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厚祿的香港公務員,為何在困局中陷入沈默?
香港公務員又要加薪了!12月初以來,香港立法會財委會已經開始審議本年度公務員的薪酬調整,如果順利,中層及低層公務員將實現5.26%的加薪,高層及首長級公務員則加薪4.75%。
新一輪加薪將讓本就高薪的香港公務員們更上一層樓。 他們的工資水平有多高呢?根據去年的資料顯示,香港公務員分50個薪級,月薪從12265港元到129325港元。一個公務員的月薪多少,是要根據職級及工作表現來決定 ,不同的部門工資有差異。如:一般公務員為每月21585港元,政務主任起薪為每月53405港元,特首月薪41.65萬港元。
但此次加薪卻引發了不少香港民眾的不滿。有人在網上評論稱,同樣都身處反修例風波下,很多打工仔不時要在裁員潮中掙扎,公務員什麼都沒做還要加薪,直呼社會不公。
本是一次正常的加薪,卻引來眾多炮轟,值得深思。政府的高效、公務員的勤勉廉潔一直是香港社會引以為傲之處。但此次反修例事件下,有調查顯示,民眾對於政府治理工作的滿意度創新低。不少人更是直指,拿着優渥薪水的公務員群體,在應該為民服務的關鍵時刻更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回想一下,在此次反修例風波中,香港公務員的表現難以讓人滿意,具體來看,可以總結出香港公務員隊伍內部的四種問題心態。
同情黑衣人,政治不中立
部分香港公務員在此次反修例事件中暴露出的最大問題心態,便是對街頭 黑衣人抱有極大的同情,而忘記了自身應該秉持的 “政治中立”宗旨。
根據香港《公務員守則》,公務員必須保持政治中立,不論本身的政治信念為何,公務員必須對在任的行政長官及政府完全忠誠;在履行公職時,公務員更不得受本身的政治聯繫或信念所支配或影響,須以公正持平的態度執行決定,以及管理所屬範疇的公共服務。
但可以看到,此次風波中,一些香港公務員被社會輿論所影響,對示威者懷有同情的心理,因而對一些黑衣暴徒的違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忘記自身應有的行為準則。還有部分公務員在社交媒體上宣揚“下了班,摘下工牌也是香港人”的口號,號召同事一起加入暴力示威者的隊伍。
早在8月,就曾有四萬名香港公務員放工後參與反修例集會,聲援示威者。至近日更有多名公務員因參與非法示威被拘捕,其中還包括政務司司長辦公室一名24歲的男助理文書主任,在旺角涉嫌參與非法集會和襲警。
在這種同情上位、丟失理智的心理背後,部分香港公務員已經將應有的職責和核心價值本末倒置。試想如果連社會的公務人員隊伍中都充斥着暴力的同情者、支持者與參與者,那麼社會想要止暴制亂,走出亂局將十分困難。
高喊口號,行動拖沓
而另一部分對示威者懷有同情,卻因不敢公然參加示威活動的香港公務員,心理則更加矛盾。一方面,害怕自己的政治不中立,會使得自身丟了飯碗,沒了工作,但另一方方面,又未能與示威者完全劃清界限,於是兩難之下只好用了一個折中的方法,選擇和政府一起高喊“止暴制亂”的口號,而在需要切實行動時則按兵不動。
當香港公務員自身成了既得利益者,我們便看到整個特區政府不願意執法,有法不依地縱容暴亂的惡化。心裡偏向示威者一邊,口頭上又表態支持政府,帶着這種糾結又矛盾的心態,不少公務員在需要嚴格執行法律和政策之時,不是刁難阻礙,便是拖拉怠慢,遲遲不行動。
還有一些退休高官,嘴上公開反對止暴制亂,批評政府,支持示威暴亂。但實際上,他們還是在享受着豐厚的退休福利,也不用為他們任內在香港社會造成的問題與失誤而負上任何責任。既可以爭取示威暴亂者的掌聲,同時香港的暴亂破壞基本上損害不了他們的退休待遇與生活。以一種既得利益者的心態,旁觀局勢一步步走向失控,也無需對此負責。
事不關己的“雪花心態”
更有不少香港公務員,面對社會風波,在工作中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認為多做一點、少做一點,都無助於改變局面,因此就乾脆放任不管、不作為,把一切責任都推諉給警隊,反而將其與自身的關係擺脫得一乾二淨。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有一名句曾說過:“在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會承認自己的責任。”在雪崩之後,沒有一片雪花可以逃避責任,雖然他們自己並不承認。這種“雪花心態”,在公務員內部,可謂極其普遍。
以早前在連儂牆附近發生的砍人案為例,清除連儂牆上充滿挑釁的話語和海報本是政府食環署的責任,但是一連多日他們都未能及時處理,可以說連儂牆附近發生的激烈爭執演變成砍人案,與食環署工作的不盡責也間接有關。
而在11月,一連多日香港多處道路被堵塞和破壞時,本應負責道路維修的路政署工作人員不見蹤影,大多道路的恢復都靠熱心市民自發上街清理;至於宣布連續多日停課的教育局,在面對校園暴力蔓延的情況下,也未有採取有效的手段,沒有及時遏制學生在學校內的打砸燒暴力行為,也沒有對失職、煽動學生罷課的教師進行處罰。
香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批評過現時香港公務員的不作為:“ 17萬公務員不要事不關己,不要以為自己不是警隊就什麼都不用做。” 她認為,很多事情,不是政府管不了,而是不為之。17萬公務員,每個人都可以做些事情。
但目前的現狀是,公務員內部都有一種“反正你不管,那我也不管”的心理,寄希望於明天的幻想,因而不少政府部門內部根本談不上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傲慢敷衍,得過且過
而香港公務員內部,尤其是高層,更抱着一種傲慢敷衍的態度,領着高薪水,卻沒有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為官純粹“打份工”,抱着“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態度,敷衍塞責,得過且過。
上月13日,紅隧(過海隧道)因為受破壞而封閉兩周,政府歷經100小時經過搶修後通車。但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隨後則說了一番話,稱若下次再有示威者破壞紅隧,政府也無計可施了,使公眾大為不滿。如果政府都無計可施,那麼普通民眾又怎能在安然在這座城市生活?問題還沒出現,首先就表態政府的能力有限,根本是一種敷衍,是沒有懷抱誠意,積極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同樣,不久前,香港律政司司長因為出訪英國而被十多名挺港示威者包圍跌倒,聲稱左手手腕脫臼兼骨折於英國接受手術,一直至本月3 日才返港。且不論律政司本身在香港司法體系中的重要性,而最近正是律政司檢控工作最繁忙的時期,司長遲遲不歸來,不免引人猜測這是在逃避香港的亂局,不願面對問題。公務員高層身居要職,享受着香港這座城市帶來的巨大紅利,卻不時刻牽掛香港的安危命運,這是一種權利的傲慢。
目前,香港正處於回歸以來最危急緊要的關頭。社會風波未有平息的同時,未來還面臨著嚴峻的經濟形勢。以往的香港以有一個廉潔高效的公務員系統著稱,這樣一支穩定高效、廉潔奉公、專業精細的公務員隊伍,才確保了香港能夠保持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
但是在此次社會風波中,香港公務員的表現卻難稱合格。歸根到底是心態上出現了問題。如果公務員內部不能克服種種拖沓、傲慢、敷衍的心理,繼續不作為而任由事態發展,那麼無異於把香港推向懸崖絕壁。
也只有先從政府內部開始,擺正心態,從行動上重新贏得民心,當前的危機才有可能逐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