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防疫工作比香港好 ? 這三點告訴你真相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地確診病例增長迅速。疫情肆虐的關頭,也成為了對各地防疫能力的壹次考驗。其中,新加坡的防疫工作一直被外界稱贊是有序、有效的典範。對比之下,也有人再次把同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老對手香港與之放在了同一個坐標系上。
一直以來,香港、新加坡之間的競爭通常都圍繞著商業與金融。但這次,二者之間的競爭又有了一個新維度:應對疫情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疫情中,新加坡不僅沒有對城市或區域進行封閉管制,政府也明確表示不建議健康的民眾佩戴口罩,更不呼籲民眾必須留在家裏。看似 “佛系”、卻很有效的新加坡防疫實踐受到壹片贊譽。但是,人們眼中的香港在疫情之下似乎只有搶購潮、口罩荒等種種不好的印象。不久前,更有新聞爆出,新加坡貿易部長陳振聲在一段泄密錄音中親口把香港的防疫工作當作負面例子來評價。
疫情當頭,香港可謂腹背受敵、到處挨罵,但是香港的防疫表現果真與新加坡相差甚遠?用數據和事實來說話,或許這次我們該用三點為香港的防控表現正名。
火速啟動應變 保持信息透明
實際上,香港可以算是中國大陸境外第壹個啟動公共衛生應急機制的地區。早在疫情發生的第壹時間,香港各界就紛紛提高警惕,要求各個口岸和醫院加強檢查。甚至在各地還未認識此次疫情的嚴重性時,香港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充分重視,嚴陣以待
12月31日,當內地新聞首次通報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時,香港食衛局便要求醫管局及出入境口岸,加強所有健康監察並致函私家醫生要求加強留意有關個案,開始部署相關防護措施。早在1月4日,當內地肺炎總數僅有44例時,香港特區政府立即公布了《對公共衛生有重要性的新型傳染病準備及應變計劃》,並同時啟動“嚴重”應變級別,實時生效。
隨後,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疫情, 1月27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布禁止來自疫情中心湖北省的旅客進入香港。相比之下,新加坡政府直到27日才開始采取措施,表示將會檢查入境的湖北居民,但如果檢測結果健康,仍會允許他們入境。
在四天後,新加坡采取了比香港更嚴厲的措施,對所有中國公民關閉邊境。政府還要求所有近期去過中國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家隔離14天。但港府並未在此時全面封閉口岸,完全禁止中國旅客進入香港,直到2月5日,港府因應形勢進壹步封鎖大部分出入境口岸。這曾導致有人指責香港的防控舉措不如新加坡迅速果斷,但需要看到的是,資料統計顯示,在采取這壹措施後,內地到港旅客已經“銳減”,入港內地旅客的數量從1月上半月的日均近9萬人降至2月17日的643人。
另一方面,香港在疫情的初期階段便十分註重信息的公開透明,保持與公眾的良性互動,幾乎每天都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公眾通報有關情況,對於每壹個確診者的活動軌跡都會會公布最為細化的信息。1月13~14日,港澳臺地區專家組還親臨武漢進行,對疫情防控與應對處置、醫療診治、病原檢測等進行了實地考察。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在考察返港後,隨即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公眾通報最新情況。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香港民眾可能是最早了解疫情知識並做好準備的那群人。而信息的透明化也避免了公眾因過度恐慌帶來的麻煩。
及時管控人流、阻斷病毒傳播
在迅速啟動的應急制度之下,港府也在第壹時間加強了對公共場所的管理和清潔工作,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消毒和阻斷病毒傳播。
早在1月底,港鐵已經加強了各車站的消毒清潔工作,采用以1比99漂白水清潔車廂和車站內乘客經常接觸到的地方,例如車廂內的設施、扶手電梯、升降機,售票機等。甚至連全港各地的公廁,衛生部門也都大大加強了清潔。據悉,值勤清潔工的公廁會每2小時,以1比99稀釋漂白水清潔1次。
在疫情可能傳播的高危地點醫院,港府也迅速實施壹系列特別措施,加強感染控制。1月26日起,便開始要求所有公立醫院,全面暫停探訪安排,安排醫務人員在醫院和門診範圍內,佩戴外科口罩及做好防護,暫停所有醫院義工服務及臨床實習安排,各醫院進行聯網即時檢視各項非緊急服務,調節服務量,集中資源應對新冠病毒疫情。
