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總裁 David Malpass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和世界銀行的年度會議前談話表示,在英國脫歐充滿不確定性、貿易局勢緊張以及歐洲經濟低迷之下,全球經濟前景正在惡化。


惡化的世界經濟看起來比世界銀行在 6 月所預測 2.6% 的年成長更糟,主要是受到英國脫歐、歐洲經濟衰退和貿易不確定的衝擊。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低水平。但怎麼都想不到的是,這次世界經濟放緩有可能會和香港因素有關,有評論指700萬人口的香港竟然有可能成為全球經濟衰退的黑天鵝。
為杜絕亂局繼續蔓延,香港祭出《禁蒙面法》,卻仍然無法讓亂象消停,出現超市銀行關門、香港恒生指數重挫、資金外移等現象。有國際金融專家預言香港將成為拖累國際經濟的「黑天鵝」。
被指為影電中《大賣空》主角、華爾街投資人艾斯曼(Steve Eisman)就表示,香港的亂象可能成為拖累全球經濟的「黑天鵝」。
目前擔任路博邁集團(Neuberger Berman)董事總經理暨資深投資組合經理人的艾斯曼向CNBC表示,美國金融系統目前很健全,出現類似10多年前系統性危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目前最令他擔憂的是,香港的抗爭活動可能危及與中國的各種貿易協議,並使全球經濟受創。
艾斯曼曾準確預料金融危機來臨,並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中大撈一筆,電影「大賣空」(The Big Short)就是敘述這段經歷。
艾斯曼說:「我認為,如果目前有所謂的黑天鵝,那就是香港的現況。一旦緊張形勢升溫,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實質衝擊。」所謂的黑天鵝事件往往出乎預期,也因此造成的傷害特別嚴重。
被稱為「新興市場之父」的麥朴思亦警告,現時市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乃歐洲和美國債息徘徊極低水平引發經濟危機。同時,中國掘起恐續觸發了與美國發展的正面衝突,其中香港政局動盪會加深中美兩國矛盾。然而,他對中國政府穩定經濟的能力投下信心一票,並對中港股市感到樂觀。
「黑天鵝」比喻一般大眾都覺得發生機會非常低,一旦出現就會造成嚴重打擊的風險。現年83歲的麥朴思,去年初離開效力超過三十年的美國基金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另起爐灶創辦Mobius Capital Partners(MCP)。日前他首度以MCP創辦人身份接受媒體專訪。雖然麥朴思僅間接指出香港因素加深中美矛盾,從而有可能影響世界經濟,但他也是近期提出香港因素可能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一位重要人物。
這位投資老將形容,香港示威活動源於兩種政治意識形態的衝突,恐驅使美國加碼制裁中國,激化兩國政治矛盾。
此外,哈佛大學經濟學家Carmen Reinhart認為,香港持續不斷的政治動盪局勢或成為世界經濟的轉折點。Reinhart在提到影響全球經濟成長的衝擊事件時,除了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戰外,還強調香港問題目前令人很是擔憂。「眼下我擔心的衝擊事件是香港的混亂局勢」,可能會影響到中國和亞洲的經濟成長,Reinhart在接受彭博電視Kathleen Hays採訪時表示。
資料顯示,在引進外資方面,2018年中國71%外資來自香港的國際資金,這一年中國大陸企業在香港集資高達350億美元,創11年新高。在外面貿方面,據2019年10月統計。中國最大的出口貿易夥伴,第一美國17.11%,第二中國香港10.92%。兩者加起來佔中國出口總額的28%。大陸利用香港出口排第二位,僅僅次於美國。而中國內需消費,從香港進口只排到第23位,佔總量0.45%。由此可見香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三架馬車作用和地位很重要。
專門研究國際金融的Reinhart表示。「這種影響不僅局限在一個地區,還會對全球產生實際影響。什麼是能夠引發全球經濟嚴重放緩甚至經濟衰退的轉折點?(香港的局勢)會有可能也很有可能,」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亞洲的主要資本市場,金融服務業一直是其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截至2018年3月,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是僅次於倫敦和紐約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在亞洲排名第一,在亞太區內舉足輕重。香港是全球最活躍及流動性最高的證券市場之一,截至2018年12月底,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在亞洲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五,上市公司數目達2,315家,總市值達3.82萬億美元。據國際結算銀行調查顯示,2016年,香港是亞洲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達4,370億美元。在國際資本市場,香港舉足輕重。
