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無論結果如何,一路走過來。看結果,倒推反思。怪集體無知,可是民心向背,為何如此執着?怪外部干擾,外部一直都在。
如何抓住大多數的心?群眾路線,是當下最重要的。統戰路線,大調整方能做到。
連續數月來動蕩的香港,在上一個周末迎來了少有的寧靜。
11月24日的選情,雖然仍有激進反對派人士針對一些建制派候選人和他們的支持者進行滋擾,但是整個氛圍都大致安全有序。
今天,結果也陸續公布:在當前各種衝擊疊加、內憂外患並存的不利形勢之下,建制派仍然獲得了約40%的選票。
值得一提的是,與往屆不同,此次是在香港政治紛爭激烈、內外部環境相當複雜的情況下舉行的。
從香港自身來看,其已經在一場猛烈的社會風暴中困擾多時。掀起反修例風波以來的近6個多月中,極端反對派人士不斷製造、升級暴力活動,造成香港社會政治氛圍對立、社會情緒撕裂、經濟民生髮展受挫,也對今年選情產生不小的影響。
實際上,區議會本是香港地區層次的區域組織,是香港十八個區的基層民選機構,它們的職能也是服務基層民眾,就市民日常生活一般性事務向特區政府提供意見,並參與地區管理事務。但此次,不少泛民參選人打着政治口號,借社會事件炒作,在選舉中進行政治化操作,吸納選票,使投票過程異常地政治化。
而從國際環境看,背後更是不簡單。僅僅在過去一周,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就動作頻頻,外部干擾不斷。
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中,結果與原先預期有出入,相信不難理解。
但在結果揭曉之際,如何看待當前局勢下香港的未來,如何選擇香港前行的道路,是更為值得探討的話題。
25日,特首林鄭月娥也發表了聲明。她表示,特區政府尊重這次結果,區議會是政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反映地區意見、促進社區建設外,在監察地區公共服務方面也發揮積極作用。投票結果也反映出市民對社會現狀及深層次問題的不滿,特區政府一定會虛心聆聽市民的意見,並認真反思。
同樣需要看到的是,雖然建制派沒有取得預期的結果,但這也給建制派帶來了更多反思、改進的機會。外部勢力對於香港的干涉一直都在,不能將此次選舉的全部責任推至外在環境,在此背景下,建制派更需要砥礪前行,堅持服務社區,服務市民的初心,以對選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繼續投入到社區工作當中,用實際行動做好民生工作。
因為不管這452個席位屬於誰,香港的明天是屬於所有香港人的。過去已經塵埃落定,但是未來卻需要全體香港人共同書寫:是繼續姑息不斷蔓延的暴力行為,繼續讓香港沉淪,還是從做好經濟民生開始,挽救如今陷入水深火熱中的香港,讓其重返昔日的美麗?相信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會越來越清晰。
確實,結果固然對香港有一定意義,但是面對當前的局勢,這並非排在第一位的要務,當前的頭等大事還是要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恢復社會秩序,重建社會信心。如今,香港處在回歸以來的艱難時刻,不僅需要看向光明的堅定信念,更需要胸襟和氣魄。要明確一點:無論誰贏了,都需要為香港的明天背起責任,努力奮鬥,香港的繁榮穩定大於一切。
文章里没见到老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