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BC中文網報導,香港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社會廣泛討論,歐美政商界也紛紛表態對香港政府強推法例表示關注。其中,歐盟駐香港辦公室罕有地向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出「外交照會」,觸發中國外交部嚴厲批評,令事件升級至外交層次。
歐美政商界擔心,修訂《逃犯條例》後,在中國大陸的要求下,在香港的人員可能被當成嫌疑人士移交給中國大陸。早些時候,當華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後,兩名加拿大人後來在中國被捕,外界憂慮類似事件也可以在香港發生。


專家分析認為,香港的《逃犯條例》事實上是中美貿易戰下,中國與西方國家各有盤算的「一張牌」,彼此都在利用香港達到其政治目的,而最終犧牲最大的,可能是香港本身的自由和法治。

西方政商界的憂慮

一旦修例獲得通過,任何嫌疑人在香港,無論是否持有外國護照,都有可能被移交給中國大陸當局,修訂條文包括性侵、殺人、洗錢、貪污、走私等37種罪行,這些罪行涉及的刑期至少三年,但如果涉及死刑則不會被移交。根據香港法例,移交嫌疑人所犯的罪行,要在香港也被視為罪行才會被移交。
香港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源自一宗香港男子涉嫌在台灣殺害女友後逃港的案件,希望修訂通過後,台灣當局可以移交嫌疑人。但台灣當局已表明,不會接受港府修例後進行的移交安排。
香港反對修例的聲音愈來愈大,把該條例與2003年港府未能爭取通過的涉及國家安全的《基本法》第23條相提並論。早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為修訂《逃犯條例》爆發了肢體衝突,香港亦發生超過十萬人參加的大規模遊行。
反對聲音認為,中國大陸法制不夠完善,修例後,香港法庭因為無權決定大陸提供的證據合法性,也無法完全把關,決定是否移交罪犯的權力實質落在行政長官身上。
據路透社報道,一般不會公開評論時政的法官亦發聲表態,形容這次修例是對香港法律系統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其中一名資深法官說,修例不可行,並指「修例忽視了這種信任的重要性,在大陸來說,它根本就不存在」。
但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回應說,法官不受任何機關干涉,法官亦不應捲入政治漩渦,法官行使職務後亦不會面對任何法律責任。
香港總商會近日要求政府把嫌疑人移交門檻提升至判刑七年的罪行,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稱會認真考慮有關意見。香港政府強調不會因為政治原因而把嫌疑人移交給中國大陸,但過往銅鑼灣書店股東桂民海被指在中國大陸撞車撞死人後潛逃、維權藝術家艾未未被指逃稅,這些控罪均是在有政治因素下產生的非政治罪名,對修例生疑的一方難以被說服。
多個歐美主導的商會早已表態,對修例表示關注,其中,國際商會香港區會早前去信香港立法會議員,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的建議。信中稱,香港能夠成為海外投資基地是建基於香港的法治和獨立的司法制度,但修例會令投資者重新考慮是否把香港作為營商基地,因為他們面對被移交到另一司法管轄區的風險,「導致更多香港居民面對失去自由、財產甚至生命的風險」。美國商會在是修訂條例中發聲較多的商會。
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均表態關注事件,美國駐港領事唐偉康(Kurt Tong)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表示,香港政府不應對香港及國際關注「視而不見」,並指如果港府只是叫人「不要怕」,恐怕消除不了疑慮;美國國務院上個月亦發表聲明,關注香港修訂《逃犯條例》,又指若持續破壞「一國兩制」,將影響香港在國際事務中的獨特地位。
美國國會八名議員發出聯署信,擔心修訂《逃犯條例》影響美國與香港之間的特殊關係,條例將允許中國引渡居港商人、記者和活動人士,損害香港高度自治和人權保障,亦可能令美國及其他跨國企業把總部搬離香港;歐盟駐香港辦公室亦罕有地向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出「外交照會」表達關注。消息人士說,歐盟代表曾與林鄭月娥會面,希望港府修改條文一些內容,但並非完全反對修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批評少數外國政府把相關問題政治化,企圖利用事件做文章,這是在干涉中國內政。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外國領事對此有誤解感到遺憾,聲稱會親自向他們做解說。

中外角力的一張牌?

分析認為,香港這次修例得到國際關注,顯示香港在地緣政治中獨有的地位。
美國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八月初發表報告,稱香港修訂《逃犯條例》顯示北京在香港的政治影響力增加,影響在香港的8.5萬名美國公民以及超過1300間公司,可能違反《美國-香港政策法》(也稱《香港關係法》),美國有理由重新審視與香港的關係,美國海軍艦艇亦可能不再停泊香港,因為海軍人員也有可能在當地有被移交的風險。
香港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如果取消《美國-香港政策法》,美國和香港都會受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在香港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外國政府是配合中美貿易摩擦事件,利用香港問題對中國大陸施壓;與此同時,因為外國勢力插手香港事務,大陸不得不表態。
目前,香港被視為有別於中國大陸的經濟體而不受美國對中國實施懲罰性關稅措施的影響。根據香港政府資料,美國去年是香港繼中國大陸之後第二大貿易伙伴,每年貿易進出口及轉口貨值合共749億美元。根據美國政府的數據,香港去年是美國排名第21位的貿易伙伴、美國第十大貨品出口市場,也是美國貨品貿易順差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BBC中文分析說,加拿大協助美國拘捕孟晚舟後,中國擔心更多國家會應美國要求扣留中國公民,令北京在談判中會變得被動,所以透過推動香港修改法例,希望香港成為其「白手套」,製造中外角力的籌碼,在中外關係不好時,任何一個外國人,都可能成為北京的籌碼。
但他認為,北京誤判形勢,以為外國政府在香港有經濟利益下,不會為了香港政治問題而與中國鬧翻,但事實上,外國政府也看中了中國的軟肋。
「外國不是真正關心香港民主,但卻增加了美國與中國的談判籌碼,如果搞死香港,大陸將第一個蒙受損失,」劉銳紹說。
分析認為,如果美國打香港牌,取消《香港關係法》,或改變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一來會令香港反對大陸的聲音壯大,二來香港經濟受到損害時,大陸個人或企業將更難透過香港把資金帶到境外,北京最終將承受這種代價。
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認為,香港是中美貿易戰的重要因素,香港修訂《逃犯條例》顯示北京加劇打擊香港的自由和經濟前景,令西方政府更有力去對抗北京,美國如果借香港修例發起對抗行動向中國政府施壓,會對中美衝突產生更大影響。
孔傑榮對BBC中文表示,華為事件不是西方國家反對修例的觸發點,但西方國家擔心修例通過後,香港可以要求移交嫌疑人到中國大陸,使其受到不公平審訊和與外界隔絶的酷刑。
孔傑榮認為,修例令一些研究中共及其政策的西方學者產生疑慮,他坦言經常批評中國刑事司法系統的自己也可能成為目標,但他還是願意冒險再到香港,因為他對這個地方有感情,雖然挑戰重重,但始終希望擴大研究機會,探討中國不透明的司法系統。

(Visited 73 times, 1 visits today)