重道遠,擺在人類面前的,是需要繼續總結抗疫工作下的經驗和教訓,才能面對隨之而來的更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