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持續近五個月的亂局使旅遊、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蒙受巨大損失。多家內地企業因示威活動不斷升級,也擱置了來港上市的計劃。市場擔心,若香港局勢持續惡化,明年內地赴港上市企業數量或將減半,如果社會風波持續,香港的形象、聲譽都將受到負面影響。

然而,香港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對國家的戰略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這需要內地和香港齊心合力,共同維護好香港的前途命運。10月18日,香港中資金融企業在香港中國企業協會支持下發起舉辦了以「綠色·金融·安全」為主題的首屆「蘇港金融發展論壇」,吸引來自蘇港兩地的政商學界代表共計200餘人參與,就是希望在香港困難時期和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特別突出宣傳香港的國際金融優勢,加強與內地的溝通交流,促進蘇港兩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香港形勢危中有機

此次論壇專門選址金融大市江蘇省江陰市的華西村,在華西村,一個中國最基層的村級單位,舉辦這樣促進蘇港兩地合作的金融論壇,尚屬首次。由於此次論壇舉辦正值香港反修例風波期間,有關香港能否繼續保持過往優勢以及未來能否繼續擔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議題受到各界與會人士的廣泛關注。
香港作為亞洲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內地首要的集資中心。過去五年中,在內地以外實施的中國公司IPO中,近四分之三是通過香港建立融資渠道。即便近年來香港將被內地一線城市趕超、取代的聲音不絕於耳,多位專家學者都在論壇上表示,現階段香港具備的優勢仍十分明顯,並且無法替代。
即使目前香港正經歷着一場前所未有的動蕩,但香港局勢依然危中有機。絲路金融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李山在論壇上作了題為《新形勢下的金融風險應對》的主旨演講。他在演講中表示,目前香港的社會衝突,實際上是用較為激烈的方式將掩藏或者潛在的矛盾展現出來,並非是壞事。

李山

李山以歷史上的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為例,指出在幾乎同等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佛羅倫薩由於新舊移民之間的矛盾爆發劇烈的社會衝突,同時也激發了人們的思想,最終才誕生了偉大的思想和藝術,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而這與如今的香港頗為相似,如果此次風波處理得當,危機反而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個契機,香港或將成為中國政治改革和文明復興的主要陣地。
而接下來究竟應如何破除棘手的香港亂局?李山認為,不能忘記當年「一國兩制」的初衷,「處理香港事件的上策就應該是鄧小平所講的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也不應該變,要發揮『一國』之利、『兩制』之便」,才能保證實現香港的長期繁榮。
而香港的優勢,在現階段仍然顯著,因而值得廣泛關注。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在論壇上就指出,香港的信息資訊充分發達,資本市場具有巨大的流動性,而且施行普通法,擁有比較完善健全的司法制度,香港還採用聯繫匯率制度這個「定海神針」,匯率除了期間在亞洲金融危機等特殊時期經歷波折,從1983年至今都基本保持平穩;在華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中,來自香港的占據絕大部分,同時,香港還是世界上中資離岸債券發行量最大的金融中心。
許思濤

香港平台對內地企業不可或缺

據統計,此次的蘇港金融發展論壇,有近200餘家來自江陰、靖江、南京、上海的企業代表出席,現場座無虛席。不少內地企業家都關心赴港融資上市以及如何在當前金融新風險下進行投資等議題,在交流環節還向香港的金融專家學者踴躍發問。在下午的圓桌論壇上,中資金融企業中國太平人壽保險(香港)有限公司及東海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帶來的業務實操分享更使參會企業代表受益良多。


一直以來,香港憑藉獨特的開放優勢,都在助力內地企業走向國際平台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香港更成為銜接內地企業與世界舞台的關鍵橋樑。如何利用好香港這一平台,為內地製造業、服務業企業提供優質的資本市場服務,更好地走出去,意義重大。
本屆蘇港金融發展論壇,也正迎合了江蘇當地企業「走出去」這一剛性需求,因而得到了江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江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強在致辭中指出,江陰作為中國民營企業最集聚、民營資本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對優質資本、人才、技術、服務有着巨大的需求;而香港是亞洲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內地首要的集資中心,江陰企業一直以來都積極融入香港資本市場。
趙強

他表示,江陰市政府將積極支持相應的企業與香港企業界金融界開展務實合作,實現融合發展,充分利用香港的人才優勢、資本優勢、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給江陰企業創新創業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能,為江陰企業走出去,用好國際資本,參與國際競爭,融入國際市場,架起更加寬廣的橋樑。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施康認為,蘇港未來在金融領域合作前景廣闊。他在論壇中表示,江蘇是傳統製造大省、外資外貿大省,也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承擔著積極的角色,與香港的優勢互補極其明顯。他建議,在資金管制從嚴匯率風險加大的情況下,要積極利用香港進行海外融資並規避風險,要積極利用海外資金經營管理模式盤活存量,減少資源錯配,進行金融創新;要利用香港的市場與人才優勢,維持和提升江蘇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
施康

蘇港應攜手共度難關

在此次蘇港金融發展論壇上,除了專家學者的智慧交鋒,更少不了現場觀眾與台上嘉賓的精彩互動。
論壇期間,最令人感觸的提問還要數一名江陰官員的問題。他問道:「香港曾經為大陸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大陸理應反過來回饋香港,現階段我們能為香港做什麼?」這一問題也引起了在座聽眾的思考。
內地一直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在香港遭遇困境之時,內地更要幫助香港渡過難關,重新出發,繼續在「一國兩制」下保持繁榮穩定。這一問,體現的是一種胸襟,一種包容,更是內地對香港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


 
對此,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李山也作出了解答,香港本與大陸便是一家人,當前在危機時刻,更應該發揮「一國」的優勢,解決香港由於政治、經濟限制而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在大灣區為香港劃出土地建造住房,不僅吸引人才,促進兩地融合,還同時解決了香港最大的社會問題;從國家的法律層面看,也要確保實現港人的國民待遇,使當地居民真正認識到「一國」帶來的好處。
攜手發展、共度難關正是當前甚至未來蘇港兩地合作的關鍵詞。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在論壇上說道,華西與香港有三大共通之處,即戰略相通,都是靠解放思想走出了特色之路;精神相合,都是靠團結拼搏創造了繁榮輝煌;制度相近,都是靠包容開放奠定了發展基礎。
其實,在歷史的新階段,蘇港兩地更是「共通的」,同樣都面臨著內外部的機遇與挑戰。此次「蘇港金融發展論壇」從金融合作切入,為蘇港優勢互補、實現兩地對接與聯動方面,提供了絕佳的契機。而能否利用好這一契機,在調整產業結構、撬動經濟增長,促進兩地協調發展方面輻射積極作用,值得期待。

(Visited 3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