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2日,英國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第3次舉行全國大選投票。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領導的保守黨一如票站調查預測,成功在650個國會議席中,取得過半數議席,可以繼續執政及兌現脫歐承諾。這是自1987年瑪格麗特•撒切爾獲勝以來保守黨取得的最佳結果。


保守黨大勝的消息對英鎊匯價帶來支持,今天上午七點,英鎊5個小時內暴漲近500點。英鎊兌美元升2.52%,最新報1.3493;英鎊兌港元最新報10.5321,升2.38%。這是2018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在香港,英鎊轉強不僅對兩大英資銀行滙豐控股和渣打集團股價帶來刺激,還讓在英鎊擁有不少投資的長和系獲利,這也再次證明了李嘉誠的眼光。

保守黨大勝令英國趨於穩定

本次大選投票是近100年來首次在12月舉行。上兩次大選分別在2015年和2017年舉行。英國的大選通常每4至5年舉行一次。五年一次的大選,為什麼會連着發生三次?原因很簡單:因為脫歐。保守黨和約翰遜的勝利又意味着什麼呢?保守黨在議會佔絕對多數席位,可以保證其不需要與任何黨派聯合組閣,即可在內閣無障礙的推行自己的政策。脫歐或許只剩時間早晚。
保守黨這次獲得勝利,“約翰遜因素“無庸置疑是當中主因。約翰遜選前幾乎盡數清洗黨內溫和派元老,連保守黨前首相約翰·梅傑(John Major)也在選前公開呼籲制止約翰遜派系,此次大勝可算是保守黨全面“約翰遜化”的明證。使約翰遜成為英國少有可以呼風喚雨的首相。
當然,約翰遜此次能夠獲勝,和他實力也有一定關係,他的一句“搞定脫歐”(Get Brexit Done)選舉口號,就顯示出他能夠把握好這個原來已對他有利的政治形勢。他在競選早段就放棄了早前“興建40所醫院”之類的國內政策口號,將重點全面集中在脫歐一事之上,以己之強攻對手之弱。儘管競選綱領空洞無物,這一招“以無對有”,讓英國民眾在難以比較實際政策的情況下只得將焦點集中於各黨領袖的公開表現之上,而以親切感和幽默感著稱的約翰遜當然遠勝像憤怒老人一般的工黨領袖科爾賓(Jeremy Corbyn)。
據媒體報道,工黨現已陷入黨裂危機之中:有人劍指70歲的科爾賓;有人力批黨內以影子脫歐大臣凱爾·斯塔摩(Keir Starmer)為首的“硬留歐派”,指他們導致工黨大失工人階層的脫歐派支持;有人則說科爾賓去留待定,但其死忠草根團體“動力”(Momentum)一定要解散。
歐盟方面也傳來了“樂觀其成”的立場。原本擔心英國政壇大亂、或者是工黨上台的投資市場也解除了崩盤警報,無論約翰遜的風格多麼爭議,他確實扎紮實實地打贏了這場選戰,並讓英國政壇進入了自“2016脫歐公投”以來最穩定的席次狀態。

選舉結果讓英鎊大漲

勝選消息傳來後,英鎊明顯走揚,周四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就撰文稱,保守黨獲勝料無意外,但獲勝優勢將對英鎊產生重大影響;周五早間,英鎊上演驚天暴漲一幕,日內匯價進一步大幅暴漲,稍早最高觸及1.3513,漲幅超過350點,這是2018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英鎊兌美元一度升穿1.35水平,觸及1.3516,其後回順至1.347附近。兌歐元也漲至1.20;英鎊對人民幣漲至9.49。目前匯價仍持於高位附近,日內漲幅為2.4%。
同時,再加上特朗普發布關於貿易談判利好消息的提振,全球風險情緒驟然升溫,金融市場波動劇烈。美元指數短線拉升近30點,刷新日高至97.36。美股三大股指短線飆升1%,自11月底以來首次刷新歷史新高。歐洲股市迅速收復早盤失地。截至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79%,德國DAX指數漲0.57%,法國CAC 40指數漲0.4%。MSCI全球指數突破2018年1月份錄得的紀錄高位,並刷新盤中歷史高位。
在中國,A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滬指開盤漲0.76%,深成指漲0.89%,創業板指漲1.02%。港股的升幅也一度擴大至逾600點,恒生指數高見27615點,最多曾升621點,最新報27596點,升602點,升幅逾2%。其中,在英鎊擁有不少投資的長和系沖高,長和(00001)飆4.5%至74.15元,高見74.6元;長江基建(01038)升3.8%;電能實業(00006)升0.9%;三股破頂。長實集團(01113)升3%。

李嘉誠的眼光再次得到證明

今年8月19日,長實集團宣布,投資430億港幣,現金全資收購英國最大的酒吧運營商之一greene king PLC(格林王)。李嘉誠又圈了一塊英國的地盤,這在當時引起熱議,在近10年的時間內,李嘉誠撤資內地香港,移師歐洲,重倉英國,李嘉誠旗下的公司在英國的投資囊括了港口、電力、房產、醫藥、水利及移動通訊等“國之命脈”。 投資總額已經超過了4,000億港元。
2010年,李嘉誠以58億英鎊全資控股佔英國電力供應總額30%以上的英國國家電網;2011年,李嘉城再次投入47億英鎊控股英國水務公司(northumbrian water),該公司供應了大約7%的英國人飲水;2012年,李嘉誠斥資6.5億英鎊控制了英國天然氣供應商WWU公司,該公司佔據英國市場30%天然氣供應量;2015年,列車租賃公司evreshot rail也被李嘉誠以25億英鎊收購…… 李嘉誠家族所持有的英國水務、能源、鐵路等民生基建公司,在過去兩年中取得了26億英鎊的稅前收入。
事實上,若科爾賓(Jeremy Bernard Corbyn)最終上台,李嘉誠家族的商業布局可能迎來被動局面,因為在經濟上,科爾賓要求將富豪的個人所得稅提高到50%,將企業利潤稅提高到40%,同時大力實施國有化,大幅降低軍費預算。但保守黨獲勝,不但讓英國順利脫歐重現曙光,而且英國原有的產業政策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可以說,這次李嘉誠家族完全不用擔心可能發生的負面衝擊。
如今李嘉誠之後,如今也有越來越的港商跟隨他的腳步投資英國,在不少港商看來,謀求向科技轉型,脫歐後英國匯率下降帶來的最佳契機,以及英國資產保值,都是獲得青睞的原因。

(Visited 9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