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講客堂”第五講 學者共論新時代的兩岸關係
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21日下午舉辦第五次“講客堂”活動,活動以“新時代的兩岸關係”為主題,邀請台灣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前院長高長、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和香港兩岸智庫聯誼會成員、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李劍諸,共論新時代下的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
香港中聯辦台灣事務部副部長曾繁信、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總會總會長張永山、香港兩岸客家研究中心董事長林菁菁、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郭偉峰、執行長羅祥喜等三十餘名嘉賓與智庫界、傳媒界、學術界人士與會。
高長發表了主題為“美中科技冷戰下兩岸產業合作前景”的演講。他表示,中美貿易戰對於台灣而言處在“兩只打架的大象”中間,台灣無論是直接和間接都受到了影響和衝擊,而中美貿易戰的重心在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未來將走向“科技冷戰”。他分析,特朗普對華的策略是“窮追猛打”,中方的應對策略是“且戰且走”,而融入大陸“紅色供應鏈”對台商或有機會,但也有可能令台灣陷入選邊站的困擾。他建議,兩岸產業合作刻不容緩,兩岸應攜手“走出去”,合作開拓新市場。
李振廣做了以“兩岸統一大勢與近期兩岸關係面臨的挑戰”為主題的演講。他認為,今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清晰表述了如何推進和平統一的戰略輪廓,明確以和平統一為政治原則,以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為路徑,由兩岸各界人士進行民主協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他指出,推動和平統一的確遇到了一系列阻力和挑戰,首先來源於美國的干擾和阻礙,其次是島內民進黨當局把兩岸關係拉向倒退、隔離和對峙,三是國民黨存在抗拒統一的歷史包袱,同時大陸的自身發展與進步也至關重要。
在主題為“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演講中,李劍諸介紹了當前美台交往基本情況,例如,美國是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與台灣締結姊妹市的美國城市多達153個,而美國多所大學、智庫都開設了台灣研究中心等,並介紹了近年來一批美國對華和涉台智庫學者對中美關係、美台關係的基本看法。他認為,美國固然是牽制兩岸關係的重要因素,但美國不僅在兩岸關係上還是全球治理的分量和能量都是在減弱的,隨著美國對國際事務話語權的逐漸減弱,對兩岸關係的話語權也會不斷削弱。
主題演講環節之後,三位兩岸專家學者與在場嘉賓展開問答互動,就兩岸民間交流、台灣2020選情、美台軍售、美國如何打“香港牌”與“台灣牌”等問題自由發言討論。活動尾聲,曾繁信和林菁菁向高長、李振廣和李劍諸頒發了紀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