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風波持續多月,對香港經濟造成的惡果正在逐步顯現。11月15日,特區政府宣布,2019年GDP預期將比去年下降1.3%,香港已經陷入“技術型衰退”。一旦這一預測成真,這將是香港10年來GDP首次出現年度萎縮。此外,香港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長比前一季環比下滑3.2%,同比下降2.9%,也是10年來首次錄得按年跌幅。


面對如此嚴峻的經濟形勢,可以說,香港已經站在了必須選擇和改變的十字路口。
而持續的亂局,也讓香港經濟的深層次問題暴露無遺:經濟易受外部影響、缺乏創新活力、民生與經濟增長不協調、與內地融合中角色被動。這四大經濟方面的矛盾經過20餘年的積壓,集中爆發,如果再不加以清醒認識,出招解決,那麼將對香港的未來有着致命的影響。

1 外向型經濟易受影響

一直以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都以高度開放的外向型經濟著稱。但這獨特的優勢,從另一個角度看,在國際環境不穩之際,也會轉化為一個弱點:說到底,正由於對外部環境的變化極為敏感,香港經濟很容易被各種外界不利因素所影響。
去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各種負面效應,就十分明顯地反映在香港的經濟數據上。
這一背景下,不僅香港內外部投資意願有所降低,作為香港經濟另一重要支柱的進出口貿易也持續受到拖累。
截至今年7月,香港出口已經連續9個月下降,今年第一季度貨物出口總額同比下降4.2%,進口總額同比下降4.6%。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早前表示,“出口的下降將對香港GDP帶來的影響,可能比預期的0.1%至0.2%要高。”
這種高度依賴外部環境的弊端,正在當下不斷顯現,香港經濟很可能因為國際環境的持續負面影響而滑入衰退的深淵。

2 經濟創新活力不足 喪失新引擎

從香港經濟的構成來看,可以說一直都是狹窄化、單一化的。雖然香港主要的經濟結構會不時轉換,但基本上離不開房地產、服務業為主的大方向。近十年來的數據都顯示,香港各類服務業輻射的GDP佔到總體GDP的90%以上。
目前,支撐香港經濟的四大產業,主要是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專業服務及工商業支援服務。這四大產業不僅創造了約178萬個就業崗位,也成為多年來香港經濟的核心動力所在。
但是,這種單一的產業比例,一方面體現了香港服務產業的成熟,從另一方面看,也日漸反映出經濟發展存在明顯的結構性矛盾。
近5年來,伴隨着外部需求趨弱,香港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內部需求,延續了過度金融化、地產依賴的增長路徑。有研究數據顯示,香港房地產業的GDP佔比高達10%。如再加上為房地產業服務的建築業、物業維護等服務業,則廣義上的房地產業GDP佔比高達20%。甚至有人評論,香港成了一座被服務業和房地產“耽誤”了的城市。
站在長遠的角度,事實確實如此。對服務行業的高度依賴束縛住了香港的手腳,背着這個包袱,香港已經跑不動,也跳不起來。香港經濟的未來創新和活力明顯不足,也喪失了潛力。
相比毗鄰的廣州、深圳,香港明顯缺失了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經濟發展新引擎。當對岸的內地城市,已有一批批年輕、活力四射的科創企業拔地而起,在香港,被寄予厚望的創科產業卻錯失了黃金髮展期,仍然沒有茁壯成長的土壤。
這也讓不少有志於科創產業的香港年輕人倍感失望。香港有着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成果,卻無法將其產業化,轉化為引領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實屬遺憾。
再看看常被拿來與香港對照的新加坡,近年除了大力發展金融和新興工業(包括電子、生物醫藥和石油石化等)外,還在發展創新企業和金融科技方面下了不少功夫。20年前,新加坡的GDP大約是香港的1/2,如今,500多萬人口的新加坡,GDP總量已經超過了700多萬人口的香港,這不能不歸功於新加坡近年來在科技創新方面投入的努力。
在去年世界經濟論壇發表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新加坡的世界排名已經躍升第二,僅次於美國。而在“創新能力”這一欄上,新加坡更是以第八位的名次遠遠領先香港(第26位)。
正如原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研究員蔡赤萌所說的那樣:“若要在高度發達的全球商業網絡中發揮重要節點功能,香港需要扮演的功能不是簡單地充當中間人,而是要作為經濟活動的統籌者、協調者、引發者和策劃者,需要進一步向產業鏈的高端延伸。”
如果不能賦予經濟增長更多的創新活力,破除經濟產業上的這一矛盾,香港的明天恐怕會黯然失色。