對於香港的私立醫院,也早在農歷新年之前就開始派發口罩、消毒分流發熱病人。現在如果到香港的私立醫院看病,就會發現,發熱門診已經和普通門診完全隔離。而沒有特殊情況,醫院更是壹步都進不去,探視也基本全停。
為阻斷疫情在學校傳播的風險,港府早早宣布全港所有學校停課,同時從1月28日起,就要求除提供緊急和必須公共服務的人員外,公務員都留在家中工作,盡量減低疫情在社區擴散的風險,也呼籲全港企業讓雇員實行彈性的家中辦公。
而對於3月、4月疫情蔓延期間,所有可能提高傳播風險的大型公眾活動,港府絲毫沒有手軟,包括香港藝術節、巴塞爾展在內的各種“經典活動”,頂著蒙受巨大損失的壓力,也都通通喊停。作為香港的熱門旅遊景點,海洋公園和迪士尼也相繼關停。
可以說,在阻斷病毒傳播這方面,港府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不惜壹切代價。雖然香港的確診人數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但是全港並未有大規模的社區感染爆發,在一座人口700多萬、寸土寸金高密度的城市已經極為難得。
不過,與之相比,新加坡則並沒選擇大規模對居民進行隔離和居家建議,而是把精力用在對每壹個確診病例按照流行病學的標準追逐其傳播鏈,細致到街道和場所,防止聚集性傳染。新加坡政府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保障疫情診斷的通暢、臨床醫療資源的充沛,以及用財政補貼的方式鼓勵病人盡快看病,充分利用了新加坡的醫療優勢以達到防疫效果。
「緊中有松」,港府彈性決策
不過,在嚴格的防範管控措施之下,港府的防疫政策也是“緊中有松”。雖然港府鼓勵民眾在疫情期間“保持社交距離”,減少聚集活動,但是並未要求全港的所有餐廳、商場關閉。關鍵時期,港府和媒體將有關新冠病毒的專業知識最大限度地傳遞到公眾手中,給予了他們最大的知情權。
正如有評論指出,一個好的決定從來都不是零風險,而是擁有足夠知情權的風險。而好的政策,是可以讓人們有選擇、有(哪怕是受限的)自由,維持生活的秩序和安全感。保持公眾的充分知情權與選擇的自由,港府在這點上達到了一個平衡。
同時,面對疫情的不斷變化,港府也在因應形勢進行靈活、迅速的政策調整,無論管制出入境、停課、政府停工都是根據確診人數和類型壹步步進行彈性反應。面對近日來,新發病例緩慢增加的趨勢,港府對於學校的防控工作仍然持有審慎態度,宣布全港學校仍繼續停課,將不早於4月20日開學,但是政府各部門公務員開始逐步恢復工作,企業也慢慢正常上班。
在疫情蔓延的困難關頭,港府也都出臺懷柔政策。相比新加坡早前撥款的64億新元(合46億美元),為企業與工人提供財政支持,香港同樣有類似的措施。2月21日,港府成立“防疫抗疫基金”的撥款申請,涉款300億元,當中,101.9億元用於提升防疫抗疫能力,169億元用於向企業及巿民提供援助,包括零售業資助計劃、食物業界別資助計劃、向運輸業界提供的補貼、會展業資助計劃、額外增加2019至20學年的學生津貼、旅行代理商資助計劃等。
這場防疫戰,香港並不遜於新加坡
再來看看新加坡的情況。華人占多數的新加坡,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壹度被稱為“重災區”,特別是2月中旬病例迅速增長,壹度成為中國大陸之外疫情病例第二多的國家。然而,新加坡自2月20日以來新增確診病例明顯降低,治愈病例連續多日超過新增病例,累計確診的100個病例中死亡病例為0。
新加坡的疫情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治愈率相較之下極高,防疫工作更是獲得世衛的肯定。
香港與新加坡的規模相當,面對來自中國的疫情蔓延都很脆弱。但如果看看香港與新加坡疫情防控上的壹組數據,便會知道,當下香港的防疫成果比新加坡來得更不容易。在總人口上,新加坡有 560萬,香港則有740萬人口,人口密度明顯更高;距離早前疫情風險最大的中國,新加坡需要5小時的航班,而香港是零距離、直接與深圳相接。確診人數上,截止3月2日,香港的98個確診病例,數字上仍然要低於新加坡的 106例。
從這次公共衛生管理上看,香港的疫情防控,做得並不比新加坡遜色,甚至可以說是達到了世界壹流水平。
3月1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香港的防控疫情工作堅持以科學為證及理據為本,以目前共95宗確診數字看,措施是有效的。她指出,香港與內地毗鄰,人員往來頻繁,而香港的城市密度又高,但確診數字比許多國家和地區都低,這是各界共同努力的成果。截至3月2日,香港比亞洲區內的韓國(4212)、日本(955)和新加坡(106)低,亦遠低於出現大規模感染的意大利(1694)和伊朗(987)。
其實,疫情之下,並沒有所謂的誰輸誰贏。對不少國家來說,香港、新加坡的防疫經驗都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值得學習。而眼下疫情仍處在擴散的階段,防疫工作充滿挑戰,對於新加坡和香港來說,這場和病毒有關的競賽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