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確診人數不斷增加,累計死亡病例更是超過2003年“非典”時期,更加凸顯了當前防控工作的嚴峻形勢。全國各省市都制定了史上最嚴格的防治措施,以防止疫情進壹步的擴散。除湖北部分城市外,中國第二大疫情淪陷區浙江溫州自2月2日零點也開始封城,9百多萬溫州居民將與外界隔開,每戶每兩天可派1人出門采購,無關人員不得外出。
與此同時,隨著近期確診病例數不斷上升,今日(2月3日)香港也公布了進壹步管控人流的措施,對抗疫情。今天下午,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宣布,從4日淩晨起實施關閉羅湖、落馬洲口岸、港澳碼頭和皇崗口岸,以進壹步限制口岸人流。從4日起,香港出入境只會集中於深圳灣大橋、港珠澳大橋兩個口岸。


其實,疫情爆發之後,港府是否應該加強各出入境口岸的往來限制壹直是香港社會關註的焦點,但這樣的防疫措施是否涉及政治化,近期也引來不少爭議。實際上,從防疫的角度上來說,香港維護好戰略窗口的地位,可以為中國留壹條後路,從理性的角度來考慮,特區政府應當采取更嚴格的入境政策,加強管控,避免香港淪為疫區。
可以說,在疫情蔓延的特殊時期,關閉部分口岸的措施,本質上是封人不封城,限制的是人員往來,而非阻斷貿易和貨物進出。隨著新型肺炎疫情的不斷蔓延,其實香港無法在其中抽身事外。而當國際社會對中國展開圍堵時,必須保留住香港這條大動脈,令其成為中國的安全區域,才能在情況緊急時為國家保留壹絲余地,更好地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保持香港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在考察此次新型肺炎疫情後,明確建議“壹切如常,沒必要封鎖對中國的交通與貿易往來”,但在疫情蔓延下 ,目前已經有六十余個國家對中國公民採取了相應的入境管制措施,變相對中國進行全面圍堵。其中美國、澳洲等國全面禁止中國人入境;俄羅斯、蒙古關閉與中國邊境接壤的過境點;更多國家切斷了和中國的往來航班。最新消息顯示,美國西雅圖塔科馬管轄水域海岸警衛隊通告,從當地時間2月2日起,對於最近15天內掛靠過中國港口,且船上沒有疑似新型冠狀肺炎感染病例的船舶,要等到第16天才能進港。有很大概率所有美國港口會按照此規定執行,對於中美貿易往來會產生直接影響。
其實,與內地各省市相比,香港和澳門此次的疫情並不算特別嚴重,截止2月3日,香港有15宗確診個案,澳門有8宗確診個案。但是壹些國家在對華采取往來限制措施時,把港澳也列入其中,現時意大利已經停飛往來港澳的航班,科威特禁止持香港特區護照人員入境。由於疫情趨勢仍然未知,目前也不排除其他國家相繼采取類似措施,變相將香港進行“封鎖”。要知道,這樣下去,受到損傷的不僅僅是香港,整個中國都將受到打擊。
回顧歷史,香港就壹直扮演著中國與外聯通的窗口角色,1950年,美國就和西歐國家秘密組織“巴黎統籌委員會”,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實施經濟封鎖和技術出口管制。那時候,中國緊缺的壹些物資例如橡膠、藥品、化工產品等,大多都是通過香港進口,1949年到1951年,香港與大陸的貿易增幅達247%,貿易額成倍增長,香港在中國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而在此次疫情不斷蔓延之際,香港依舊可以凸顯其窗口角色,尤其是香港有特殊的隔離渠道,有成為中國安全區的優勢,如果疫情進壹步惡化,國際社會又對中國進行圍堵的情況下,保住香港這個安全區域,可以成為中國與國際社會暢通的出口,中國急需的口罩、醫療物資,也都可以通過香港來進口。

