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社會出現越來越多戾氣的當下,“李家傑珍惜生命基金”一場連接香港與內地的慈善活動,令不少人為之感動,以愛心凝聚了人心。回顧歷史,兩地同心同行中,香港人的大愛從未缺席,兩地之間的親情不會受到一時的情緒阻塞。也只有多聚焦正能量和慈悲心,香港才能走出困局,兩地才能同心同行共創未來。

「李家傑珍惜生命基金」2009年成立

七月十六日,“李家傑珍惜生命基金”在香港舉行夏令營分享會,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一千二百多名小朋友和家長出席活動,大群受助孩子上台與李家傑交流,台上台下幾度感觸到落淚,現場氣氛十分感人。
十年前,“李家傑珍惜生命基金”成立,主要幫助有先天性疾病,特別是先天性心臟病的貧困兒童,另外亦覆蓋六十八種不同疾病。十年間,一共有超過兩萬五千名孩子受惠,分享會上,有受助人提及自己自小受助,現在已入大學,有些希望將來做醫生,有些希望做教師,幫助有需要的人。
與河南省鄧州十二歲女孩王可新的交流尤其令人感動。王可新三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媽媽後來離家出走,只遺下她和祖父母過活,她又不幸患上先天性心臟病,幸得“李家傑珍惜生命基金會”的幫助,令她逃過病魔,健康快樂成長。
為了這次見面,王可新特別寫了一封信,她說從小到大都沒慶祝過生日,聽到基金會哥哥姐姐將為她過十二歲生日的消息時,十分感動。她提到見面時,李家傑與她加入微信,讓她心裡很激動,把李家傑當作自己爸爸,讀到這裡,她在台上泣不成聲,久久未能平服,旁邊的李家傑不停安慰。
一點一滴的工作,驟聽起來並不特別,但當現場聽孩子的分享時,就會知道,付出的一點點幫助,往往就能夠改變孩子的一生。一點一滴的積累,兩地親情細水長流,十年如一日,平均每天有七個孩子的生命因此被改變,恢復健康重展笑容。
李家傑還為這些孩子讀書升學、家庭脫貧,設立專門獎金和幫扶計劃,更每年一度在不同城市舉辦夏令營和見面會,付出數以億計的善款。會上還宣布,未來四年目標,將再救助兩萬五千名兒童,令總數超過五萬人。
“李家傑珍惜生命基金”十年來所奉獻出的愛心和力量,是香港對內地的生命關愛的一個縮影。兩地之間的親情並沒有受到一時的情緒阻塞。這樣的親情一直體現在對生命的關愛上,體現在對每個人或每個家庭的關懷上,惟此唯大,惟精唯一。
血濃於水的親情之中,香港對內地作出的奉獻無法被遺忘。二〇〇八年初,南方五十年不遇的大雪災、同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縣的八級地震、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四日青海省玉樹縣的七點一級地震、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日的四川雅安七級地震……每一次的賑災救災都少不了香港的傾力相助,以汶川地震為例,香港社會各界紛紛出手,百分之九十五的港人都曾捐款,總捐款超過兩百億元,是除內地外捐助最多的地區。這背後是許許多多港人默默在為內地貢獻着自己的愛心和力量。
香港對內地的貢獻,又豈止金錢。在醫療上,香港不斷將醫療系統多年發展出來的經驗和優勢帶到內地,尤其是在標準化、專業化上深深影響內地醫療發展,例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就在這樣的形勢下誕生,作為醫改的試驗田和先行者,這樣的模式已經結出了累累碩果。
在教育上,自九十年代始,香港與內地的教育交流就日趨活躍。不少港人到內地建校,傳入香港先進的教育經驗,並扮演着引路者角色,甚受內地民眾歡迎和接納。同時,越來越多內地學生來到香港讀書,互動不斷增強下,香港的教育為內地教育發展提供了借鑒,兩地教育同心同向同行,一起繁榮,一起進步。
對於內地來說,從慈善到發展的方方面面,比如貿易、人才、資本的引入,香港不斷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香港也從中汲取發展的動力,與祖國的發展休戚與共,同命運共呼吸。未來,兩地之間應有制度共存的包容,有互利合作的共贏,還有不斷磨合的耐心。內地應感恩香港一直以來的付出和貢獻,香港也應該多聚焦正能量和慈悲心,付大愛之於實際行動,以愛心凝聚人心。
在當下,兩地更需要多一些祥和、互助的氣場,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少一些戾氣,這樣才有助於香港走出困局。兩地要用關愛和理性,同行與攜手,為社會增添新的發展動能。

(Visited 9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