3 民生改善與經濟增長不協調

此外,從社會層面來看,香港的民生改善長期未能與經濟增長相協調,普通民眾未能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存在諸多社會矛盾,這為香港經濟的發展埋下了一顆顆定時炸彈。
這一問題首先就表現在居住方面。由於擁有異常繁榮的房地產業,香港樓價之高冠絕全球。國際物業顧問世邦魏理仕(CBRE)今年4月比較全球35個城市私人住宅市場的數據後發表報告稱,香港平均樓價達120萬美元,位居全球榜首。
據統計,自2004年起,香港樓價逐年大漲,即便是在港府出台多項辣招、都沒能阻擋這一勢頭,在14年間已經漲超4.4倍。從相對漲幅看,房價漲幅更是遠遠超過居民收入漲幅。1993-2017年,香港房價上漲259%,居民人均收入上漲137%,房價漲幅是人均收入漲幅的1.9倍。
目前,香港的人均住房面積僅為16平,近20萬市民租住劏房,人均住房面積不到5.8平米,遠遠落後於其他發達經濟體。儘管香港政府興建了大批公營房屋,但由於數量有限,很難滿足中低收入家庭居住需求。
同時,香港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斷上升。今年10月,香港的消費物價指數再次按年升高3.1%。在英國經濟學人智庫今年公布的《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中顯示,香港生活成本已經由2018年的全球第4,躍升至與新加坡和巴黎並列第一。除麵包等少數商品價格略有下降外,香港的香煙、燃油、酒類等絕大數商品的價格在過去一年均有上升。
在物價、樓價高企,貧富懸殊不斷拉大的情況下,多年來港府在社會治理中又存在制度缺失,使香港民眾未能公平地享有經濟發展的成果,就常常使反對派人士有機可乘,將經濟民生議題“政治化”,大作文章,煽動社會對立,使得香港社會一直面臨諸多風險。

4 被動融入內地,錯失發展良機

背靠廣闊的內地市場,一直是香港作為聯通內地與國際平台,實現經濟騰飛的巨大優勢所在。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都曾公開表示,羨慕香港擁有中國內地這樣廣闊的經濟腹地。
但是多年來,在與內地經濟的融合和協調方面,香港都顯得有些被動或者是準備不足。
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去年5月進行的一項民調反映,有七成(69.7%)香港市民有聽過“大灣區規劃”,較上一年增加了9.5個百分點。但超過一半市民(56.2%)表示香港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優勢很少或完全沒有。
而對於“香港不參加大灣區規劃,就會在與內地城市的競爭中失去機遇”這一說法。調查中有三成二(31.5%)的受訪市民同意這種說法,與持中立態度者比率相同(31.5%),而表示反對的受訪市民佔兩成三(22.5%),另有14.5%的受訪市民以“不知道/很難說”作答。只有33%市民認為港澳與內地合作可以發揮城市群優勢,不足三成(28%)市民認為香港參與大灣區規劃“好處多些”。
今年5月,香港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也公布了一項關於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流動的調查結果,目前在41%香港受訪者中表示不會考慮去大灣區的另一城市工作。
這反映出,不少香港民眾都對參與大灣區建設一事抱着比較被動的意識。
有評論認為,自回歸以來,香港手握巨大的先發優勢,但始終沒有完成發展跑道上的並肩而行。在過去幾十年里,香港多以協作者的姿態,參與內地的發展和騰飛,而非中國經濟發展的高地和引領,令人感到遺憾。
中國內地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經濟發展的潛力更不可小覷。
在這一絕佳的發展契機下,香港更不應只滿足於扮演內地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窗口,更要以生產者、建設者的角色,深度參與國家建設,全方位汲取營養,才能更好地分享內地發展的紅利。
香港經濟的未來發展之路,任重道遠,也唯有更好地把握眼前機遇,努力破除四大矛盾,才能在亂局之後,輕裝上陣!

(Visited 88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