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平:中國經濟正處懸崖邊緣
判斷中國經濟的四大依據
為何會有這悲觀的判斷?孫立平用「短期、中期、長期」的時間維度以及貫穿時間的「體制」,一共四個角度作為「悲觀判斷」的依據。 從短期來看,「政策」多變導致難以形成機制去落實。中國作為一個政策起重要作用的社會,卻頻繁地更改政策,很容易造成政策發布時「用力過猛」,政策更迭後出現「爛尾」現象。同時,許多政策內容過於模糊,難以理解要義,造成實施過程中沒有方向。導致「紙上寫的」和「手上做的」有距離。 從中期來看,由一定的規律決定的「趨勢」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趨勢代表大方向上的情況,受個人影響被逆轉的可能性很低。例如,「運動」、「愛折騰」都是中國人的特性,所以只要中國人感興趣的東西,都會經歷一個瘋狂的「生長期」。最近中國最熱的房地產市場就正在經歷這樣一個瘋狂的時期。但越來越抑制不住的勢頭讓人不自覺聯想到上世紀80年代同樣瘋狂的日本樓市。日本房地產自90年代開始「一瀉千里」,市場至今「疲軟」。中國的房地產也有相同的瘋狂趨勢,在趨勢上很有可能會複製日本的「悲劇」。 從長遠的時間段來看,「文化」是最為深入的判斷依據。中國人缺乏信仰,將「掙錢」作為了人生的唯一追求。捨棄一切為了一個「錢」字。僅為了追求個人的短期利益,忽視各種投機行為對於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造成的損害。中國這股「邪惡」文化,是中國經濟前景最深入的判斷依據。「炒房團」、「黃金大媽」等群體正是「邪惡文化」的代表群體,為中國的經濟的不樂觀現狀埋下禍根。 最後一個判斷依據與中國特殊的「體制」聯繫在一起。由於體制不同,致使中國的整體的經濟狀況在改革開放前後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如今中國體制面臨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使結構性問題也無法得到根本的修繕。舊問題沒解決,新難題又接踵而至。讓中國經濟「重疾在身」,「喘不過氣來」。 綜上所述,無論從中國的政策、經濟發展趨勢、中國人本身的「經濟文化」還是中國的體制各方面看來,中國的經濟現狀都有點讓人「不忍直視」。 [caption id="attachment_3857"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經濟疲態需經濟危機做變革
近期,即使是到中國最邊遠的地區,也可以切身地感受到經濟蕭條的氛圍。整個中國都籠罩在不景氣的陰霾之中,充斥著悲觀的情緒。在孫立平看來,中國過去的「經濟發展奇跡」,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必然結果。但今後經濟發展的動力、亮點與核心都無法確定,難以找到切入點。同時,權威人士和經濟學家人都承認經濟的衰弱是不可逆的趨勢,經濟指數已呈「L」字發展,而這種狀態將持續十年至二十年的時間。 中國當前的經濟需要跨過很多道「坎」,而金融領域的「坎」可能是最難跨越的:大量的貨幣超發、資產的泡沫,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債務等。不樂觀的經濟學家甚至用「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來形容中國可能隨時陷入經濟危機泥潭的現實。 在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國早已遇到了許多的問題。但一些被忽略的因素讓中國經濟跌跌撞撞地勉強維持了現狀,如中國社會結構的彈性,即中國老百姓的忍受能力。這種彈性過去一直存在,但一直沒有被正視。 危機對中國來說是必要的,經濟危機的發生可以讓市場加快優勝劣汰的步伐,將優秀的企業和人才留在市場中。中國經濟需要有一場危機,能真正造成一種變革,把中國帶到一個好的方向。問題在兩側,癥結在中間
孫立平對「供給側改革」持懷疑態度,認為其並沒有抓住當前癥結。他年初曾發表過《從包子看供給側改革》的文章。此文用包子作為比方,表現如今面對產品銷售狀況並不理想的情況,官方將由需求側改革的政策變為了從供給側改革的政策,認為只要做出了「好包子」,經濟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好包子」價格如果過高,消費者還是不會買單。但此時商家卻無法降價:稅費高、運費高、租金高、人工高,成本過高已經是薄利營業。這涉及到對中國經濟癥結理解的問題,用孫立平的總結即:問題在兩側,癥結在中間。無論是供給還是需求側都有問題,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部分卻恰恰是在兩者之間的環節。 曾有在美國經商的中國商人將涉及到成本的環節做了一份中美比較,列舉了十一項成本。其中,中國有八項遠遠高於美國:土地是美國9倍,物流2倍,銀行貸款2.4倍,天然氣2倍以上,工業蒸汽1.1倍,配件3.2倍,稅收美國優惠力度大,清關無需支付費用。只有三項美國比中國高:人工是中國的2.57倍,折舊1.7倍,廠房建設4倍。這就是中間部分的問題,表明中國的經濟社會活動成本過高,造成了企業生產卻不能掙錢,消費者買東西過於昂貴,使經濟無法轉動。 在市場當中,企業與消費者是兩個利益主體。