觸發世界衰退的五大「藥引」之一
自○八年全球遭到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突襲,令經濟極速陷入衰退後,十多年後的今天,世界又似回到衰退「引爆點」。有外國傳媒歸納當前能觸發衰退的五大「藥引」,其中也提到了近來愈演愈烈的香港亂象。
外媒指,除了美國經濟放緩、中國債務急飆,另外還有如阿根廷爆危機、埃及政治動盪等,重點提到的就是香港。
香港是向世界各地運送商品的樞紐。以增加值及僱員人數計算,貿易及物流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首。2017年,香港是全球第七大貿易經濟體。在自然條件上,香港是一個不淤積的天然深水港,靠近主要海運航道,五小時機程範圍已覆蓋全球逾半數人口,在政策條件上,香港是一個自由港,一般進口貨物毋須繳付進口稅或關稅,並奉行簡單低稅率的政策,以鼓勵貿易和生產,使得香港成為亞洲的重要運輸及貿易樞紐。香港曾一度是全球最大的貨櫃港口,至2017年為全球第五大貨櫃港。自1996年以來,香港國際機場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空貨運機場,客運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於2017年,機場的貨運量為494萬公噸,佔香港外貿總值42%,達到34,400億港元。
截至2018年,近4000間國際企業選擇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其他商用服務(例如會計、廣告、法律等行業)、銀行和金融、製造業、運輸及相關服務。香港亦是世界上備受歡迎的營商及大型會議舉辦地點。每年有超過300個國際會議及展覽會在香港舉行。最近不少國際會議及展覽會在香港停止。
別以為區區700多萬人口的彈丸之地,相對全球逾70億人只是微不足道,事實上不少著名銀行界舵手、學者,甚至金融大鱷已警告,香港局勢絕對是舉足輕重,尤其經過數代人努力建設後,目前的香港是全球金融及運輸樞紐,差不多全世界每一個地方的金錢和貨物,或多或少都要經過香港作中轉站,一旦出現長期癱瘓,是可以讓世界頓時陷入的恐慌。
無可否認,愈來愈多國際媒體、銀行分析員和財經評論員在關注著香港局勢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首先,香港局勢恐會成為全球經濟「黑天鵝」牽動美國經濟利益。香港美國商會不久前發表對其會員的調查,發現61%的受訪會員企業受困於示威帶來的緊張局勢,更有24%的企業打算縮減或離開香港市場。調查還發現46%的會員對香港的長期局勢感到悲觀,比起7月底的調查上升了12個百分點。香港目前的狀況,影響到企業對香港的長期信心。所以特朗普亦有相同憂慮,轉為高調評論香港事件。
其次,香港股市氣氛轉淡,影響國際投融資。據《彭博》發表評論香港局勢的文章指,首次公開招股(IPO)的企業大減。自6月初以來,香港IPO市場僅集資51.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74%。自6月以來,集資額超過10億元的IPO僅1宗。而夏季上市的新股更逾一半跌破發行價。阿里巴巴受到近期香港大型示威事件影響,推遲了到香港作第二上市。
再有,香港動亂中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關注的是香港國際機場癱瘓事件。多家國際媒體強調,這種情況在世界第八大繁忙機場和最大的航空貨運中心似乎是不可想像的。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其中大部份是亞太地區,最多是飛往中國的航班,主要是北京和上海。除此之外,它是國際重要樞紐,有1/7旅客是來自歐美地區。
在2018年,有超過500萬噸的貨物進出香港機場。以往,香港機場從來沒有因為類似事件而受影響的。根據航班信息統計,香港機場處半癱瘓狀態,最嚴重的一次共取消310趟進出港客運航班,佔當天預定航班33%,另有五個進出港貨運航班取消。
另外,政府已經作出評估,香年經濟今年將面對零增長。其中較受打擊的,是旅遊、零售及地產行業。
連日本外務省也就前往香港發布「1級危險提醒」,呼籲國民注意安全。這是自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以來的首次。此前,新加坡、澳洲和美國等國家也提升了香港的旅遊警示,部分更提升至「高度警戒」,至今共有廿十多個國家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及忠告。
旅客減少,大大打擊香港的旅遊及零售行業。根據《彭博》數據,據估計,6月外國遊客到商店的人數下跌了3成至5成。Prada、Ralph Lauren及Levi Strauss 等品牌稱,香港社會的不穩定令銷售下跌。而且,瑞士6月出口到香港的手錶下跌了27%,瑞士名表集團歷峰(Richemont) 今年3至6月財年首季度收入出乎預期下跌,業績表明原因之一是受香港持續的示威活動打擊。
《CNBC》資深主持人克萊默(Jim Cramer)就指出,香港的抗議事件比中美貿易戰更值得投資者關注。克萊默在《CNBC》的節目《Squawk on the Street》中直指:「比起中美貿易戰,全球投資者更該擔心香港的狀況。」,他又認為,香港在某程度上受到歐洲的密切關注,而在中國的立場上,當局應憂慮香港局勢多於貿易戰,而且無法再對香港局勢避而不談。

(Visited 201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