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國際化,香港能為此做點啥貢獻?
香港是全球重要資本市場
香港作為亞太國際金融中心,正在經歷一個歷史轉折,中國金融國際化,帶動香港與內地資本的崛起。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主要是英資;到七十至八十年代,英資大多撤出,港資崛起。現在是港資消退,內地資本開始崛起。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香港資本市場中,內地資本股份的市值總額、內地上市公司的數量、IPO規模,均呈現幾何倍增的趨勢。去年香港IPO總規模兩千六百零三億港元,內地企業兩千三百三十八億港元,佔比百分之九十。內地資本在香港市場的份額之大和增長態勢,為香港帶來新機遇。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資本市場,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相較於內地的資本市場,歷史相對較長。深交所和上交所都於一九九○年開始營業,香港最早的證券交易可以追溯至一八六六年,一九一四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當時恰巧是英國殖民時期。香港的資本市場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和沖刷,趨於完善,形成了一套國際化、制度化、市場化的體系。把內地的資本放在香港,成立基金,通過香港發債,並通過滬深港三地的聯動,才有機會形成亞洲金融的「金三角」。 但是,還要看到,如果想爭當世界的「金老大」,還有一段路要走。從交易所的市值上來看,深交所(人民幣二十三點一萬億元)、上交所(人民幣二十九點三億元)加上港交所的二十五萬多億港元,這個三角加起來的總值,約為一千零八十八億美元,與世界主要交易所相去甚遠。比如倫交所三千四百七十九億美元,紐交所十九點六萬億美元。抓住機遇發揮三個優勢
中國金融國際化,想要爭當世界的「金老大」,內地和香港不僅要在量上聯合起來,兩地制度更要互補,這將有利於實現中國金融國際化的夢想。 第一,股票發行市場化。截至二○一六年十一月底,香港資本市場IPO總規模一千七百二十六億港元,股份集資總額近四千億港元,債券達到七千零六十一億港元。特別是IPO總規模,香港前三季度的總額是一千三百六十四億港元,這和A股二○一六年前三個季度的七百六十八億人民幣比較起來,規模是A股的兩倍。香港上市公司共有一千九百五十七家,內地企業九百九十四家,據港交所十二月九日的資料,A股共有三千零二家上市公司。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實際上港股正在成為A股上市公司的標配。 第二,法律制度好。香港股市是純市場化的,與內地資本市場最大的區別是,沒有資本管制,發行股票也沒有限制。法律制度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便於把國際資本吸引到港。 第三,未來潛力大。內地經濟結構調整、升級改革,給資本市場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香港資本市場會成為內地上市公司的標配。這將引發未來一至二年內地資本赴港的爆發潮。內地與香港互通,將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一九九七年,紅籌和H股加起來九十八家,總市值三萬兩千億港元,與前述近千家內地上市公司和二十五萬多億港元總市值比較起來,都幾乎增長了十倍。未來內地的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的數量還有巨大的空間。 香港日前已經確定選委會,接下來將選出下任特首。無論誰當選,都要認識到,香港的優勢在於金融和國際化。這是不可動搖的。為了香港的持續繁榮,要抓住互聯互通的歷史機遇,全力以赴,助力國家金融國際化的進程。(Visited 3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