理論上來說,主體的利益應當有種均衡,是最好的狀態。但是真正的均衡只能在教科書的理論之中,現實中肯定是偏向一端。假如市場是個競爭性市場,廠商盡力壓價,薄利多銷,消費者能得到實惠,廠家利潤少,方向偏向消費者一邊;如果市場是壟斷性市場,廠家競價很高但卻不得不買:如購買蘋果充電線,買正版的線需要四百;但又不敢買山寨的,容易爆炸。如此,消費者吃虧,廠家掙錢比較容易。中國現在雖然沒有偏向任何一端,但卻出現物價貴而中國企業利潤為零的時代。 在供給側改革上,需要疏通中間,打開兩側,只有解決中間的問題中國經濟才有可能恢復活力。而中間的問題有關於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高度寄生性。中國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都像爬滿寄生蟲一樣,創造的財富還不足夠寄生蟲吃。 [caption id="attachment_3858"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面臨高難度的轉型過程
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經濟與社會一共進行了兩次「轉型」。首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從「中國從生活必需品的時代,到耐用消費品時代的轉型」,即「從柴米油鹽的時代,到房子汽車時代的轉型」。從80年代中期到本世紀初,20年的時間,中國社會其實發生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但是,整體上,社會在生產上進入到了房子、汽車的階段,還有相當一部分進不到這個階段上的人,他們就是造成「內需不足」根本原因。 第二,中國經歷了「從大規模集中置業的時代,向後置業時代的轉變」。1998年,國家開始施行房貸,取消福利分房。從那時候開始,中國人進入到以房子為中心的階段。從98年到現在,中國人用僅僅18年的時間,蓋了難以數計房子,解決了多數人住房的問題,是人類歷史上很少見的一個過程。而到了現在的炒房現象,很多搶購房產的行為都是已經置房的人買來用作投資用途,追求的是生活品質的提高。 兩個轉型其實都涉及到兩個過程:一個生產的過程,一個消費的過程,但是這兩個過程是不同步的;比如說,從柴米油鹽到房子汽車,首先需要生產大量的房子汽車家用電器,還需要購買房子和汽車。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把大量房子汽車家用電器生產了出來。 但在消費方面,在中國這樣13億人口的國家中,貧富差距懸殊、地區發展高度不均衡、城鄉二元結構,要使十幾億人都能消費一樣東西,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容易就發生一場危機、一場災難。 [caption id="attachment_3856"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經濟危機早該在2006年爆發
中國在2006年前後,實際上就應該發生一場經濟危機。2006年時,一些問題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轉型的任務也已經提出。如果2006年危機發生,即使隨後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會對中國形成進一步的衝擊,但用3、5年的時間,中國也可以初步渡過難關。 利用經濟危機的機會,2010年的前後中國就能進入新一輪的健康的發展的過程當中,今天可能就在新一輪的健康發展過程當中,中國經濟的現狀就會完全不一樣。 但中國官方不能夠正視這個問題,當年用4萬億去死扛,結果不但沒解決,反而使得問題越來越嚴重。比如說鋼鐵,曾經存在的問題不敢面對,仍在不斷投入,結果就造成了如今的年產10億噸的問題。 當前,人們需要正視的是中國正面對一場經濟危機。在經濟危機的面前,最重要、急迫的是對於未來的、明確的、穩定的預期。今年春節時期,很多人都在談論經濟的蕭條感以及自身消費謹慎的現象。不止一人表示:往年都買鞭炮放,但今年第一次沒買。為什麼呢?是因為春節之前很多人的收入都下降了一大半嗎?並不是,很多人的收入沒什麼變化。那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是預期變了,很多人覺得今後這幾年掙錢可能不太容易了,所以花錢得謹慎一點。這其實就是預期的重要性,需要高度重視。那麼這個預期是什麼呢?就是三個東西:國家的方向感,精英和上層的安全感和老百姓的希望感。 國家政策頻繁更換,發展方向不突出;精英和上層人士大量向境外轉移資產、移民,缺乏安全感;老百姓失望,缺乏對未來的憧憬,這都使得中國人對未來的預期大大下降,如遇經濟危機,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更毀滅性、更徹底的打擊。 從孫立平講話中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已處於嚴重的疲態。面對現狀,更需要的是正視問題,直面危機,將深層次的問題擊破,實質性地解決體制、政策以及文化中的問題,進行變革,才能降低不良影響帶來的衝擊,化為危機。(Visited 37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