不能因政治爭議忽視潛在風險

誠然,有不少人認為,香港的疫情並沒有那麼嚴重,而且已經采取了限制與內地人員往來和本地人流的措施,內地全面暫停港、澳個人遊簽證,並沒有必要進行出入境口岸的全面關閉。但是香港政府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天,每天仍有4萬多香港人前往內地,1月31日-2月1日兩天,平均每日仍有約六萬人次從內地返港。其中,不少香港人還每天往返,人員流動仍然密集,這對兩地防疫工作都造成壓力,不僅威脅到香港的衛生安全,還對臨近香港區域的整個廣東省區域都帶來壹定風險。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以復合種群模式,評估新型冠狀病毒從內地輸入香港的風險。他從武漢感染數字計算出基礎繁殖率,為1人可傳染2.92人,以潛伏期5日計算,按照推算,由1月29日至2月2日期間,當20萬人從內地回港,就會帶來15.4宗輸入病例。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的推測更令人驚慌,他警告,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能力非常高,如果傳播率跟流感相似達五分之壹,而死亡率至少百分之壹,香港可能會有壹百四十萬人感染,壹萬四千人可能離世。
從公共安全的角度來看,香港政府明顯有必要采取進壹步的措施。然而,此前是否應該關閉口岸、限制與內地的人員往來,在香港已成為政治議題,醫管局工已組織“醫管局員工陣線”組織罷工,稱政府未正面回應封關問題,還計劃推動罷工將進入第二階段,即由2月4日至7日開始,動員所有員工陣線的所有會員罷工。日前簽署表達罷工意向的醫護會員為9,000人,罷工會使得急診室等服務受到嚴重影響。
雖然,這些醫護人員罷工與這份職業本身所秉持的救急扶危精神相悖,這種漠視生命的行為絕不可取,但是可以看到,香港業界人士對關閉口岸的呼聲確實甚高。而作為壹個技術性問題,這也的確需要香港政府給出答案。
如果香港不采取進壹步的措施,使得疫情公共衛生服務進壹步惡化,那必然會造成日後更為被動的局面,當香港的醫護、金融、海關,公共交通都受到影響,別提發揮戰略窗口作用了,香港只會給國家帶來更多的麻煩。特殊時期做好人流的有效管控,將疫情的輸入性風險降到最低恰恰才是對“壹國兩制”最好的詮釋。
封人不封城,做好後續工作
內地一些評論指出,此時香港不但沒有齊心協力援助內地抗疫,卻壹門心思醞釀阻斷與內地的交流,是壹種危難時期的嚴重背叛。早前特首林鄭月娥也提到,這樣或造成歧視,不符世衛原則。不過,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在形勢有變,肺炎疫情不斷擴散的情況下,加強人流管控和歧視沒關系。正如今天林鄭宣布,關閉多個人流量大的出入口岸,進壹步阻斷疫情輸入、蔓延,這也可以成為有益於中國齊心抗疫的壹個舉措,
但值得註意的是,關閉口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並不簡單,必須要好後續,最大程度的保護好各方的權益,具體可以考慮從以下四點進行。
第一、封人不封貨。關閉口岸並不意味著全面封鎖,而是旨在對人員流動全面限制,暫時關閉客運往來通道,尤其要暫停經常往返兩地工作的人流,這是防止疫情蔓延的最有效方式,例如,任何經過內地口岸入境必須作出14日居家隔離,如佩戴智能手帶進行追蹤等,但是需保留貨運通道,確保香港內地兩地貿易往來。
第二、在采取關閉口岸的決定時,可暫定壹或兩周,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而隨時進行靈活機動的調整,以適應貨物運輸的需要。對於物流物資怎麼進入, 政府也應做好相應的預案,確保物資運輸的暢通,發揮好香港作為窗口的聯通作用,同時對運輸人員也應做到嚴格的監測和追蹤。
第三、在人流管控上,進行細致化分類,做好審查和追蹤工作。對非本港居民入境,設定極高門檻,嚴格限制,這方面應爭取內地有關部門配合,不能輕易批準內地人士來港。而從內地進入香港的人,毋須經常往返的,全部安排隔離檢疫。
第四、面對嚴峻疫情,港府更要做好民眾的基本生活用品物資保障和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供應充足,定時更新疫情的相關信心,同時協助民眾做好心理建設,緩解他們的擔憂、焦慮等負面情緒。
在疫情爆發的特殊時期,做到封人不封城,有效部署好後續工作,不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對陸港兩地民眾都負責任的舉措。同時,面對嚴峻的疫情,香港更應該有壹份擔當,依然要保持好自身的窗口作用,為貨物往來、運輸物資的暢通創造條件,配合全國共同打贏這場防疫戰。

(Visited 8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